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上布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上布機,尤其涉及一種可配合拉布機工作的上布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拉布機在鋪布工作之前,需要先將卷筒狀布料抬放到拉布機的機架上,但是因卷筒狀布料(例如牛仔布、無紡布)重量很重,而且拉布機操作臺面離地面比較高,往往需要幾個人一起才能將布料抬放到機架上。此種方法費時費力,還占用人力資源。在操作時若布料墜落還會存在隱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現代化的加工生產中需要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將布料抬放至拉布機機架上的上布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將布料抬放至拉布機機架上的上布機。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上布機,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兩立板,在所述兩立板內側面分別設有通過電機驅動的鏈條傳動機構,各該鏈條傳動機構包括分別設在所述兩立板上、下兩端的上齒輪和下齒輪,所述上齒輪和下齒輪上安裝有鏈條,在每一所述鏈條的側面設有升降板,在所述升降板的側面傾斜設有托板,在兩個所述托板上通過螺釘安裝有送布板。如上所述的上布機,各所述鏈條傳動機構的所述下齒輪與所述電機的傳動軸相連接。如上所述的上布機,在所述兩立板的內側面分別開設有豎直設有第一導軌、第二導軌,各所述升降板與其相對應的所述立板之間分別設有多個導輪,所述導輪與所述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相配合。如上所述的上布機,所述送布板包括第一送料板和第二送料板,所述第二送料板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一送料板與所述第二送料板通過鉸鏈連接,所述第一送料板的兩側設有行走輪,在所述兩立板的內側面沿縱向還開設有第三導軌,所述第三導軌的上部呈弧彎狀,所述行走輪與所述第三導軌相配合。如上所述的上布機,所述兩立板之間設有支撐板。如上所述的上布機,在所述兩立板內側面的上、下端分別設有能與所述升降板相抵接的限位開關。如上所述的上布機,所述鏈條與所述升降板通過連接塊相連接,所述連接塊能與所述限位開關相抵接。如上所述的上布機,在所述升降板的上緣面和下緣面設有墊塊。如上所述的上布機,所述托板的水平傾角為5° 10°。由于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因此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可將布料抬放至拉布機機架上,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優點。
圖1是本發明上布機的零件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上布機的立板部分的示意圖;圖3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4為圖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圖。結合附圖在其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1-第一立板;2-第一支撐板;3-第二立板;4-第二送布板;5-升降板;6_鏈條; 7-鉸鏈;8-第一送布板;9-行走輪;10-第一支撐管;11-第一主傳動軸;12-第二支撐板; 13-第二支撐管;14-聯軸器;15-電機軸;16-電機座;17-減速電機;18-第二主傳動軸; 19-腳輪安裝板;20-蹄腳;21-上限位開關;22-下限位開關;23-托板;24-墊塊;25-連接塊;26-上齒輪;27-下齒輪;28-導輪;29-上方向鍵;30-電源開關;31-下方向鍵;32-第一導軌;33-第二導軌;34-第三導軌。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考圖1和圖2,分別為本發明上布機的零件分解結構示意圖和本發明上布機的立板部分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上布機,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兩立板,即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3,在所述兩立板內側面,即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3相對的側面,分別設有通過電機驅動的鏈條傳動機構,各鏈條傳動機構包括分別設在所述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 3的上、下兩端的上齒輪沈和下齒輪27,所述上齒輪沈和下齒輪27上安裝有鏈條6,在每一所述鏈條6的側面設有升降板5,在所述升降板5的側面傾斜設有托板23,在兩個所述托板23上通過螺釘安裝有送布板4、8。其中,各鏈條傳動機構的下齒輪27與所述電機17的傳動軸相連接。具體地講,第二支撐管13的上方通過螺釘安裝電機座16,在電機座16的上方安裝減速電機17,減速電機17連接一組電機軸15,電機軸分別與第一主傳動軸11、第二主傳動軸18連接,第一主傳動軸11、第二主傳動軸18分別與安裝在第二立板3和第一立板1上的鏈條傳動機構的下齒輪27相連接,通過減速電機17驅動下齒輪27旋轉,使得鏈條繞上齒輪沈和下齒輪27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而組成鏈條傳動,從而帶動升降板5上升或下降。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在所述兩立板1、3的內側面分別開設有豎直平行設有第一導軌32、第二導軌33,各所述升降板5與其相對應的所述立板1、3之間分別設有多個導輪觀,所述導輪觀與所述第一導軌32和第二導軌33相配合,使得升降板5通過導輪觀與所述第一導軌32和第二導軌33配合上下滑行。升降板5通過鏈條6的上下運動,可以在第一導軌32和第二導軌33中自由的上下運動。導輪觀可以引導升降板5運動,在運動中可以減少摩擦阻力。進一步的,所述送布板包括第一送料板8和第二送料板4,所述第二送料板4固定在所述托板23上,所述第一送料板8與所述第二送料板4通過鉸鏈7連接,使得兩送料板可以自由張合。所述第一送料板8的兩側外端設有行走輪9,在所述兩立板1、3的內側面沿縱向還開設有第三導軌34,所述第三導軌34的上部呈弧彎狀,所述行走輪9與所述第三導軌34相配合,使得第一送料板8能夠沿第三導軌34滑動。
