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儲緯器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水織機上使用的儲緯器風機。
儲緯器風機用在噴水織機的儲緯器部分,該風機用于吹動儲緯器高速旋轉,為織機提供緯線。為滿足儲緯器的使用要求,儲緯器風機必須風壓大、風量大、振動值小。現有儲緯器風機主要包括外殼、轉軸和葉輪,葉輪由前葉板、后葉板和葉片組成。前葉板、后葉板和葉片一般都采用鋼板制造,葉片焊接在前葉板和后葉板上。由于葉片位于前葉板和后葉板之間,焊接工藝復雜。焊接過程中前葉板、后葉板和葉片易發生變形,為了避免產生較大的變形,所用鋼板一般較厚,使葉輪較為笨重,成本高。焊接過程產生的焊渣不易清理,平衡難度大。由于存在上述問題,現有儲緯器風機的加工工藝復雜,制造成本高。另外,焊接葉輪的風道表面粗糙,對空氣的阻力大,易引起紊流,再加上葉片為直線狀,使儲緯器風機的風壓小、風量小,難以滿足儲緯器的使用要求,影響噴水織機織出的布料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工藝簡單的儲緯器風機,它能夠提高風壓和風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儲緯器風機,包括外殼、轉軸1和安裝在轉軸1上的葉輪2;葉輪2具有前葉板3、后葉板4和葉片5;葉片5位于前葉板3和后葉板4之間,并且均勻分布;它的特殊之處是前葉板3和后葉板4上與葉片5對應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6,每一只葉片5上都具有與榫孔6對應的榫7;榫7穿過榫孔6,其伸出端被鉚接變形后擠緊并勾住榫孔6的邊緣。
外殼一般為分體結構,可以包括殼體、前端蓋和后端蓋,前端蓋和后端蓋分別與殼體的前后兩端連接。葉輪2通過鍵安裝在轉軸1上,它位于外殼內。葉輪2可以有一只,也可以有多只。
本實用新型的榫7穿過榫孔6的一端具有被鉚接產生的“V”形槽8;榫7在葉片5上均勻分布,榫孔6在前葉板3和后葉板4上均勻分布。
榫7鉚接成“V”形槽,便于鉚接操作,而且葉片5與前葉板3和后葉板4連接牢固。榫7和榫孔6均勻分布,有利于平衡。
本實用新型的榫7上的“V”形槽8共有2條,它們分別靠近側邊9和側邊10。
2條“V”形槽8分別靠近側邊9和側邊10,能夠使側邊9和側邊10變形,從而擠緊并勾住榫孔6的邊緣,使葉片5與前葉板3和后葉板4連接牢固。
本實用新型的葉片5呈弧形。
弧形的葉片5能夠提高風壓和風量。
本實用新型的轉軸1上安裝有4只葉輪2,每相鄰的兩只葉輪2之間具有一個導風葉11,導風葉11固定在外殼內。
導風葉11用于將前一級葉輪2輸出的風引導進入下一級葉輪2,它固定在外殼內不動。采用兩個以上的葉輪2,可以提高風壓。
本實用新型的導風葉11包括前葉板34、后葉板35和葉片36;葉片36呈弧形,它位于前葉板34和后葉板35之間,并且均勻分布;前葉板34和后葉板35上與葉片36對應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每一只葉片36上都具有與榫孔對應的榫;榫穿過榫孔,其伸出端被鉚接變形后擠緊并勾住榫孔的邊緣;前葉板34的中部具有軸孔37,后葉板35的中部具有出風口38;后葉板35的直徑大于前葉板34的直徑,其大出的邊緣39夾在外殼上。
導風葉11的前葉板34、后葉板35和葉片36之間的連接方式,與葉輪2的前葉板3、后葉板4和葉片5之間的連接方式相同。葉片36與葉片5的形狀和大小基本相同,前葉板34與后葉板4的大小和形狀基本相同;后葉板35的直徑大于前葉板3的直徑,其它部分兩者基本相同。后葉板35的邊緣39夾在分體的外殼之間。出風口38對準下一級葉輪2的進風口28,軸孔37使轉軸1穿過。
本實用新型的后葉板4的中心安裝有軸套12,軸套12具有軸孔13,軸孔13上具有鍵槽14。
后葉板4較薄,無法直接與轉軸1連接。軸套12被固定在后葉4上以后,將軸套12上的軸孔13套在轉軸1上,并通過鍵和鍵槽14與轉軸1連接。轉軸1通過軸套12驅動葉輪2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軸套12的一端具有與軸套12成一體的凸緣15,軸套12通過凸緣15固定在后葉板4上。
凸緣15用于向后葉板4上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后葉板4上具有6個在同一圓的圓周上均勻分布的光孔16,該圓的圓心與后葉板4的圓心重合;凸緣15上具有6個與光孔16對應的螺孔17,6個螺孔17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均勻分布,該圓的圓心在軸孔13的軸線上;6只螺釘18分別穿過6個光孔16后,在6個螺孔17上螺緊,螺釘18的尾部19穿出螺孔17被鉚緊變形后擠緊并勾住螺孔17的邊緣。
