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鏈鋸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
背景技術:
鏈鋸在運轉時,鏈條在導板上作高速運轉,現有的鏈鋸其線速度一般為14米/秒左右,由于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如不及時給鏈條加注潤滑油,鏈條會很容易過熱,導致損壞鏈條及導板,因此對其注油潤滑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現有鏈鋸都具有自動注油系統,如一專利號為ZL03242021.8(公告號為CN2609699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電鏈鋸自動加油裝置》披露了這樣一種電鏈鋸自動加油裝置;其在電鏈鋸中設有一小型油泵;電鏈鋸中設有與小型油泵進油口相連的貯油罐,小型油泵的出油管靠近電鏈鋸的鋸鏈;電鏈鋸中設有與電機主軸相連動的內齒輪,該內齒輪一般為傘齒輪;內齒輪設有以軸心為中心的環形斜坡面,小型油泵的壓桿與內齒輪的斜坡面相抵觸,壓桿和油泵的泵體之間支撐有復位彈簧。由于在與電機主軸相連動的內齒輪上設有環形斜坡面,小型油泵的壓桿抵觸內齒輪的斜坡面;電機帶動內齒輪轉動一圈,小型油泵的壓桿在內齒輪斜坡面的壓迫下上下運動,完成一個工作循環;小型油泵就出一次油,達到潤滑和冷卻鏈條與導板的作用。由于內齒輪在工作時高速運轉(一般為8600-9000rpm),內齒輪與小型油泵的壓桿的磨擦造成發熱,磨損不可避免。復位彈簧的剛度設計首先應滿足內齒輪高速運轉的頻率隨動要求,又不能對內齒輪端面的壓力過大,增加磨損,因此復位彈簧的設計復雜。由于泵從無油狀態到供油,如果不加引油則出油速度較慢,且每臺差異較大。壓桿與油泵的直徑方向的配合公差要求較高,當前大多數為0.01mm-0.02mm左右。過松,會造成漏氣、漏油,而且泵容積效率很底。過小,則對其清潔的要求更高,較易出現卡死現象。加之與內齒輪接觸面有一斜面升角,不可避免使柱塞在軸向位移時,還承受徑向力,易磨損。
現有的油泵式自動注油裝置,由于油不斷從油箱內被吸出,為了防止油箱內形成負壓(或真空),在油箱蓋的套件中,設計進風通道。此通道非常細小,加之扁形接頭利用外界大氣壓與油箱腔內氣壓差,使空氣流入。而在實際使用中,灰塵總會逐漸堆積堵塞油箱蓋頭通氣小孔,造成空氣不能進入,使油箱內形成負壓或真空為不可避免的。隨著負壓的增加,油箱內的出油逐步減弱,直至不能供油,這是該系統的致命缺陷。
針對上述現狀,有一專利號為ZL200420085252.0(公告號為CN2744488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鏈鋸氣壓自動注油裝置》披露了一種鏈鋸氣壓自動注油裝置,它包括貯油容器,與貯油容器連通的注油管,所述的貯油容器上連通有氣體截取管,注油管或氣體截取管上設有閥門。本實用新型無機械傳動,結構簡單,故障率低,制造成本低,便于檢修,并且在截取氣流時不會影響主機的正常工作。只要有氣源,且無論氣源大小和風量大小,即可正常工作。故適用范圍廣,并且同樣適用于圓鋸、帶鋸以及相近的設備等。同時,在對老式設備進行改造時,在不改變設備原貌的情況下即可將手動上油改為自動注油。該專利僅僅介紹了氣壓自動注油的原理,其具體結合到鏈鋸上的結構沒有公開,不清楚氣體截取管和注油管布置到鏈鋸上的具體結構,根據該專利,本領域技術人員不經過創造性勞動,不能將該專利很好應用在鏈鋸上。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更適合應用且將自動注油裝置內置于鏈鋸殼體內的鏈鋸自動注油裝置,具有結構布局合理、裝有該自動注油裝置的鏈鋸外觀依舊能保持整潔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包括鏈鋸殼體、電機、鋸鏈導板、儲油箱、與儲油箱連通的風力輸送管和注油管,風力輸送管出風端通過一防回流單向閥與儲油箱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力輸送管設置并限位在鏈鋸殼體的內部,且風力輸送管的進氣端設置在鄰近電機的風葉處,注油管的出油端與鋸鏈導板上的導油孔連通。
