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碎木片染色方法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染色技術領域,具體設及到一種碎木片染色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碎木片作為有機覆蓋物在國外城市綠化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有機覆蓋物 是利用各種有機生物體材料通過粉碎、加工處理后鋪設于栽植的植物周圍,起到保持±壤 濕潤、增加±壤肥力、抑制雜草,促進樹木生長等作用。有機覆蓋物的材料十分廣泛,包括 碎樹皮、木片、粉碎枝葉、堆肥、松針、銀木屑、麥桿、稻草及果殼等。目前國外城市綠化中應 用的有機覆蓋物材料多達15種,但主要是樹皮塊和碎木片兩種,從有機覆蓋物的來源看, 一類是由有機覆蓋物專業加工企業利用森林采伐剩余物生產的覆蓋物產品,常見的如松樹 皮、碎木片、松針等,運類覆蓋物經過部分發酵和加工、分級等處理,覆蓋物材料基本相同, 規格一致,有的還可W染成各種顏色,可作為商品出售;第二類是將城市公園、道路、庭園等 綠地管理中產生的枝葉等各種有機廢棄物。目前現有的產品是卡樂蘭蒂植物有機覆蓋物, 其產品引進美國覆蓋物制作工藝,在市場上具有唯一性,產品成本高,技術壟斷。
[0003] 傳統的碎木片染色采用的是染料進行染色,染色后顏色過于鮮艷,或者是難W達 到預期的染色效果,尤其是難W染出金黃色,最終也難W達到人們的審美標準,因此得不到 廣泛的應用。
[0004] 采用植物性染色劑進行染色,可W有效的解決化學染料污染的問題,但是植物染 料無標準化的生產工藝和行業標準,并且即使是同一種染料植物,由于產地、氣候或采集時 間不同都會導致植物染料色素含量、色素組成及色素色澤有很大不同,因而染色重現性差。 在實際應用中大部分植物染料應用于織物染色中,但普遍存在染色牢度差的問題。并且,利 用植物性染色劑對木頭進行染色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0005]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碎木片染色方法,利用黃連素染液將碎木 片染成金黃色,具有安全、無污染、簡單易行、成本低廉的優點。
[0006]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 一種碎木片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8] (1)碎木片預處理:將碎木片用清水清洗干凈,去除表面污物和浮塵;然后置于濃 度為8~12%的過氧化氨溶液中,浸泡12~24小時,最后再用清水清洗W去除過氧化氨殘 留;
[0009] 似染液的配制:將黃連根置于水中浸泡1~2小時,加水煮1. 5~2. 5小時,得 到深棟黃色的黃連素染液;
[0010] 做染色:將經過步驟(1)處理的碎木片置于步驟似得到的黃連素染液中進行 浸染處理16~24小時,取出,沖洗,驚干,即得金黃色碎木片。
[0011] 優選地,步驟(1)所述的過氧化氨濃度為10%,浸泡時間為18小時。
[0012] 優選地,步驟(2)將黃連根置于水中浸泡時間為1小時,加水煮2小時。 陽01引優選地,步驟(3)的浸染處理時間為20小時。
[0014] 其中,本發明所述的碎木片長4~6畑1、寬2~4畑1、厚0. 5~1畑1。
[0015]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金黃色碎木片的應用,即其作為有機覆蓋物在城市綠化中的 應用,將其鋪設于栽植的植物周圍,鋪設的厚度為3~6cm,在起到保持±壤濕潤、增加±壤 肥力、抑制雜草,促進樹木生長等作用的同時,還可W美化環境,增加視覺感受,提高其觀賞 價值。
[0016]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7] 化學合成染料的原料是石油和煤炭,消耗很快且難再生,生產和使用中存在一定 環境污染,如印染廢水回用率低,難處理等。而天然植物染料從生物體中提取,與環境相容 性好,可生物降解,并且原料可W再生,具生態環保效應。
[001引本發明采用天然染色劑對碎木片進行染色,安全,無害,環保。打破了該領域的技 術壟斷。本方法使用的染色劑為純天然制劑,并采用浸染方法,染色后的碎木片,顏色為金 黃色,顏色鮮艷,將其覆蓋在城市園林植物的周圍,更加提高其觀賞性。并且運種制作方法 具有安全、無污染、簡單易行、成本低廉的優點。
[0019] 本發明采用黃連素染色,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可W有效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 長,對植物生長有利。
[0020] 本發明通過對比試驗,將幾種黃色的植物染色劑進行對比,得出黃連素的染色效 果最佳。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0022] 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陽〇2引對比試驗:
[0024] 將長4~6畑1、寬2~4畑1、厚0. 5~1cm的碎木片用清水清洗干凈,去除表面污物 和浮塵;然后置于濃度為10%的過氧化氨溶液中,浸泡18小時,最后再用清水清洗W去除 過氧化氨殘留;
[00巧]將20g黃連根置于水中浸泡1小時,加化水煮2小時,得到深棟黃色的黃連素染 液;將20g檐子果實置于水中浸泡1小時,加化水煮2小時,得到檐子染液;將20g地黃根 莖置于水中浸泡1小時,加化水煮2小時,得到地黃染液;將20g姜黃根根莖置于水中浸泡 1小時,加化水煮2小時,得到姜黃染液;
[00%] 分別將上述碎木片浸泡于相同濃度的黃連素染液、檐子染液、地黃染液、姜黃染液 中,浸泡相同的時間(24小時),取出,沖洗,驚干,即得染色后的碎木片。
[0027] (1)將經過染色的碎木片進行對比,結果見表1。
[0028] 表1不同黃色染料的染色效果對比
[0029]
[0030]注:b表示黃藍色度值 陽031]結果表明,染色后,黃連和檐子染色木片的黃藍色度值明顯高于地黃和姜黃染色 的情況,且檐子染色木片的色度值高于黃連。觀察發現,同樣染液配比條件下,黃連和檐子 容易染色,而地黃和姜黃不容易上色。黃連和檐子對木片的上染顏色不同,黃連染的木片呈 深黃色,而檐子所染木片的顏色為淺黃色。綜上所述,就染色效果和效率來看,黃連染液是 最佳的黃色染液。
[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