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床插片的隔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腦橫編織機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使針床上形成針槽的插片保 持等間距的隔片。
背景技術:
請參見圖5、圖6, 一般編織橫機針床4上設有若干平行并列的針槽5,用 于放置織針6及推動該織針運動的對應輔助針腳7。針槽5是由若干插片2平行 插接在針床上對應插槽內形成的,每片插片2的上側邊一般都設有燕尾形槽口, 若干平行并列插片上的燕尾形槽口則形成燕尾槽,該燕尾槽用于放置對針槽內 輔助針腳起定位作用的塞鐵3,所以該燕尾槽又稱塞鐵槽。
插片2是由鋼質材料制成的薄片,因而具有很好的彈性,其根部插在槽內, 上部一旦受力很易產生彈性彎曲變形,使插片的間距發生變化,從而使針槽5 的位置和槽寬變化,槽寬變窄會影響針槽內針腳的運動。目前這種情況就常常 發生,使織針出針不暢,影響編織質量。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發明人提出了一種可提高插片剛性, 保持插片等間距的針床插片的隔片,它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該隔片置于針床插片的塞鐵槽內的塞鐵下側,在對應針床針槽方向的一側 邊或兩側邊設有相同齒寬和齒間距的齒,其齒寬與針床上針槽寬度相同,其齒 間距與針床上插片厚度相同。進一步的設計方案是所述齒的前端為圓弧狀。
本發明利用插片上部塞鐵槽作為放置隔片的空間,將隔片置于插片的上部, 一方面有利于插片位置的穩固和提高剛性,另一方面利用隔片上齒寬和齒間距 與針床上針槽的槽寬和插片的厚度保持一致,確保插片上下的等間距,從而保 證織針在針槽內運動順暢,為高質量的編織提供了基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簡圖。
圖2是本發明隔片置于針床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本發明隔片置于針床上結構示意圖中E向放大視圖。 圖4是圖2所示本發明隔片置于針床上結構示意圖中M部位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簡圖。 圖6是橫編織機針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所示橫編織機針槽結構示意圖中N部位的剖視圖。
圖中,l隔片,la齒,2插片,3塞鐵,4針床,5針槽,6織針,7輔助針腳。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及其優點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隔片1為一矩形的片狀體,在沿隔片長度方向的兩側邊(該長度 方向對應針床上的針槽方向,請參見圖3)設置相同齒寬和齒間距的若干矩形齒 la,矩形齒la的端部加工成圓弧形狀,便于插接到插片2上。兩側邊的矩形齒 la的齒寬Ll及相鄰齒的齒間距L2與針床上針槽的寬度A和插片2的厚度B分 別一致。兩側邊的齒根的間距L3應小于或等于塞鐵槽3上端的寬度C。當然也 可僅在一側邊設置齒l,如圖5所示。參見圖2、圖4,隔片1置于塞鐵槽內塞鐵3的下側,隔片l上的齒la將 插片2的上部等間距隔開。即使有些外力的作用也不會輕易地改變針槽5的間距。
使用時,先將隔片放入塞鐵槽內再插入塞鐵,這樣隔片既利用了塞鐵槽提 供的間隔插片的空間,又利用塞鐵將其穩固在插片上方。從而使插片的位置穩 固和剛性好,保證插片等間距,織針在針槽內運動順暢,保證橫編織機的高編 織質量。
權利要求
1. 針床插片的隔片,其特征在于該隔片置于針床插片的塞鐵槽內的塞鐵下側,在對應針床針槽方向的一側邊或兩側邊設有相同齒寬和齒間距的齒,其齒寬與針床上針槽寬度相同,其齒間距與針床上插片厚度相同。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針床插片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齒的前端為圓 弧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針床插片的隔片。該隔片置于針床插片的塞鐵槽內的塞鐵下側,在對應針床針槽方向的一側邊或兩側邊設有相同齒寬和齒間距的齒,其齒寬與針床上針槽寬度相同,其齒間距與針床上插片厚度相同。本發明利用插片上部塞鐵槽作為放置隔片的空間,將隔片置于插片的上部,一方面有利于插片位置的穩固和提高剛性,另一方面利用隔片上齒寬和齒間距與針床上針槽的槽寬和插片的厚度保持一致,確保插片上下的等間距,從而保證織針在針槽內運動順暢,為高質量的編織提供了基礎。
文檔編號D04B15/00GK101519825SQ20091002988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26日
發明者馮加林, 巫友群 申請人:馮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