上述的鏈鋸殼體主要由電機殼和鏈鋸座組成,鏈鋸座后端連接在電機殼的前端上,電機容置在電機殼內,鏈鋸座后端具有供電機轉軸支撐并穿過的支撐架,電機的風葉位于支撐架的后端,儲油箱及鋸鏈導板則設置在鏈鋸座的前端,鏈鋸座內的上部具有多片向下延伸的加強筋板,風力輸送管水平穿設并限位在加強筋板上,風力輸送管穿過支撐架后再向下彎折使風力輸送管的進氣端延伸至鏈鋸座內的下部,此時,風力輸送管的進氣端鄰近電機上風葉前面的下方。通過該具體的限位結構,風力輸送管穩定的限位在鏈鋸座內,可有效防止鏈鋸在使用過程中強烈抖動而使風力輸送管偏移,風力輸送管不能有效截取風葉吹出的風力,導致儲油箱不能穩定出油的缺陷。
上述的支撐架周側具有呈放射狀均布的多個支撐板,支撐板的另一端固定于鏈鋸座內壁,在與風力輸送管向下的彎折部相應的支撐板開有相應的嵌槽,所述的風力輸送管向下的彎折部嵌設在嵌槽內以限位。該結構能將風力輸送管向下的彎折部更穩定限位,有效保證風力輸送管截取風量,增強儲油箱出油的穩定性。
為能給儲油箱加油,上述的儲油箱上具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設有可將注油口封住的油箱蓋,為便于給儲油箱加油,該油箱蓋外露于儲油箱。
為了便于借助從風力輸送管送來的氣流壓力將儲油箱內的油從注油管排出,上述的風力輸送管與儲油箱上部連通,注油管與儲油箱的下部連通。這樣設置風力輸送管和注油管,儲油箱的出油可借助儲油箱內油自身重力,可用較小的風量就能實現順暢的排油。
上述的鏈鋸殼體上設置有風量調節裝置,該風量調節裝置為,在鏈鋸殼體的下方具有與電機的風葉相應的出風孔,對應,有一推板可滑移地限位在鏈鋸殼體下方,隨著推板的滑移可將出風孔部分或全部封住。通過對出風孔封堵的面積,實現對風力輸送管的進氣端風量的調節,出風孔被封堵越多,風力輸送管輸送的風量越大,反之風量越小,最終實現儲油箱對外注油量的調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通過風力輸送管可從電機的風葉處截取氣流,并將氣流引到儲油箱內,借助氣流的壓力將儲油箱內的潤滑油排出,以供鋸鏈導板潤滑。故其是一種無機械傳動,零件少,主要是風力輸送管和注油管,及它們在鏈鋸機殼內的設置,零件少,高精度的零件沒有,直接使鏈鋸成本下降;而且裝配方便,只需開機后用手感有風吹出即可,大大加快了裝配的速度,減少了裝配的附助設備;這種注油這種可使空置儲油箱加油狀態開機即出油(一般在0.5分鐘內),這是用泵加油做不到的;該自動注油裝置還可在油箱油供盡時,繼續開機1分鐘可以起到清除整個送油系統的微塵。而且我們將風力輸送管合理布置在鏈鋸殼體內,因此對鏈鋸原有的結構沒有影響,保證鏈鋸外部的干凈,風力輸送管和注油管也不會因為外界的因素而受損,保證了風力輸送管給儲油箱送風的安全性以及儲油箱出油的穩定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掉電機殼、制動箱箱體后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鏈鋸座的立體示意圖一(正面看);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裝有風力輸送管的鏈鋸座立體示意圖(后面看);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鏈鋸座立的體示意圖(后面看);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掉鏈鋸座后的局部立體示意圖一;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掉電機殼后