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下肢韌帶拉伸訓練裝置的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韌帶拉伸訓練裝置中,用到的升降裝置不容易控制其升降的高度,如果一次升的太高,由于受力不均,難以控制拉力的大小,容易導致肌肉拉傷,關節錯位,甚至導致骨骼變形等問題,形成嚴重的危害,影響了人體骨骼的發育如,X型腿,O型腿,內八字,外八字,長短腿,高低肩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微調高度,且安全性較高的用于下肢韌帶拉伸訓練裝置的升降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下肢韌帶拉伸訓練裝置的升降裝置,包括螺桿、靜套筒和動套筒,所述螺桿下端設有防止螺桿軸向竄動的卡環,且所述卡環設置在所述靜套筒的下端,所述螺桿上端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外螺紋,所述動套筒設有與所述螺桿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靜套筒套在所述螺桿和所述動套筒的外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實現微調,升降速度比較慢,不會給訓練者造成損傷,且外觀美觀。
進一步,所述卡環為外卡簧,所述螺桿下端設有卡環槽,使所述外卡簧卡在卡環槽內。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使用外卡簧防止螺桿的軸向竄動,安裝和拆卸都比較方便。
進一步,所述卡環為設置在所述螺桿下端外圓周面上的環形凸起。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不需要單獨安裝卡環。
進一步,所述螺桿的下端呈棱柱型,且套接有把手。
進一步,所述螺桿的下端呈棱柱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安裝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安裝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各標號所表示的部件名稱列表如下:1、螺桿,2、靜套筒,3、動套筒,4、外卡簧,5、把手,6、環形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用于下肢韌帶拉伸訓練裝置的升降裝置,包括螺桿1、靜套筒2和動套筒3,所述螺桿1下端設有防止所述螺桿1軸向竄動的卡環,且所述卡環設置在所述靜套筒2的下端,所述螺桿1上端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外螺紋,所述動套筒3設有與所述螺桿1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靜套筒2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套在所述動套筒3和所述螺桿1的外周。
所述卡環為外卡簧,在所述螺桿1上設卡環槽(圖中未畫出),使所述外卡簧4卡在卡環槽內。
所述螺桿1的下端呈棱柱型,且套接有把手5,所述的螺桿1的下端呈 六棱柱或五棱柱。
實施例二
如圖3至圖4所示,與實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卡環為為所述螺桿1下端外圓周面上的環形凸起6,不再需要外卡簧4,也不需要在螺桿1的下端設卡環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