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整經機附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整經機附件裝置,屬于紡織機械。
背景技術:
通常,羅拉是整經生產線的必配設備,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經 質量。以前的普通張力羅拉,上羅拉與下羅拉均為被動式的,根本沒有 考慮紗線的打滑問題。本專利針對目前市場上拷貝整經機配置的單根積 極送經羅拉主動運轉,另一根是被動式的張力失控問題。單根主動積極 送經羅拉整經時,特別是整彈性原料時,紗架張力調節不到位或筒管由 大到小變化時,紗架張力逐漸變大,同時經過被動羅拉的增加張力作用, 導致主動羅拉的控制逐漸超出其張力控制范圍,出現打滑現象,從而導 致整個系統的張力失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解決在整經過程中紗線 打滑的裝置,在整經過程中使整個系統的張力得到控制。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整經機附件裝置,包括電機、 上羅拉以及下羅拉,所述的上羅拉具有上羅拉軸,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的 上羅拉軸,所述的上羅拉與所述的下羅拉具有同步裝置,使下羅拉與上 羅拉保持同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整經機附件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的 同步裝置可采用齒輪副,也可采用一組同步輪形成實現。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整經機附件裝置進一步包括所述的
上羅拉與所述的下羅拉旋轉方向相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較好解決單根主動送經羅拉
整經時紗線打滑現象,特別是在整彈性原料時,紗架張力調節不到位或
筒管由大到小變化時,上羅拉與下羅拉同步運轉,防止出現紗線打滑現
象,控制整個系統的張力。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上下羅拉同步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支架,3、上羅拉,5、下羅拉,7、上羅拉軸,9、同步裝 置,11、傳動帶,13、擺臂,15、下羅拉軸,17、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 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 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一種整經機附件裝置,包括支架l,支架1上設置有上羅拉3,上羅 拉3具有上羅拉軸7,上羅拉3通過上羅拉軸7與支架1連接,支架1 上還設有擺臂13,擺臂13上設置有下羅拉5,下羅拉5通過下羅拉軸 15與擺臂13活動連接。上羅拉3與下羅拉5通過同步裝置9傳動,同 步裝置9可以采用齒輪副聯動,也可采用帶輪或鏈輪,本實用新型的優 選實施例是采用直徑相同和齒數相同的兩個齒輪,使下羅拉5與上羅拉 3作同步反向旋轉,從而解決了單根上羅拉主動運轉時紗線容易打滑的 現象,使整經過程中整個系統的張力得到控制。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 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
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整經機附件裝置,包括電機(17)、上羅拉(3)以及下羅拉(5),所述的上羅拉(3)具有上羅拉軸(7),所述電機(17)驅動所述的上羅拉軸(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羅拉(3)與所述的下羅拉(5)具有同步裝置(9),使下羅拉(5)與上羅拉(3)保持同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經機附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 裝置(9)為齒輪副。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經機附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羅 拉(3)與所述的下羅拉(5)旋轉方向相反。
專利摘要一種整經機附件裝置,包括電機、上羅拉以及下羅拉,所述的上羅拉具有上羅拉軸,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的上羅拉軸,所述的上羅拉與所述的下羅拉具有同步裝置,使下羅拉與上羅拉保持同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下羅拉同步裝置,實現上下羅拉同步反向運轉,從而解決了單根主動羅拉運轉時紗線容易打滑的現象,使整經過程中整個系統的張力得到控制。
文檔編號D02H13/14GK201201994SQ200820034579
公開日2009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25日
發明者方茉花, 董勝利 申請人:常州市賽嘉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