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包括固定座、調節組件、調節過渡板、伸縮氣缸、電機支承座、、電機及開槽鋸片;電機安裝于電機支承座上,由伸縮氣缸來控制電機支承座、電機及開槽鋸片整體升降來實現精準、快速且穩定地開槽作業;伸縮氣缸的缸體安裝于調節過渡板上,通過旋轉調節過渡板來將設置于調節過渡板上的伸縮氣缸、電機支承座、電機及開槽鋸片一起同步旋轉,以此來實現側開槽作業及下開槽作業之間的轉換,使得同一開槽機構憑借一臺電機和一開槽鋸片即可具有側開槽和下開槽兩種開槽模式之功用,提高了該產品的性價比,降低了開槽設備的購買成本,而且,其結構設計簡單、轉換方式也簡易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木工機械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
【背景技術】
[0002]封邊機在給木板開槽作業中,側開槽和下開槽為兩種較為普遍的開槽方式;傳統技術中,側開槽作業需要專門的側開槽機構,其包括有橫向設置的鋸片和相應地用于驅動該開槽鋸片的電機;而在下開槽作業時,又需要另外的下開槽機構,其包括有豎向設置的鋸片和相應地用于驅動該開槽鋸片的電機;這樣,加工廠商等往往需要購買側開槽機構和下開槽機構這兩種不同的開槽機構,其購買設備的成本也比較高。
[0003]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其憑借一臺電機和一開槽鋸片能夠實現側開槽和下開槽兩種不同功用,大大提高了設備的性價比,降低了購買成本,且其轉換方式簡單、快捷。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包括有固定座、安裝于固定座上的電機及安裝于該電機主軸上的開槽鋸片,還設置有電機支承座、伸縮氣缸、調節過渡板以及用于調節前述開槽鋸片位置的調節組件;
[0007]所述電機固定安裝于電機支承座上,該電機支承座上開設有豎向滑槽,相應地,該調節過渡板上凸設有豎向滑軌,該豎向滑軌嵌于前述豎向滑槽內,該電機支承座可相對前述調節過渡板沿滑軌方向滑動式安裝于調節過渡板上;前述伸縮氣缸包括有缸體和伸縮桿,該缸體安裝于前述調節過渡板上,該伸縮桿一端位于缸體內,另一端連接于電機支承座上;
[0008]該調節組件連接于前述固定座與調節過渡板之間,該調節組件上設置有若干用于鎖固調節過渡板的安裝孔,該調節過渡板可拆卸式鎖固于調節組件上,前述開槽鋸片呈水平方向設置或呈堅直方向設置。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有前后調節組件和上下調節組件;
[0010]該前后調節組件包括有第一調節板、第二調節板,該第一調節板上安裝有水平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絲桿,該第二調節板上設置有水平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螺孔,該前后調節絲桿旋合于前后調節螺孔內;前述安裝孔開設于第二調節板上,前述調節過渡板可拆卸式鎖固于第二調節板上;
[0011]該上下調節組件包括有設置于前述固定座上的上下調節絲桿和設置于第一調節板上的上下調節螺孔,該上下調節絲桿旋合于上下調節螺孔內,且該上下調節絲桿和上下調節螺孔均沿豎向延伸設置。
[001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調節板上開設有弧形槽,該弧形槽角度為90度,且該弧形槽一端與其相應圓心的連線在水平方向上,而另一端與相應圓心的連線在堅直方向上;所述調節過渡板上凸設有便于調節過渡板相對第二調節板旋轉滑移的定位凸塊,該定位凸塊嵌于前述弧形槽內。
[0013]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二調節板上開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滑槽,相應地,前述第一調節板上凸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滑塊,該前后調節滑塊可滑式嵌于前后調節滑槽內;
[0014]所述固定座上凸設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上下調節滑塊,相應地,前述第一調節板上開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上下調節滑槽,該上下調節滑塊可滑式嵌于上下調節滑槽內。
[0015]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針對前述前后調節絲桿、上下調節絲桿,分別設置有方便手動調節的搖手把。
