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能保持噴絲板溫度穩定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保持化纖紡絲生產過程中噴絲板溫度穩定的方法,屬化 纖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紡絲溫度是紡絲生產工藝條件中的一個重要參數。紡絲溫度過低,熔體的
流變性能與均勻性變差,易增加紡絲生產中出現的毛絲與斷頭數量,對P0Y而言 還會影響其拉伸變形的后加工性能;紡絲溫度過高,熔體會產生較大的熱降解與 熱裂解,從而導致熔體的可紡性變壞,嚴重時會出現不能正常紡絲的現象。因此 紡絲溫度的穩定對熔體的可紡性與產品品質至關重要。
根據物理學中的熱學原理,熱量傳遞的先決條件是相互傳遞熱量的物體或 環境之間存在溫差,且溫差越大、熱傳遞的速度越快, 一般是溫度高的物體向 溫度低的物體傳熱,并最終達到二者溫度相同時熱的傳遞過程結束。滌綸長絲 的紡絲溫度(正常生產過程中該溫度等于噴絲板表面溫度)一般在295。C左右,而 紡絲生產所處的外部環境溫度在3(TC左右,二者之間溫差大約為265°C。由于噴 絲板與環境溫度存在的這種巨大差距,可能導致二者形成強烈的熱傳遞。但由 于在正常生產時環吹風的風盒與紡絲箱體的下表面之間有一層發泡硅膠墊起到 密封作用,抑制了紡絲箱體下表面周圍空氣的對流,不容易造成熱量的散失, 所以對紡絲溫度(噴絲板的表面溫度)起到了很好的保溫和隔熱作用。因此在 正常生產過程中,所述強烈的熱傳遞現象被抑制。
例外的情況如下由于生產需要,紡絲用的噴絲板要定期的進行修復、牽產 板等操作,以保持板面清潔。在進行這類操作前,環吹風風盒必須下降到一個 較低位置以便提供工作人員修復噴絲板的足夠空間,此時表面高溫的噴絲板與 周圍的空氣直接接觸而形成一個熱傳導的局面。由于巴馬格所提供的環吹風裝 置設計成在環吹風四周的框架與紡絲箱體下表面有100mm間隙,該間隙的存在 使風盒降下后紡絲箱體下表面與周圍環境沒有一個有效的隔熱層,因而加大了紡絲箱體下表面周圍空氣的對流,這時的噴絲板表面熱量快速傳遞給周圍空氣, 使噴絲板表面的溫度急速下降,該溫度的下降影響到了熔體的可紡性與紡成的 絲束品質,特別是對噴絲板修復后的第一落巻繞成型中的底層絲的影響最大,
表現為該部份絲束用于后加工時張力波動明顯,加工的DTY產品品質不能得到 保證,且中間斷頭較多,嚴重影響其后加工性能與成品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保持化纖紡絲過程中噴絲板表面溫度維持穩 定的新方法,采用該方法后可以確保噴絲板在修板后其表面溫度處于一個相對 穩定的狀態,從而有效的防止巻裝底層絲束的質量異常,特別是修板后第一落 絲底層絲束的張力波動引起的后紡加工困難的問題,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實現。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通過采取一種設備改造的方式
來實現的,該改造包括以下步驟
1、 按每個紡絲位0.45±0.20 012面積準備發泡硅膠墊,該發泡硅膠墊厚度 6-15cm、耐溫》350。C、并具有較小的熱收縮率與極小的導熱系數,保溫效果優 良。
2、 將上述準備好的發泡硅膠墊,根據生產現場每個紡位的紡絲箱體下表面 與環吹風四周框架上端的距離,計算相應的前后左右空間尺寸大小,然后根據 該大小切割成相應的四塊。
3、 將上述切割好的四小塊發泡硅膠墊分別對應安裝到環吹風四框架上端與 紡絲箱體下表面之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檢驗以確保發泡硅膠墊圍成的框架有
良好的密封性能,不能有縫隙存在,同時應牢固固定在相應位置,不能輕易掉 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備選方案步驟1中的發泡硅膠墊也可以用常見的保 溫棉與玻纖布代替,保溫棉的選擇要保證其耐高溫在35(TC以上。用玻纖布把保 溫棉包裹起來并形成牢固的整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備選方案步驟1中的發泡硅膠墊也可以用常見的保 溫棉與鍍鋅鐵皮代替,保溫棉的選擇要保證其耐高溫在35(TC以上。用鍍鋅鐵皮
4把保溫棉包裹起來并形成牢固的整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通過對環吹風四周框架與紡絲箱體下表面之間 增加一層保溫層,可以大大減小由于環境與噴絲板存在的溫差造成的熱傳遞現 象,由此保證了修理噴絲板后噴絲板表面溫度穩定在一定水平,從而有效消除 了修板后第一落絲底層張力波動形成的質量問題,最終保證了產品品質及后加 工性能優良。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所述安裝方法已在江蘇盛虹化纖有限公司紡絲二部32條生產線中實
施,下面是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