進一步的,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3之間設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撐板2和第二支撐板12,以及第一支撐管10和第二支撐管13。進一步的,在第一立板1和第二立板3內側面的上、下端分別設有能與所述升降板 5相抵接的限位開關,即上限位開關21和下限位開關22。進一步的,所述鏈條6與所述升降板5通過連接塊25相連接,所述連接塊25能與所述限位開關21、22相抵接。進一步的,在所述升降板5的上緣面和下緣面分別設有墊塊24。墊塊對可以在升降板左右顫動時,防止升降連接板撞擊第一立板1與第二立板3而導致鏈條6傳動被卡死。進一步的,所述托板23的水平傾角為5° 10°,以便送布板4、8能夠依靠其重力而打開。進一步的,在第一立板1與第二立板3的下端安裝兩組輪腳安裝板19,在輪腳安裝板19的正下方通過螺紋連接安裝蹄腳20。因上布機在工作中會產生顫動,左右會移動,此時可以調節蹄腳20的高度來控制上布機的平穩度。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當升降板帶動第二送布板在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之間上下運動時,可以帶動行走輪在第三導軌中上、下運動,當行走輪運行至第三導軌的弧形軌道時,第一送布板因重力自然向下運動,第二送布板與第一送布板自然張開,呈同一平面。同時因第二送布板安裝在托板的上方呈5度-10度的傾斜度,此時擺放在第二送布板與第一送布板中間的布料,因自身重力可以自然滾落到拉布機的機架上方。在第一立板與第二立板的其中一側的內側設置一組上、下限位開關。當升降板上升時,觸碰到上限位開關,上限位開關發送信號至變頻器,控制減速電機停止旋轉。當升降板下降時,觸碰到下限位開關, 下限位開關發送信號至變頻器,控制減速電機停止旋轉。在第一立板與第二立板的其中一側的外側設置上方向鍵四、電源開關30、下方向鍵31。當需要上布機上升時,觸碰上方向鍵 29,減速電機正向旋轉,通過鏈條傳動控制鏈條連接塊向上運動,升降連接板上升觸碰到上限位開關,上限位開關發送信號至變頻器,控制減速電機停止旋轉。當需要上布機下降時, 觸碰下方向鍵,減速電機反方向旋轉,通過鏈條傳動控制連接塊向下運動,升降板下降觸碰到下限位開關,下限位開關發送信號至變頻器,控制減速電機停止旋轉。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并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上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布機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兩立板,在所述兩立板內側面分別設有通過電機驅動的鏈條傳動機構,各該鏈條傳動機構包括分別設在所述兩立板上、下兩端的上齒輪和下齒輪,所述上齒輪和下齒輪上安裝有鏈條,在每一所述鏈條的側面設有升降板,在所述升降板的側面傾斜設有托板,在兩個所述托板上通過螺釘安裝有送布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布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鏈條傳動機構的所述下齒輪與所述電機的傳動軸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布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兩立板的內側面分別開設有豎直設有第一導軌、第二導軌,各所述升降板與其相對應的所述立板之間分別設有多個導輪, 所述導輪與所述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相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上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布板包括第一送料板和第二送料板,所述第二送料板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一送料板與所述第二送料板通過鉸鏈連接,所述第一送料板的兩側設有行走輪,在所述兩立板的內側面沿縱向還開設有第三導軌, 所述第三導軌的上部呈弧彎狀,所述行走輪與所述第三導軌相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立板之間設有支撐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布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兩立板內側面的上、下端分別設有能與所述升降板相抵接的限位開關。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上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鏈條與所述升降板通過連接塊相連接,所述連接塊能與所述限位開關相抵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布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板的上緣面和下緣面設有墊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布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水平傾角為5° 1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上布機,包括平行且間隔設置的兩立板,在所述兩立板內側面分別設有通過電機驅動的鏈條傳動機構,各該鏈條傳動機構包括分別設在所述兩立板上、下兩端的上齒輪和下齒輪,所述上齒輪和下齒輪上安裝有鏈條,在每一所述鏈條的側面設有升降板,在所述升降板的側面傾斜設有托板,在兩個所述托板上通過螺釘安裝有送布板。本發明可將布料抬放至拉布機機架上,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D06B23/04GK102234892SQ20101016423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6日
發明者尹智勇 申請人: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