本實用新型由于葉輪2的前葉板3和后葉板4上具有榫孔6,葉片5上具有榫7,前葉板3、后葉板4和葉片5可以鉚接在一起。葉輪2采用鉚接工藝制造,前葉板3、后葉板4和葉片5均可采用較薄、較輕的鋁板制造,便于加工。鉚接的葉輪2變形較輕,各部分比較均勻和對稱,容易校正平衡。與現有的儲緯器風機相比,本實用新型制造工藝簡單,成本降低。本實用新型由于葉輪2可以采用鋁板鉚接制造,其風道表面平滑,對空氣的阻力小,可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風壓和風量。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弧形葉片5,而且采用4只葉輪2,使風壓和風量有顯著提高,完全能夠滿足儲緯器的使用要求,提高噴水織機所織布料的質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中葉輪2的主視圖。
圖3為圖2中的A-A視圖。
圖4為圖3中的B部放大圖。
圖5為圖3中前葉板3的主視圖。
圖6為圖3中后葉板4的主視圖。
圖7為圖3中葉片5的主視圖。
圖8為圖3中葉片5的展開圖。
圖9為圖3中軸套12和凸緣15的主視圖。
圖10為
圖1中導風葉11的主視圖。
圖11為
圖1中導風葉11的左視圖。
上述各圖之間繪圖的比例不是完全相同。
如
圖1至
圖11所示,本實施例是一種與噴水織機的儲緯器配套使用的儲緯器風機,它包括外殼、轉軸1、4只葉輪2和3只導風葉11。外殼由殼體20、殼體40、后端蓋21和前端蓋22組成,螺栓緊固裝置23將殼體20、殼體40、后端蓋21和前端蓋22連接在一起。電動機24通過螺栓緊固裝置25固定在后端蓋21的外側,電動機24的軸伸位于外殼內的部分作為轉軸1。前端蓋22上具有進風口26,后端蓋21上具有出風口27。葉輪2包括前葉板3、后葉板4、葉片5和軸套12。前葉板3、后葉板4和葉片5均采用0.9mm的鋁板制造。葉片5呈弧形,它的兩側各具有對稱分布的4個榫7。前葉板3和后葉板4都為圓形,且直徑相等,它們上面都有與葉片5的榫7對應的榫孔6。葉片5兩側的榫7分別穿過前葉板3和后葉板4上的榫孔6,榫7伸出榫孔6的一端用專用工具鉚成兩條“V”形槽。兩條“V”形槽分別靠近兩條側邊9和側邊10,使側邊9和側邊10產生變形,擠緊并勾住榫孔6的邊緣。葉片5在前葉板3和后葉板4之間均勻分布。前葉板3中部具有進風口28,后葉板4的中部具有軸孔29。軸套12的一端具有與軸套12成一體的凸緣15,軸套12具有軸孔13,軸孔13上具有鍵槽14。后葉板4上具有6個光孔16,它們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均勻分布,該圓的圓心與后葉板4的圓心重合。凸緣15上具有6個與光孔16對應的螺孔17,6個螺孔17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均勻分布,該圓的圓心在軸孔13的軸線上。6個螺釘18分別穿過6個光孔16在6個螺孔17上螺緊,從而將凸緣15連同軸套12固定在后葉板4上。螺釘18的尾部19穿出螺孔17被鉚緊變形,擠緊并勾住螺孔17的邊緣。4只葉輪2通過鍵槽14、鍵30安裝在轉軸1上,相鄰的兩只葉輪2之間通過套在轉軸1上的套筒31隔開。轉軸1的軸端具有外螺紋32,螺母33螺在外螺紋32上將4只葉輪2在轉軸1上壓緊。每相鄰的兩只葉輪2之間都具有一只導風葉11。導風葉11由前葉板34、后葉板35和葉片36組成。葉片36呈弧形,它們位于前葉板34和后葉板35之間,并且均勻分布。前葉板34、后葉板35和葉片36都采用0.9mm的鋁板制造。葉片36與前葉板34和后葉板35之間也通過榫和榫孔連接,最后鉚接成一體,其連接方式與葉輪2的前葉板3、后葉板4和葉片5之間的連接方式相同。前葉板34的大小和形狀與后葉板4的大小和形狀相同,中部具有軸孔37。后葉板35的直徑大于前葉板3的直徑,大出的部分為邊緣39,其它部分與前葉板3相同。后葉板35的中部具有出風口38,出風口38對準下一級葉輪2的進風口28。3只導風葉11的后葉板35的邊緣39分別夾在前端蓋22與殼體20之間、殼體20與殼體40之間、殼體40與后端蓋21之間。
使用時,電動機24驅動轉軸1和葉輪2轉動。空氣從前端蓋22的進風口26進入第一級葉輪2,經第一級葉輪2加壓后從徑向流出。然后經第一級導風葉11的經向進入導風葉11,經導風葉11的出風口38進入第二級葉輪2加壓。依次經過第二級導風葉11、第三級葉輪2、第三級導風葉11,最后經第四級葉輪2加壓后,從后端蓋21的出風口27輸出。