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A-A向剖視圖;圖9為圖7的B-B向剖視圖;圖10為圖9的C-C向剖視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去掉鏈鋸座后的局部立體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11所示,一種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包括鏈鋸殼體1、電機2、鋸鏈導板3、儲油箱4、與儲油箱4連通的風力輸送管5和注油管6,電機2通過一傳動機構和鋸鏈導板3相連,以帶動鋸鏈導板3工作,該傳動機構可參考現有各種鏈鋸中的傳動機構,其為現有技術,不是本發明所要保護的要點,傳動機構在圖紙中沒有顯示。
其中,鏈鋸殼體1主要由電機殼8和鏈鋸座9組成,鏈鋸座9后端連接在電機殼8的前端上,鏈鋸座9連接在電機殼8前端的結構可采用常規技術,電機2容置在電機殼8內,鏈鋸座9后端具有供電機轉軸支撐并穿過的支撐架91,支撐架91周側具有呈放射狀均布的多個支撐板92,支撐板92的另一端固定于鏈鋸座9內壁,風葉21位于支撐架92的后端,傳動機構及鏈鋸導板3均設置在鏈鋸座9內,在鏈鋸座9和鋸鏈導板3之間還設有制動箱箱體15,制動箱箱體15固定在鏈鋸座9上,制動箱箱體15為鏈鋸上的常規部件。
儲油箱4設置在鏈鋸座9的前端,儲油箱4上具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設有可將注油口封住的油箱蓋10,該油箱蓋10外露于儲油箱4。
所述的風力輸送管5設置并限位在鏈鋸殼體1的內部,風力輸送管5的出風端通過一防回流單向閥7與儲油箱4的上部連通,防回流單向閥7為鴨嘴式單向閥,雖然采用扁嘴單向閥7存在老化問題,從整個油路系統和整機的塑料件等非金屬件其老化狀態近似即同壽命設計,其中一個零件再延長使用壽命也無意義了。如圖2~3所示,鏈鋸座9內的上部具有四片向下延伸的加強筋板92,每塊加強筋板92上開有限位孔921,且這些限位孔921在同一直線上,風力輸送管5水平穿過限位孔921后限位在加強筋板92上,風力輸送管5穿過支撐架91后再向下彎折,使風力輸送管5的進氣端延伸至鏈鋸座1內的下部,此時,風力輸送管5的進氣端鄰近電機上風葉21前面的下方,在與風力輸送管5向下的彎折部51相應的支撐板93開有相應的嵌槽931,所述的風力輸送管5向下的彎折部51嵌設在嵌槽931內以限位,如圖4、5所示。
如圖6~11所示,所述注油管6通過一管接頭16與儲油箱4的下部連通,注油管4的出油端穿過制動箱箱體15后與鋸鏈導板3上的導油孔31連通,此時注油管6也被限位在制動箱箱體15上。
如圖1所示,在鏈鋸殼體1上設置有風量調節裝置,該風量調節裝置為,在鏈鋸座9后端的下方具有與電機的風葉21相應的出風孔11,對應,有一推板12可滑移地限位在鏈鋸殼體1下方,隨著推板12的滑移可將出風孔11部分或全部封住。在鏈鋸殼體1下端面設有兩平行間隔相對的導向槽13,導向槽13部分位于鏈鋸座9下端面,部分位于電機殼8的下端面,出風孔11位于兩個導向槽13之間,所述的推板12兩邊插設在導向槽13內,在導向槽13前后兩側的鏈鋸殼體1下端面還設有防止推板12滑出導向槽13的擋條14。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很簡單,鏈鋸工作,通過限位在鏈鋸座9內的風力輸送管5從電機的風葉21處引出氣流,通過風力輸送管5將氣流送到儲油箱4內的上部,隨著風壓的增加,儲油箱4內的油被壓出油箱,由接頭16、注油管6送到鋸鏈導板3處,達到潤滑和冷卻鋸鏈導板3的目的。
