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布料裁邊機,尤其是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服裝加工企業,對于紡織面料的裁剪,一般使用傳統的剪刀裁剪方式進 行,這種方式效率較低,裁剪的質量差。為了提高裁剪的效率,中國專利200420023308公開 了一種手持式由電動機驅動圓形刀片的電動裁剪機,能夠手持移動對布料進行切割,相對 剪刀的方式效率稍高,裁剪質量稍好。但是這種切割方式,和使用剪刀裁剪的方式一樣,自 動化程度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同時容易產生切割誤差,造成布料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解決了上述難題,提供了一種帶有雙切割 頭,而且能夠實現自動的長時間連續性切割的布料裁邊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 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左右側面分別設置有送料轉軸和收料轉軸,上 部設置有用于繃緊布料的羅拉,以及設置在所述收料轉軸和所述羅拉中間的圓切刀機構。優選的,所述圓切刀機構包括分別位于布料兩側的切割滾筒和分別安裝在兩個所 述切割滾筒上的圓切刀切割頭。優選的,所述圓切刀切割頭由電機驅動。優選的,所述收料轉軸由電機驅動。本實用新型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由于使用電機驅動,加上雙園切割頭同時作 業,能進行長時間連續性的快速切割。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切割效率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包括工作臺8,工作 臺8右側設置有送料轉軸10,工作臺8左側設置有由電機(未圖示)驅動旋轉的收料轉軸 12,上部設置有用于繃緊布料的羅拉14,收料轉軸12和羅拉14中間設置有圓切刀機構16, 工作臺8下部設置有底座22,使整個工作臺更為穩固。如圖2所示,圓切刀機構16包括切割滾筒18和安裝在切割滾筒18上方兩端的由 電機(未圖示)驅動旋轉的圓切刀切割頭20。本實用新型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在工作時,將待切割的布料放置在送料轉軸10上,布料的一端經過羅拉14、圓切刀機構16后,固定在收料轉軸12上,電機驅動收料轉軸12轉動,并通過待切割布料的帶動作用,帶動送料轉軸10轉動,安裝在送料轉軸10上的 布料經過羅拉14收緊后,被不斷地送入圓切刀機構16,經過切割滾筒18上方兩端的圓切刀 切割頭20切割后,由收料轉軸12轉動收集。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 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左右側面分別設置有送料轉軸和收料轉軸,上部設置有用于繃緊布料的羅拉,以及設置在所述收料轉軸和所述羅拉中間的圓切刀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切刀機構包括 分別位于布料兩側的切割滾筒和分別安裝在兩個所述切割滾筒上的圓切刀切割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切刀切割 頭由電機驅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轉軸由 電機驅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左右側面分別設置有送料轉軸和收料轉軸,上部設置有用于繃緊布料的羅拉,以及設置在所述收料轉軸和所述羅拉中間的圓切刀機構。本實用新型的連續式切刀布料裁邊機由于使用電機驅動,加上雙圓切割頭同時作業,能進行長時間連續性的快速切割。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切割效率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文檔編號D06H7/06GK201560343SQ20092025610
公開日2010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2日
發明者楊昭福 申請人:渤揚復合面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