[001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針對前述開槽鋸片設置有防塵機構,該防塵機構包括有防塵罩和增設于防塵罩上以用于對塵屑等起導向作用的可調擋塵板,且該可調擋塵板與防塵罩之間連接有用于控制可調擋塵板位置的防塵調節組件。
[001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防塵罩包括有上端開口的吸塵槽體,該吸塵槽體下端設置有用于將塵屑排出的出口 ;該吸塵槽體具有依次連接的前側板、左側板、后側板及右側板,前述開槽鋸片對應位于左、后側板之間;
[0018]所述防塵調節組件包括有導向桿、導向桿固定座、導向桿活動座、第一調節絲桿和第二調節絲桿;該導向桿固定座安裝于后側板上,該導向桿活動座位于導向桿固定座上方,該導向桿活動座內開設有豎向螺孔,該第一調節絲桿豎向連接于導向桿固定座上,并該第一調節絲桿旋合于前述豎向螺孔內;
[0019]所述可調擋塵板上開設有滑孔和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的橫向螺孔,對應滑孔位置于前側板上開設有用于調節導向桿升降行程的限位孔,該導向桿的一端安裝于導向桿活動座上,另一端可滑動式穿過可調擋塵板上的滑孔并伸入前側板上的限位孔內;所述第二調節絲桿橫向連接于導向桿活動座上,并該第二調節絲桿旋合于前述橫向螺孔內。
[002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0021]一、通過伸縮氣缸來控制及開槽鋸片的整體升降來實現精準、快速且穩定地開槽作業;而伸縮氣缸的缸體安裝于調節過渡板上,通過旋轉調節過渡板來將設置于調節過渡板上的伸縮氣缸、電機支承座、電機及開槽鋸片一起同步旋轉,以此來實現側開槽作業及下開槽作業之間的轉換,使得同一開槽機構憑借一臺電機和一開槽鋸片能夠在側開槽和下開槽兩種開槽模式間轉換,以實現側開槽和下開槽兩種不同功用,提高了該產品的性價比,降低了開槽設備的購買成本,而且,其結構設計簡單、轉換方式也簡易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廣應用。
[0022]二、通過設置調節組件,來實現對開槽鋸片的前后及上下位置進行調節,以滿足不同槽深及槽邊距的需要;其通過調節絲桿與螺孔的配合來調節,且設置有固定的滑槽與滑軌的配合來保證調節過程的平穩及調節位置的精準,其調節方式簡單、易于操作。
[0023]三、通過于傳統技術之防塵罩上增設可調擋塵板,該可調擋塵板可對塵屑等起導向作用,使得開槽鋸片鋸出的木屑會隨著可調擋塵板的導向進入防塵罩內,有效避免了木屑亂飛的現象,起到了良好地吸塵效果;并且,針對可調擋塵板,還設置有用于改變可調擋塵板位置的防塵調節組件,這樣,可以根據不同的加工情況需要來改變可調擋塵板位置,達到最佳的吸塵效果。
[0024]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立體示圖(上開槽結構狀態);
[0026]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主視圖(上開槽結構狀態);
[0027]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上開槽結構狀態);
[0028]圖4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9]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30]圖6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主視圖(上開槽結構的分解狀態);
[0031]圖7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主視圖(側開槽結構狀態);
[0032]圖8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防塵機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3]圖9是圖8所示防塵機構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4]圖10(a)是下開槽木板示意圖;
[0035]圖10(b)是側開槽木板示意圖。
[0036]附圖標識說明:
[0037]10、固定座11、上下調節絲桿
[0038]12、上下調節滑塊21、電機支承座
[0039]211、豎向滑槽22、電機
[0040]23、伸縮氣缸231、缸體
[0041]232、伸縮桿30、開槽鋸片
[0042]40、調節過渡板41、豎向滑軌
[0043]42、定位凸塊50、第一調節板
