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織物的生產方法,具體是指一種不含有彈力纖維的純桑蠶 絲織物獲得緯向自然彈力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由蠶絲蛋白纖維織制的面料具有柔和的光澤,平滑柔軟的手感,較好 的吸濕透氣性能以及輕盈的外觀等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但不可避免地, 存在易披裂、彈力及彈力恢復性微弱的不足,制作而成的蠶絲成衣在穿著 時,普遍暴露出易變形、保形性差、接縫滑移大導致的縫口脫開,耐穿性 差等缺陷,影響其在服飾領域的廣泛應用。目前,市場對蠶絲彈力面料的需求量大,而現有的蠶絲彈力面料,含 有一定量的合成纖維,如在蠶絲面料中加入氨綸,再與蠶絲線交織,形成 蠶絲線與氨綸的交織織物,或者是用蠶絲線與彈力纖維復合所制成的包纏絲織就的彈力織物,皆因含有氨綸纖維,故屬于非綠色、環保的純天然可 再生纖維產品,而合成纖維類蠶絲彈力織物還存在織物兩側附近彈力小而 在中央彈力大的現象,且產品的透氣性、服用舒適性、吸濕性及保溫性均 下降。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使純桑蠶絲織物保持既有 特性的基礎上更賦予其不易披裂的較高的彈性和優異的回彈性能的純桑蠶 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方法。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方法,工藝流程依次為 坯布織造、預處理、煮煉、漂白、水洗、酸洗、脫水或軋水打巻、烘干拉幅和驗裝,所述煮煉是將松馳的坯布在9(TC-10(TC條件下先初練120~150 分鐘后再在9(TC-95"C條件下復練60分鐘一IOO分鐘,所述烘干拉幅是先在 8"^9m/min車速,烘筒壓力在0.3mpa的呢毯整理機上烘干定型,再在拉幅 定型機上至少進行二次以上拉幅整理,每次拉幅時擴幅幅度不超過5%,拉 幅機車速為10m/min,常溫落布,布面含潮率為11%,使得整個工藝流程 依次為坯綢織造、預處理、初煉、復煉、漂白、水洗、酸洗、脫水或軋水 打巻、烘干、拉幅和驗裝。在上述工藝流程中,1、所述坯布織造的工藝流程包括緯線的選擇、緯 線捻度和捻向的選擇和緯線組合的捻向排列,緯線為[(1/20/22D桑蠶絲 500T/10cm S/Z ) X2]410T/10cm S/Z,諱線組合中S捻向諱線與Z捻 向緯線的排列數量相等。2、預處理采用含有0.5-2克/升純堿水溶液將坯 布按1: 20-25的浴比在5CTC-7(TC條件下浸泡在練缸中膨化、溶脹12小時 一15小時。3、初煉和復煉工序中煮練工作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皆為純堿 l一2g/L,泡花堿l一2g/L,精練劑6—8g/L,滲透劑0.5—1 g/L,保險粉1 一2g/L,保險粉的用量取決于坯布色素的多少,如坯布色素多時,可適當提 高保險粉的用量。4、漂白漂白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過氧化氫4一8ml/L,泡花堿l一2g/L,在7(TC"(TC條件下漂白40""80分鐘。5、水洗和酸 洗工序依次在9(TC、 8(TC和6(TC水溫下洗漆,再在冷水中酸洗,冰醋酸濃 度為1—2 ml /L。
由于超強捻緯線是經二次同向加捻而中間穿插二次定型加工制得,二 度定型后的緯線增加了脫膠的難度,為解決脫膠難徹底的技術問題,故工 藝路線中考慮將煮練工序分成初練和復練二步,而在初練工序之前,將坯 綢放至練缸中浸泡預處理,目的是為了膨化、溶脹絲膠,為煮練時干凈徹 底脫膠創造條件。
為干凈徹底地脫去絲膠,從而將定格存儲在超強捻緯線結構內的內應 力充分釋放出來,煮練的具體步驟是先進行初練,在坯綢低張力狀態下, 脫去大部分絲膠,初練后坯綢在緯向得到一定收縮,使其初具彈性;然后 進行復練,同樣是在坯綢低張力狀態下進行的,以干凈徹底脫去剩余絲膠, 坯綢在煮練工作液的高溫作用下,構成緯線的蛋白質分子熱運動加劇,原 來的勢能蘊藏著的內應力隨之釋放,使纖維力圖恢復到原來的低勢能狀態, 這樣就使纖維扭曲收縮,形成巻曲,直至蛋白質分子進入低勢能的穩定狀 態,坯綢的成型彈力均勻地形成了。
由于諱線組合中不同捻向的緯線排列數量相等,在坯綢完全脫凈絲膠 后布面緯向應力平衡穩定,坯綢成型彈力的均勻度得到了保證。
