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包括竹青層、竹材層和竹簧層,在所述的竹青層上設置有深入竹材層的膠合結構,所述的膠合結構為導膠槽;所述的膠合結構深入竹材層中的纖維層,粘合劑填充至膠合結構中形成粘合劑層;所述導膠槽的面積占竹青層表面積的15%-30%,導膠槽深入竹材層的深度為竹材層高度的15%-45%,所述導膠槽的橫截面為V字形;相鄰導膠槽的距離為10-30毫米。導膠槽的設置,使得有效膠合面積增加,從而使得膠合強度明顯提高,膠合后整體抗彎強度以高到了45~89MPa,同時使得在膠合過程中,竹青表面不會因為擠壓而發生變形,因此,表面平整度高。
【專利說明】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型材,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
【背景技術】
[0002]竹原材包括竹青層、竹材層以及竹簧層,竹青層表面含有臘質,不易粘結,膠合性能比較差,因此,在使用時,為了提高膠合的性能,廣泛的采用的方法是去除竹材的竹青層,然后膠合,這種方法,去除了竹青層,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降到30-40%,同時,竹青層的表面強度極高,在竹材中竹青強度占30-40%,去除竹青層后,也極大的降低了竹材的強度。另,現有技術中提供了一種利用異氰酸酯膠進行竹青層與竹材層粘接的工藝,由于異氰酸酯膠不但價格高,而且含毒性較大,操作時防護要求也高,盡管它的使用量少,但給操作者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同時該技術亦不能順應無毒環保的發展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了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4]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包括竹青層、竹材層和竹簧層,在所述的竹青層上設置有深入竹材層的膠合結構,所述的膠合結構為導膠槽;所述的膠合結構深入竹材層中的纖維層,粘合劑填充至膠合結構中形成粘合劑層;所述導膠槽的面積占竹青層表面積的15%-30%,導膠槽深入竹材層的深度為竹材層高度的15%-45%,所述導膠槽的橫截面為V字形;相鄰導膠槽的距離為10-30毫米。
[0005]進一步的,所述的粘合劑為白乳膠或木膠粉或樹脂。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導膠槽的設置,使得有效膠合面積增加,從而使得膠合強度明顯提高,膠合后整體抗彎強度以高到了 45?89MPa,甚至可以更高。
[0007]導膠槽的設置,使得在膠合過程中,竹青表面不會因為擠壓而發生變形,因此,表面平整度高。
[0008]原先由于竹青層表面過于光滑,不能提供足夠大的摩擦力,使表面物體容易傾斜翻覆。加工膠合紋路后的竹板材經過對比試驗確定其表面的摩擦系數要遠大于相同功能的軟木板材表面,防滑性能好,表面物體不易傾斜翻覆。同時膠合紋路分布規則均勻,表面美觀大方、整體感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中的附圖標記依次為:1、竹青層,2、竹材層,3、竹簧層,4、導膠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0012]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包括竹青層、竹材層和竹簧層,在所述的竹青層上設置有深入竹材層的膠合結構,所述的膠合結構為導膠槽;所述的膠合結構深入竹材層中的纖維層,粘合劑填充至膠合結構中形成粘合劑層;所述導膠槽的面積占竹青層表面積的20%,導膠槽深入竹材層的深度為竹材層高度的25%,所述導膠槽的橫截面為V字形;相鄰導膠槽的距離為20毫米。所述的粘合劑為木膠粉。
[0013]導膠槽的設置,使得有效膠合面積增加,從而使得膠合強度明顯提高,膠合后整體抗彎強度以高到了 45?89MPa,甚至可以更高。導膠槽的設置,使得在膠合過程中,竹青表面不會因為擠壓而發生變形,因此,表面平整度高。
[0014]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明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包括竹青層、竹材層和竹簧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竹青層上設置有深入竹材層的膠合結構,所述的膠合結構為導膠槽;所述的膠合結構深入竹材層中的纖維層,粘合劑填充至膠合結構中形成粘合劑層;所述導膠槽的面積占竹青層表面積的15%-30%,導膠槽深入竹材層的深度為竹材層高度的15%-45%,所述導膠槽的橫截面為V字形;相鄰導膠槽的距離為10-30毫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導膠槽的竹制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合劑為白乳膠或木膠粉或樹脂。
【文檔編號】B27D1/04GK203485269SQ201320481664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8日
【發明者】宋琦 申請人:山東正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