實施前,經過嚴格測試得到以下兩個重要的數據預備在公司CF2車間的L16 生產線實施的相鄰兩個紡位的距離是1490mm,前后距離為600mm。因巴馬格設計 的環吹風框架與紡絲箱體下表面存在100mm的距離,工作人員對每個位總計十塊 紡絲噴絲板總的修復時間大約在10min左右。通過這段時間噴絲板的修復,噴絲 板的溫度大約從295t:下降了2(rC左右,正是由于這種溫度的下降導致了每次噴 絲板修復后的第一落巻裝的底層絲張力波動異常,從而異致了所生產的POY產品 后加工時該內層絲斷頭增加、染色降等嚴重,從而形成加工困難的嚴峻局面。
現階段我們在生產中使用本發明方法,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 將經過本公司商貿采購部采購回的質量合格的發泡硅膠墊,按每個紡位 0.42m7隹備好。
2、 將上述發泡硅膠墊分別切割成1450,*100,兩塊,600,*100鵬兩塊, 共計四塊。。
3、 將上述四塊發泡硅膠墊分別安裝到每個紡位的四周框架與紡絲箱體之 間。安裝完畢要保證發泡硅膠墊圍成的框架密封良好,尤其是不能有縫隙存在, 同時還要固定牢固,不能掉落。
4、 安裝完畢后,按正常的修復噴絲板步驟修板生產。 通過采用安裝一圈發泡硅膠墊的方法進行處理,因所述發匯硅膠墊能夠到
到較好的隔熱與保溫效果,從而能有效的防止噴絲板與周圍空氣的對流及熱傳遞,最終減小了噴絲板熱量的散失,保證了噴絲板面溫度的穩定。完成修復噴
絲板的工作后,板面溫度經測試只較正常溫度下降約l-2-C,可視為溫度未發生 變化,根據該POY絲的后加工試驗及與原方法所生產的POY后加工試驗的對比, 可以認為該方法能較好的解決由于噴絲板溫度不穩定造成的修板后第一落絲巻 裝底層絲張力波動形成的一系列質量或后加工問題。
通過本實施例的驗證,發現本發明所述方法不僅原理簡單、使用材料易得、 安裝方便,最重要的是能夠有效的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其適用于所有 具備類似環吹風生產裝置的生產線,對FDY、 POY的生產能起很好的改善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能保持噴絲板溫度穩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為①按每個紡絲位0.45±0.20m2面積準備發泡硅膠墊,該發泡硅膠墊厚度6-15cm、耐溫≥350℃、并要求具有較小的熱收縮率與極小的導熱系數,保溫效果優良;②將上述準備好的發泡硅膠墊,根據生產現場每個紡位的紡絲箱體下表面與環吹風四周框架上端的距離,計算相應的前后左右空間尺寸大小,然后根據該大小切割成相應的四塊;③將上述切割好的四小塊發泡硅膠墊分別對應安裝到環吹風四框架上端與紡絲箱體下表面之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檢驗以確保發泡硅膠墊圍成的框架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不能有縫隙存在,同時應牢固固定在相應位置,不能輕易掉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泡硅膠墊可以 用保溫棉與玻纖布代替,保溫棉的選擇要保證其耐高溫在35(TC以上;用玻 纖布把保溫棉包裹起來并形成牢固的整體。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泡硅膠墊可以 用常見的保溫棉與鍍鋅鐵皮代替,保溫棉的選擇要保證其耐高溫在35(TC以 上;用鍍鋅鐵皮把保溫棉包裹起來并形成牢固的整體。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適用于所有具備類似環 吹風生產裝置的生產線,用于生產FDY、 P0Y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能保持噴絲板溫度穩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每個紡絲位0.45±0.20m<sup>2</sup>面積準備符合要求的發泡硅膠墊或其它保溫材料;根據生產現場每個紡位的紡絲箱體下表面與環吹風四周框架上端的距離,計算相應的前后左右空間尺寸大小,然后根據該大小將前述的保溫材料切割成相應的四塊;將切割好的四小塊保溫材料按要求分別對應安裝到環吹風四框架上端與紡絲箱體下表面之間,并固定牢即可。可以確保噴絲板在修板后其表面溫度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從而有效的防止卷裝底層絲束的質量異常,特別是修板后第一落絲底層絲束的張力波動引起的后紡加工困難的問題,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實現。
文檔編號D01D13/02GK101440532SQ200810244090
公開日2009年5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8日
發明者盧賢生, 朱軍營, 羅厚忠 申請人:江蘇盛虹化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