[0044]51、前后調節絲桿52、前后調節滑塊
[0045]53、上下調節滑槽54、上下調節螺孔
[0046]60、第二調節板61、弧形槽
[0047]62、安裝孔63、前后調節螺孔
[0048]64、前后調節滑槽71、搖手把
[0049]72、搖手把80、防塵機構
[0050]81、防塵罩811、出口
[0051]812、前側板8121、限位孔
[0052]8122、限位孔813、左側板
[0053]814、后側板815、右側板
[0054]82、可調擋塵板821、滑孔
[0055]822、橫向螺孔83、導向桿
[0056]84、導向桿固定座85、導向桿活動座
[0057]851、豎向螺孔86、第一調節絲桿
[0058]87、第二調節絲桿91、木板
[0059]911、側開槽92、木板
[0060]921、下開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61]請參照圖1至圖9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固定座10、安裝于固定座10上的電機22及安裝于該電機22主軸上的開槽鋸片30,還設置有電機22支承座21、伸縮氣缸23、調節過渡板40以及用于調節前述開槽鋸片30位置的調節組件。
[0062]所述電機22固定安裝于電機22支承座21上,該電機22支承座21上開設有豎向滑槽211,相應地,該調節過渡板40上凸設有豎向滑軌41,該豎向滑軌41嵌于前述豎向滑槽211內,該電機22支承座21可相對前述調節過渡板40沿滑軌方向滑動式安裝于調節過渡板40上;前述伸縮氣缸23包括有缸體231和伸縮桿232,該缸體231安裝于前述調節過渡板40上,該伸縮桿232 —端位于缸體231內,另一端連接于電機22支承座21上;
[0063]該調節組件連接于前述固定座10與調節過渡板40之間,該調節組件上設置有若干用于鎖固調節過渡板40的安裝孔62,該調節過渡板40可拆卸式鎖固于調節組件上,通過拆卸、旋轉再安裝調節過渡板40的方式,實現調節過渡板40及設置于調節過渡板40上的伸縮氣缸23、電機22支承座21、電機22及開槽鋸片30 —起同步旋轉換向,前述開槽鋸片30變換為水平方向設置或堅直方向設置,以此來實現側開槽911作業及下開槽921作業之間的轉換,使得同一開槽機構憑借一臺電機22和一開槽鋸片30能夠在側開槽911和下開槽921兩種開槽模式間轉換,以實現側開槽911和下開槽921兩種不同功用,如圖10(a)和圖10(b)所示,其分別顯示了木板92的下開槽921示意結構及木板91的側開槽911示意結構。
[006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有前后調節組件和上下調節組件;通過前述調節組件,來實現對開槽鋸片30的前后及上下位置進行調節,以滿足不同槽深及槽邊距的需要;
[0065]該前后調節組件包括有第一調節板50、第二調節板60,該第一調節板50上安裝有水平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絲桿51,該第二調節板60上設置有水平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螺孔63,該前后調節絲桿51旋合于前后調節螺孔63內;前述安裝孔62開設于第二調節板60上,前述調節過渡板40可拆卸式鎖固于第二調節板60上;
[0066]該上下調節組件包括有設置于前述固定座10上的上下調節絲桿11和設置于第一調節板50上的上下調節螺孔54,該上下調節絲桿11旋合于上下調節螺孔54內,且該上下調節絲桿11和上下調節螺孔54均沿豎向延伸設置。
[0067]如圖4、5及6所示,所述第二調節板60上開設有弧形槽61,該弧形槽61角度為90度,且該弧形槽61 —端與其相應圓心的連線在水平方向上,而另一端與相應圓心的連線在堅直方向上;所述調節過渡板40上凸設有便于調節過渡板40相對第二調節板60旋轉滑移的定位凸塊42,該定位凸塊42嵌于前述弧形槽61內。
[0068]從圖3、4及5可以看出,所述第二調節板60上開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滑槽64,相應地,前述第一調節板50上凸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滑塊52,該前后調節滑塊52可滑式嵌于前后調節滑槽64內;所述固定座10上凸設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上下調節滑塊12,相應地,前述第一調節板50上開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上下調節滑槽53,該上下調節滑塊12可滑式嵌于上下調節滑槽53內;前述滑槽與滑軌的配合來保證調節過程的平穩及調節位置的精準,其調節方式簡單、易于操作。
