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臺球桿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臺球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臺球桿是擊球工具,用優質木材做成。球桿分美式球桿、英式球桿。美式球桿和英式球桿主要區別是前節直徑尺寸,最前端的直徑從9.5mnTl3mm都有,握把的直徑普遍在于29.5mnT31_,桿體呈圓形,前細后粗,筆直,標準長度145mm。球桿先角一般用硬制金屬、塑料或碳纖維制成,皮頭粘在球桿之上,起到擊球作用。現在生產的球桿結構前肢都采用獨木前肢,因為獨木前肢的木材的年輪走向不統一,因此周圈年輪木質密度不一樣,致使球桿周圈硬度不一樣,擊球發力時方向會改變。容易造成球桿擊球時傳力不夠,球桿很容易變形。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臺球桿及其制作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臺球桿,包括桿體和先角,所述桿體包括相連接的握把和前肢,所述前肢由若干個帶有縱向缺口的圓柱形木料拼接并粘結組成,每個圓柱形木料由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組成;所述先角也由若干層木板橫向疊加并粘合組成,且設置有中心凹槽,所述中心凹槽內表面和前肢端部外表面設置有相配合的螺紋。上述木板為 在木材同一年輪層上的木料。上述的臺球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用楓木或白蠟木,將木材上同一年輪層的木料縱向剝離并加 工成厚度為f 2mm的長條形木板;
步驟2:將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成橫截面邊長為2cm的木方;
步驟3:將木方加工成直徑為1.6cnTl.8cm圓柱形木料,并將圓柱形木 料縱向銑去1/4的圓弧形缺口 ;
步驟4:將一個圓柱形木料的圓弧形缺口拼接在另一個圓柱形木料的外圓弧上,依次把6個圓柱形木料相互拼接并粘合成橫截面為梅花狀的木料,然后去掉邊緣,制成圓柱形的前肢;
步驟5:將1(Γ30片步驟I中的長條形木板橫向疊加并粘合成木方,然后加 工成圓柱形,中心打孔,制成先角;
步驟6:先角前端粘上皮頭,將先角和前肢套木絲并連接在一起,前肢 與制作好的握把連接在一起。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統一年輪層內的木材,木質密度均勻一致,
從而球桿周圈硬度一樣,發力同軸,擊球發力時方向不會改變。防震減震耐打擊,傳力方向垂直,擊球力度強,傳力好,擊打目標球方向精準,不易變形。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木方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圓柱形木料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帶圓弧形缺口的圓柱形木料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拼接完成前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拼接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制作完成后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其中:1握把,2前肢,3先角,4皮頭,5中心凹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臺球桿,包括桿體和先角3,桿體包括
相連接的握把I和前肢2,前肢2由若干個帶有縱向缺口的圓柱形木料拼接并粘結組成,每個圓柱形木料由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組成;先角3也由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組成,且設置有中心凹槽5,中心 凹槽5內表面和前肢2端部外表面設置有相配合的螺紋。木板采用木材同一年輪層上的木料。使用統一年輪層內的木材,木質密度均勻一致,從而球桿周圈硬度一樣,擊球發力時方向不會改變。由于6個拼接成軸結構,因此發力時力量集中在中心軸上,防震減震耐打擊,傳力方向垂直,擊球力度強,傳力好,擊打目標球方向精準,不易變形。臺球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用楓木或白蠟木,將木材上同一年輪層的木料縱向剝離并加 工成厚度為f2mm的長條形木板;美式球桿采用楓木,英式球桿采用白蠟木或楓木。步驟2:如圖3所示,將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成橫截面邊長為2cm的 木方;
步驟3:如圖4所示將木方加工成直徑為1.6cnTl.8cm圓柱形木料,并將圓柱形木料縱向銑去1/4的圓弧形缺口,如圖5所示;
步驟4:將一個圓柱形木料的圓弧形缺口拼接在另一個圓柱形木料的外圓弧上,如圖6所示,依次把6個圓柱形木料相互拼接并粘合成橫截面為梅花狀的木料,如圖7所示,然后去掉邊緣,制成圓柱形的前肢2,如圖8所示;
步驟5:將1(Γ30片步驟I中的長條形木板疊加并粘合成木方,然后加 工成圓柱形,中心打孔,制成先角3 ;
步驟6:使用多層的牛皮或豬皮壓制成標準皮頭4,用專用膠水把皮頭4粘合在球桿的先角3上,將先角3和前肢2套木絲并連接在一起,前肢2與制作好的握把I連接在一起,球桿就制作完成了。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臺球桿,包括桿體和先角,所述桿體包括相連接的握把和前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肢由若干個帶有縱向缺口的圓柱形木料拼接并粘結組成,每個圓柱形木料由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組成;所述先角也由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組成,且設置有中心凹槽,所述中心凹槽內表面和前肢端部外表面設置有相配合的螺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臺球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板為在木材同一年輪層上的木料。
3.—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球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選用楓木或白蠟木,將木材上同一年輪層的木料縱向剝離并加工成厚度為2mm的長條形木板; 步驟2:將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成橫截面邊長為2cm的木方; 步驟3:將木方加工成直徑為1.6cnTl.8cm圓柱形木料,并將圓柱形木料縱向銑去1/4的圓弧形缺口; 步驟4:將一個圓柱形木料的圓弧形缺口拼接在另一個圓柱形木料的外圓弧上,依次把6個圓柱形木料相互拼接并粘合成橫截面為梅花狀的木料,然后去掉邊緣,制成圓柱形的前肢; 步驟5:將1(Γ30片步驟I中的長條形木板疊加并粘合成木方,然后加工成圓柱形,中心打孔,制成先角; 步驟6:先角前端粘上皮頭,將先角和前肢通過螺紋連接在一起,前肢與制作好的握把連接在一起。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一種臺球桿,包括桿體和先角,所述桿體包括相連接的握把和前肢,所述前肢由若干個帶有縱向缺口的圓柱形木料拼接并粘結組成,每個圓柱形木料由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組成;所述先角也由若干層木板疊加并粘合組成,且設置有中心凹槽,所述中心凹槽內表面和前肢端部外表面設置有相配合的螺紋。其制作方法為先做成方木,然后做成圓柱形木材,銑出缺口后6個拼接,最后去除邊緣,各部分連接后完成。
文檔編號B27M3/22GK103239856SQ2013101814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6日
發明者丁守林 申請人:山東比希恩體育產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