通過至少二次以上在拉幅定型機上擴幅,坯綢在緯向上的彈力均勻度 進一步得到了提升,而每次拉幅不超過原門幅的5%,有利于彈力回復力的 穩定。當外力將坯綢拉伸時,形成勢能積聚,當外力消失后,恢復到低勢 能狀態,坯綢回復原狀。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事實增進的效果如下
純桑蠶絲織物沒有借助氨綸等彈性纖維而是采用超強捻桑蠶緯線織就 的坯綢進行脫膠、拉幅定型整理的方法令純真絲織物獲得較佳的緯向彈力 及優異的彈性恢復力,保留了 100%純桑蠶絲面料既有的特性,而且不易披 裂,手感特別柔軟,吸濕透氣性好,用它做成的服飾用品,既塑身,又活 動方便,保形性好、尺寸變化率小,接縫滑移小。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加工過程。
實施例l
具體流程如下
1、純真絲緯向自然彈力坯綢織造
工藝流程依次為經緯線的選擇、緯線捻度和捻向的選擇、緯線組合的 捻向排列、織物組織及坯綢的經緯密的選擇。
經線選定為2/20/22D桑蠶絲15T/10cm S,上機門幅122CM,內經 14460根,上機經密1200根/10cm,筘穿入數6根;
緯線組合數為2組, 一組采用[(1/20/22D桑蠶絲450T/10cm S ) X 2J360T/10cm S 二梭,另一組采用[(1/20/22D桑蠶絲450T/10cm Z ) X2]360T/10cm Z二梭。
在投緯的安排中采取sszz排列順序,以保證織物在后續脫膠等整琿后
的成品布面應力平衡穩定。
織物組織采用緞紋組織,上機緯密為505根/10cm2、 預處理采用含有1.0克/升純堿水溶液將坯布按1: 25的浴比在65 "C條件下浸泡在練缸中膨化、溶脹14小時,有利下道工序的順利進行。
3、 初煉坯布處于松馳狀態下在95"C條件下初練130分鐘,煮練工作 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純堿1.5g/L,泡花堿1.5g/L,精練劑7g/L,滲透 劑0.8g/L,保險粉lg/L。
4、 復煉坯布處于松馳狀態下在9(TC條件下復練70分鐘,煮練工作 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純堿L5g/L,泡花堿1.5g/L,精練劑7g/L,滲透 劑0.8g/L,保險粉lg/L。
5、 漂白漂白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過氧化氫36% 5 ml/L,泡花 堿1.5g/L,在7(TC條件下漂白50分鐘。經漂白后去除黃色素,以提高白度 均勻度。
6、 水洗及酸洗依次在90°C、 8(TC和6(TC水溫下洗滌,在水洗設備 的最后一個冷水槽加冰醋酸lml/L進行酸洗。分步降溫目的在于由高溫水 洗轉入低溫水洗時,防止驟冷導致織物白霧產生。
7、 脫水用脫水機將步驟6所得的織物進行脫水,脫水后織物含水率 在100%。
8、 烘干在呢毯整理機上進行,采用上下兩塊熱毯壓緊坯布加熱,使
織物在保持平整的狀態下吸濕烘干,烘干工藝為烘筒氣壓為(X3MPa,車 速為9米/分鐘。
9、 拉幅拉幅定型機上對坯布歷經3次拉幅,第一次擴幅幅度為4%, 第二次擴幅幅度為3%,第三次擴幅幅度為2%,車速為10米/分鐘,常溫 落布,布面含潮率為11%,布面過潮時,拉幅定型機可降低車速延長定型時間,布面過干時,拉幅定型機可加大定型時的蒸氣量。
10、驗裝檢驗綢面質量,然后將合格成品包裝,成品姆米19m/m, 成品面料手感柔軟,緯向彈力在15%以上。 實施例2: 具體流程為
1、 純真絲緯向自然彈力坯綢織造
經線選定為3/20/22D桑蠶絲25T/10cm Z,上機門幅122CM,內經 6710根,上機經密550根/10cm,筘穿入數2根;
緯線組合數為2組, 一組采用[(1/20/22D桑蠶絲450T/10cm S ) X 2]360T/10cm S,另一組采用[(1/20/22D桑蠶絲450T/10cm Z ) X2] 360T/10cm Z。
在投緯的安排中采取szsz排列順序,以保證織物在后續脫膠等整理后
的成品布面應力平衡穩定。
織物組織采用平紋組織,上機緯密為355根/10cm。
2、 預處理采用含有1.5克/升純堿水溶液將坯布按1: 22的浴比在55 -C條件下浸泡在練缸中膨化、溶脹12小時,有利下道工序的順利進行。
3、 初煉坯布處于松馳狀態下在98t:條件下初練125分鐘,煮練工作 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純堿1.5g/L,泡花堿1.5g/L,精練劑7g/L,滲透 劑0.8g/L,保險粉2g/L。