[0069]本實施例中,針對前述前后調節絲桿51、上下調節絲桿11,分別設置有方便手動調節的搖手把(如附圖序號71和72所示);當然,也可以通過電動等方式來控制前后調節絲桿51、上下調節絲桿11的調節位移。
[0070]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前述設備的換向原理及操作:
[0071]結合圖2、圖6及圖7可以看出,需要變換開槽方向的話,先將調節過渡板40與前述第二調節板60上的螺絲拆開,然后,將調節過渡板40及設置于調節過渡板40上的伸縮氣缸23、電機22支承座21、電機22及開槽鋸片30 —起同步旋轉換向,旋轉的過程中,前述調節過渡板40上的定位凸塊42 —直于前述第二調節板60上的弧形槽61內的一端滑移至另一端,即完成90度的旋轉操作,然后再將螺絲對應鎖固即可。
[0072]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中,針對前述開槽鋸片30設置有防塵機構80,該防塵機構80包括有防塵罩81和增設于防塵罩81上以用于對塵屑等起導向作用的4mm可調擋塵板82,使得開槽鋸片30鋸出的木屑會隨著可調擋塵板82的導向進入防塵罩81內,有效避免了木屑亂飛的現象,起到了良好地吸塵效果;并且該可調擋塵板82與防塵罩81之間連接有用于控制可調擋塵板82位置的防塵調節組件,這樣,可以根據不同的加工情況需要來改變可調擋塵板82位置,達到最佳的吸塵效果。
[0073]具體結構如圖8、9所示,所述防塵罩81包括有上端開口的吸塵槽體,該吸塵槽體下端設置有用于將塵屑排出的出口 811 ;該吸塵槽體具有依次連接的前側板812、左側板813、后側板814及右側板815,前述開槽鋸片30對應位于左、后側板814之間;
[0074]所述防塵調節組件包括有導向桿83、導向桿固定座84、導向桿活動座85、第一調節絲桿86和第二調節絲桿87 ;該導向桿固定座84安裝于后側板814上,該導向桿活動座85位于導向桿固定座84上方,該導向桿活動座85內開設有豎向螺孔851,該第一調節絲桿86豎向連接于導向桿固定座84上,并該第一調節絲桿86旋合于前述豎向螺孔851內;
[0075]所述可調擋塵板82上開設有滑孔821和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的橫向螺孔822,對應滑孔821位置于前側板812上開設有用于調節導向桿83升降行程的限位孔8121 (如圖9所示),該導向桿83的一端安裝于導向桿活動座85上,另一端可滑動式穿過可調擋塵板82上的滑孔821并伸入前側板812上的限位孔8121內;所述第二調節絲桿87橫向連接于導向桿活動座85上,并該第二調節絲桿87旋合于前述橫向螺孔822內,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該第二調節絲桿87的尾端還伸入前側板812上的限位孔8122內,該限位孔8122于上下方向上的孔距大于第二調節絲桿87的外徑,這樣,升降調節時,該第二調節絲桿87于限位孔8122內有活動空間。
[0076]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伸縮氣缸來控制及開槽鋸片的整體升降來實現精準、快速且穩定地開槽作業;而伸縮氣缸的缸體安裝于調節過渡板上,通過旋轉調節過渡板來將設置于調節過渡板上的伸縮氣缸、電機支承座、電機及開槽鋸片一起同步旋轉,以此來實現側開槽作業及下開槽作業之間的轉換,使得同一開槽機構憑借一臺電機和一開槽鋸片能夠在側開槽和下開槽兩種開槽模式間轉換,以實現側開槽和下開槽兩種不同功用,提高了該產品的性價比,降低了開槽設備的購買成本,而且,其結構設計簡單、轉換方式也簡易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推廣應用;其次是,通過設置調節組件,來實現對開槽鋸片的前后及上下位置進行調節,以滿足不同槽深及槽邊距的需要;其通過調節絲桿與螺孔的配合來調節,且設置有固定的滑槽與滑軌的配合來保證調節過程的平穩及調節位置的精準,其調節方式簡單、易于操作。
[0077]另外,本實用新型通過于傳統技術之防塵罩上增設可調擋塵板,該可調擋塵板可對塵屑等起導向作用,使得開槽鋸片鋸出的木屑會隨著可調擋塵板的導向進入防塵罩內,有效避免了木屑亂飛的現象,起到了良好地吸塵效果;并且,針對可調擋塵板,還設置有用于改變可調擋塵板位置的防塵調節組件,這樣,可以根據不同的加工情況需要來改變可調擋塵板位置,達到最佳的吸塵效果。