權利要求1.儲緯器風機,包括外殼、轉軸(1)和安裝在轉軸(1)上的葉輪(2);葉輪(2)具有前葉板(3)、后葉板(4)和葉片(5);葉片(5)位于前葉板(3)和后葉板(4)之間,并且均勻分布;其特征是前葉板(3)和后葉板(4)上與葉片(5)對應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6),每一只葉片(5)上都具有與榫孔(6)對應的榫(7);榫(7)穿過榫孔(6),其伸出端被鉚接變形后擠緊并勾住榫孔(6)的邊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緯器風機,其特征是榫(7)穿過榫孔(6)的一端具有被鉚接產生的“V”形槽(8);榫(7)在葉片(5)上均勻分布,榫孔(6)在前葉板(3)和后葉板(4)上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儲緯器風機,其特征是榫(7)上的“V”形槽(8)共有2條,它們分別靠近側邊(9)和側邊(10)。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儲緯器風機,其特征是葉片(5)呈弧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儲緯器風機,其特征是轉軸(1)上安裝有4只葉輪(2),每相鄰的兩只葉輪(2)之間具有一個導風葉(11),導風葉(11)固定在外殼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儲緯器風機,其特征是導風葉(11)包括前葉板(34)、后葉板(35)和葉片(36);葉片(36)呈弧形,它位于前葉板(34)和后葉板(35)之間,并且均勻分布;前葉板(34)和后葉板(35)上與葉片(36)對應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每一只葉片(36)上都具有與榫孔對應的榫;榫穿過榫孔,其伸出端被鉚接變形后擠緊并勾住榫孔的邊緣;前葉板(34)的中部具有軸孔(37),后葉板(35)的中部具有出風口(38);后葉板(35)的直徑大于前葉板(34)的直徑,其大出的邊緣(39)夾在外殼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儲緯器風機,其特征是后葉板(4)的中心安裝有軸套(12),軸套(12)具有軸孔(13),軸孔(13)上具有鍵槽(14)。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儲緯器風機,其特征是軸套(12)的一端具有與軸套(12)成一體的凸緣(15),軸套(12)通過凸緣(15)固定在后葉板(4)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儲緯器風機,其特征是后葉板(4)上具有6個在同一圓的圓周上均勻分布的光孔(16),該圓的圓心與后葉板(4)的圓心重合;凸緣(15)上具有6個與光孔(16)對應的螺孔(17),6個螺孔(17)在同一個圓的圓周上均勻分布,該圓的圓心在軸孔(13)的軸線上;6只螺釘(18)分別穿過6個光孔(16)后,在6個螺孔(17)上螺緊,螺釘(18)的尾部(19)穿出螺孔(17)被鉚緊變形后擠緊并勾住螺孔(17)的邊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儲緯器風機,為克服現有儲緯器風機制造工藝復雜、風壓小、風量小的缺點,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殼、轉軸1和安裝在轉軸1上的葉輪2。葉輪2具有前葉板3、后葉板4和葉片5。葉片5位于前葉板3和后葉板4之間,并且均勻分布。前葉板3和后葉板4上與葉片5對應的位置上都具有一排榫孔6,每一只葉片5上都具有與榫孔6對應的榫7。榫7穿過榫孔6,其伸出端被鉚緊后勾住榫孔6的邊緣。它制造工藝簡單,風壓大、風量大。
文檔編號D03D47/34GK2433266SQ0024733
公開日2001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00年8月12日
發明者郝代竹, 馬天寶, 宮巖松, 崔學禮, 臧升陽 申請人:青島第三電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