而且本發明中的風力輸送管5也能很方便組裝到鏈鋸座內,裝配時,將彎折成形的風力輸送管5從鏈鋸座9上支撐架91的后部插入,然后穿過加強筋板92上的限位孔921,再與儲油箱4連通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包括鏈鋸殼體(1)、電機(2)、鋸鏈導板(3)、儲油箱(4)、與儲油箱(4)連通的風力輸送管(5)和注油管(6),風力輸送管(5)出風端通過一防回流單向閥(7)與儲油箱(4)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力輸送管(5)設置并限位在鏈鋸殼體(1)的內部,且風力輸送管(5)的進氣端設置在鄰近電機的風葉(21)處,注油管(6)的出油端與鋸鏈導板(3)上的導油孔(31)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鏈鋸殼體(1)主要由電機殼(8)和鏈鋸座(9)組成,鏈鋸座(9)后端連接在電機殼(8)的前端上,電機(2)容置在電機殼(8)內,鏈鋸座(9)后端具有供電機轉軸支撐并穿過的支撐架(91),電機的風葉(21)位于支撐架(91)的后端,儲油箱(4)及鋸鏈導板(3)則設置在鏈鋸座(9)的前端,鏈鋸座(9)內的上部具有多片向下延伸的加強筋板(92),風力輸送管(5)水平穿設并限位在加強筋板(92)上,風力輸送管(5)穿過支撐架(91)后再向下彎折使風力輸送管(5)的進氣端延伸至鏈鋸座(9)內的下部,此時,風力輸送管(5)的進氣端鄰近電機上風葉(21)前面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91)周側具有呈放射狀均布的多個支撐板(93),支撐板(93)的另一端固定于鏈鋸座(9)內壁,在與風力輸送管(5)向下的彎折部(51)相應的支撐板(93)開有相應的嵌槽(931),所述的風力輸送管(5)向下的彎折部(51)嵌設在嵌槽(931)內以限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油箱(4)上具有注油口,注油口設有可將注油口封住的油箱蓋(10),該油箱蓋(10)外露于儲油箱(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力輸送管(5)與儲油箱(4)上部連通,注油管(6)與儲油箱(4)的下部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鏈鋸殼體(1)上設置有風量調節裝置,該風量調節裝置為,在鏈鋸殼體(1)的下方具有與電機的風葉(21)相應的出風孔(11),對應,有一推板(12)可滑移地限位在鏈鋸殼體(1)下方,隨著推板(12)的滑移可將出風孔(11)部分或全部封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鏈鋸殼體(1)下端面設有兩平行間隔相對的導向槽(13),出風孔(11)位于兩個導向槽(13)之間,所述的推板(12)兩邊插設在導向槽(13)內,在導向槽(13)前后兩側的鏈鋸殼體(1)下端面還設有防止推板(12)滑出導向槽(13)的擋條(14)。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回流單向閥(7)為鴨嘴式單向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鏈鋸的自動注油裝置,包括鏈鋸殼體(1)、電機(2)、鋸鏈導板(3)、儲油箱(4)、與儲油箱(4)連通的風力輸送管(5)和注油管(6),風力輸送管(5)出風端通過一防回流單向閥(7)與儲油箱(4)連通,所述的風力輸送管(5)設置并限位在鏈鋸殼體(1)的內部,且風力輸送管(5)的進氣端設置在鄰近電機的風葉(21)處,注油管(6)的出油端與鋸鏈導板(3)上的導油孔(31)連通。由于風力輸送管設置在鏈鋸殼體的內部,具有結構布局合理、裝有該自動注油裝置的鏈鋸外觀依舊能保持整潔的優點。
文檔編號B27B17/12GK101032819SQ20071006783
公開日2007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3日
發明者肖長江 申請人:肖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