[007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包括有固定座、安裝于固定座上的電機及安裝于該電機主軸上的開槽鋸片,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電機支承座、伸縮氣缸、調節過渡板以及用于調節前述開槽鋸片位置的調節組件; 所述電機固定安裝于電機支承座上,該電機支承座上開設有豎向滑槽,相應地,該調節過渡板上凸設有豎向滑軌,該豎向滑軌嵌于前述豎向滑槽內,該電機支承座可相對前述調節過渡板沿滑軌方向滑動式安裝于調節過渡板上;前述伸縮氣缸包括有缸體和伸縮桿,該缸體安裝于前述調節過渡板上,該伸縮桿一端位于缸體內,另一端連接于電機支承座上; 該調節組件連接于前述固定座與調節過渡板之間,該調節組件上設置有若干用于鎖固調節過渡板的安裝孔,該調節過渡板可拆卸式鎖固于調節組件上,前述開槽鋸片呈水平方向設置或呈堅直方向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有前后調節組件和上下調節組件; 該前后調節組件包括有第一調節板、第二調節板,該第一調節板上安裝有水平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絲桿,該第二調節板上設置有水平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螺孔,該前后調節絲桿旋合于前后調節螺孔內;前述安裝孔開設于第二調節板上,前述調節過渡板可拆卸式鎖固于第二調節板上; 該上下調節組件包括有設置于前述固定座上的上下調節絲桿和設置于第一調節板上的上下調節螺孔,該上下調節絲桿旋合于上下調節螺孔內,且該上下調節絲桿和上下調節螺孔均沿豎向延伸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節板上開設有弧形槽,該弧形槽角度為90度,且該弧形槽一端與其相應圓心的連線在水平方向上,而另一端與相應圓心的連線在堅直方向上;所述調節過渡板上凸設有便于調節過渡板相對第二調節板旋轉滑移的定位凸塊,該定位凸塊嵌于前述弧形槽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調節板上開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滑槽,相應地,前述第一調節板上凸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前后調節滑塊,該前后調節滑塊可滑式嵌于前后調節滑槽內; 所述固定座上凸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上下調節滑塊,相應地,前述第一調節板上開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的上下調節滑槽,該上下調節滑塊可滑式嵌于上下調節滑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其特征在于:針對前述前后調節絲桿、上下調節絲桿,分別設置有方便手動調節的搖手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其特征在于:針對前述開槽鋸片設置有防塵機構,該防塵機構包括有防塵罩和增設于防塵罩上以用于對塵屑等起導向作用的可調擋塵板,且該可調擋塵板與防塵罩之間連接有用于控制可調擋塵板位置的防塵調節組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封邊機的可換向開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塵罩包括有上端開口的吸塵槽體,該吸塵槽體下端設置有用于將塵屑排出的出口 ;該吸塵槽體具有依次連接的前側板、左側板、后側板及右側板,前述開槽鋸片對應位于左、后側板之間; 所述防塵調節組件包括有導向桿、導向桿固定座、導向桿活動座、第一調節絲桿和第二調節絲桿;該導向桿固定座安裝于后側板上,該導向桿活動座位于導向桿固定座上方,該導向桿活動座內開設有豎向螺孔,該第一調節絲桿豎向連接于導向桿固定座上,并該第一調節絲桿旋合于前述豎向螺孔內; 所述可調擋塵板上開設有滑孔和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的橫向螺孔,對應滑孔位置于前側板上開設有用于調節導向桿升降行程的限位孔,該導向桿的一端安裝于導向桿活動座上,另一端可滑動式穿過可調擋塵板上的滑孔并伸入前側板上的限位孔內;所述第二調節絲桿橫向連接于導向桿活動座上,并該第二調節絲桿旋合于前述橫向螺孔內。
【文檔編號】B27G3/00GK203919251SQ201420307512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1日
【發明者】張振濤, 鄧金貴, 葉星星, 賀威 申請人:東莞市南興家具裝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