4、 復煉坯布處于松馳狀態下在93"C條件下復練80分鐘,煮練工作 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純堿1.5g/L,泡花堿1.5g/L,精練劑7g/L,滲透 劑0.8g/L,保險粉2g/L。5、 漂白漂白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過氧化氫28% 7 ml/L,泡花 堿1.5g/L,在6(TC條件下漂白80分鐘。經漂白后去除黃色素,以提高白度 均勻度。
6、 水洗及酸洗依次在90°C、 8(TC和6(TC水溫下洗滌,在水洗設備 的最后一個冷水槽加冰醋酸lml/L進行酸洗。分步降溫目的在于由高溫水 洗轉入低溫水洗時,防止驟冷導致織物白霧產生。
7、 軋水打巻在軋水打巻機上進行,操作時布面要整理平齊,防止皺 印產生。
8、 烘干在呢毯整理機上進行,采用上下兩塊熱毯壓緊坯布加熱,使 織物在保持平整的狀態下吸濕烘干,烘干工藝為烘筒氣壓為0.3旨3,車
速為8米/分鐘。
9、 拉幅拉幅定型機上對坯布歷經4次拉幅,第一次擴幅幅度為5%, 第二次擴幅幅度為4%,第三次擴幅幅度為3%,第四次擴幅幅度為2%, 車速為10米/分鐘,常溫落布,布面含潮率為11%。
10、 驗裝檢驗綢面質量,然后將合格成品包裝,成品姆米20m/m, 成品面料手感柔軟,緯向彈力在15%以上。
10
權利要求
1、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方法,工藝流程依次為坯布織造、預處理、煮煉、漂白、水洗、酸洗、脫水或軋水打卷、烘干拉幅和驗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煮煉是將松馳的坯布在90℃-100℃條件下先初練120-150分鐘后再在90℃-95℃條件下復練60分鐘-100分鐘,所述烘干拉幅是先在呢毯整理機上烘干定型,再在拉幅機上至少進行二次以上拉幅整理,每次拉幅時擴幅幅度不超過5%,拉幅機車速為10m/min,常溫落布,布面含潮率為11%,使得整個工藝流程依次為坯綢織造、預處理、初煉、復煉、漂白、水洗、酸洗、脫水或軋水打卷、烘干、拉幅和驗裝。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織造的工藝流程包括緯線的選擇、緯線捻度 和捻向的選擇和緯線組合的捻向排列,緯線為[(1/20/22D桑蠶絲 500T/10cm S/Z ) X2]410T/10cm S/Z,煒線組合中S捻向緯線與Z捻 向諱線的排列數量相等。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是采用含有0.5-2克/升純堿水溶液將坯布按 1: 20-25的浴比在5(TC-70'C條件下浸泡在練缸中膨化、溶脹12小時一15 小時。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煉和復煉工序中煮練工作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 皆為純堿l一2g/L,泡花堿l一2g/L,精練劑6—8 g/L,滲透劑0.5—1 g/L, 保險粉l一2g/L。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工序中漂白液的組分及重量配比為過氧化氫4一8 ml /L,泡花堿l一2g/L,在7(TC^9(TC條件下漂白40~80分鐘。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和酸洗工序依次在9(TC、 80。C和6(TC水溫下 洗滌,再在冷水中酸洗,冰醋酸濃度為1—2ml/L。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令純桑蠶絲織物具有緯向自然彈力風格的生產方法,工藝流程依次為坯綢織造、預處理、煮煉、漂白、水洗、酸洗、脫水或軋水打卷、烘干拉幅和驗裝,所述煮煉包括初煉和復煉,所述烘干拉幅是先在呢毯整理機上烘干定型,再在拉幅機上至少進行二次以上拉幅整理,坯布織造的工藝流程包括緯線的選擇、緯線捻度和捻向的選擇和緯線組合的捻向排列,由于純桑蠶絲織物沒有借助氨綸等彈性纖維而是采用超強捻真絲緯線織就的坯綢進行脫膠、拉幅定型整理的方法令純真絲織物獲得較佳的緯向彈力及優異的彈性恢復力,織物不易披裂,手感較柔軟,吸濕透氣性好,用它做成的服飾用品,既塑身,又活動方便,保形性好、尺寸變化率小,接縫滑移小。
文檔編號D06C27/00GK101634097SQ20091009938
公開日2010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1日
發明者丹 俞, 平 林 申請人: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