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絲繩捻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鋼絲繩捻制過程中使用的一種工 藝裝備,是一種捻制鋼絲繩用的臥式預變形器。適合捻制不松散的直徑小于15毫米的鋼絲 繩、鋼絞線和股的捻制。
背景技術:
鋼絲繩是起重、運輸、牽引機械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鋼絲繩質量的好壞,直接影 響鋼絲繩使用壽命,關系到人身、設備安全。鋼絲繩破斷拉力和疲勞壽命與捻制過程中的質 量控制緊密相關。在生產鋼絲繩的過程中,通過預變形器使鋼絲或股產生變形,預變形器是 鋼絲繩捻制過程中保證質量的關鍵工藝裝備。在捻股或捻繩的過程中,鋼絲或股作直線運 動的同時,絲、股繞股、繩中心線作螺旋纏繞。絲或股每前進一個捻距就產生一次纏繞。預 變形器的作用就是在纏繞過程中使鋼絲或股產生預變形,保證鋼絲繩質量。目前,預變形器的種類較多,如中國專利權公告號CN2305425Y,提供了一種捻制鋼 絲繩用穿模式預變形器;專利公告號CN2756679Y,提供了一種鋼絲預變形器;專利公告號 CN2769310Y是我公司提供的一種用于鋼絲繩捻制的預變形器。現有的預變形器在使用過程 中,調節預變形器壓下量過程繁瑣;或很難提高壓下量的調節精度,很難達到各股調節量一 致,很難使各股的三向應力狀態相同。現有的臥式可調預變形器更不能適應捻制小規格鋼 絲繩,特別是直徑小于15毫米的鋼絲繩捻制,不能保證鋼絲繩的最終捻制質量。常規的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不能適應捻制小規格鋼絲繩的主要問題在于其一, 由于結構限制,股繩壓下量不適應用蝸輪-蝸桿機構;其二,股繩捻距的調節不適應用齒 輪_螺桿機構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適應 直徑小于15毫米的小規格鋼絲繩捻制,提高調節精度,保證鋼絲繩的最終捻制質量。克服 常規的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不適應蝸輪_蝸桿機構的問題;克服股繩捻距的調節不適應用 齒輪-螺桿機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包括 主軸、連接盤、過線盤、前盤、中盤、后盤、凸輪調節機構和輥輪部件。主軸有中心孔,其特征 在于在主軸一端固定有圓形連接盤,在連接盤的外圓邊沿套有過線盤,連接盤與過線盤之 間能相對轉動。在主軸上依次平行安裝有后盤、中盤和前盤。后盤、中盤和前盤與過線盤平 行。中盤與主軸之間裝有凸輪調節機構,中盤相對主軸通過凸輪調節機構可做圓周方向雙 向調節,通過凸輪調節機構可實現股繩壓下量的調節。后盤與主軸之間螺紋連接,前盤與主 軸之間螺紋連接,通過旋轉螺紋能調節后盤與中盤或前盤與中盤之間距離,實現股繩捻距 的調節,后盤和前盤在主軸上的軸向定位采用螺釘或鍵定位。在后盤、中盤和前盤的外圓周 上固定有輥輪部件。[0007]所述的后盤、中盤和前盤的外端面組成一個圓錐面。連接盤與主軸由平鍵固定。所述的凸輪調節機構的數量為1 2個。凸輪調節機構的凸輪高度可在20 40 毫米之間。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的工作原理參閱圖1。輥距調節通過主軸4與前盤1、中盤2和后盤3之間的螺紋,能分別轉動前盤1、 中盤2和后盤3,方便調節前盤1、中盤2和后盤3之間的距離。輥間距離調節好后,采用鍵 將前盤1、中盤2和后盤3固定在主軸4上,或采用固定螺釘分別固定。壓下量調節采用凸輪調節機構8,用調節螺桿可方便轉動中盤,從而實現壓下量 的調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 適用于直徑小于15毫米小規格鋼絲繩生產。能適應捻制不松散的直徑在15毫米以下的鋼 絲繩、鋼絞線或股,并滿足其上輥輪調節股繩壓下量的調節要求,各股壓下量通過中盤上輥 輪相對于前盤和后盤上輥輪的相對轉動,使得各股調節量均勻一致,各股的三向應力狀態 相同。從而保證鋼絲繩的最終捻制質量,提高鋼絲繩捻制的內在品質。新型捻制鋼絲繩用 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有以下突出的優點1、保持了常規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各股同時同步調節的優點;2、中盤上裝有凸輪調節機構,以便實現各股壓下量的調節;3、前盤、后盤與主軸之間采用螺紋結構。此時,轉動前盤或后盤即可實現前后盤相 對于中盤的輥距調節;4、適用范圍廣,既可用于臥式可調節輥輪式或分線盤式預變形器捻制鋼絲繩、鋼 絞線,又可用于股的捻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結構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局部放大圖。圖中,1.前盤,2.中盤,3.后盤,4.主軸,5.連接盤,6.過線盤,7.輥輪部件,8.凸 輪調節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一個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為例,對本實用新型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閱圖1。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包括主軸4、連接盤5、過 線盤6、前盤1、中盤2、后盤3、凸輪調節機構8和輥輪部件7。主軸4外徑30毫米,有中心 孔,中心孔直徑5毫米,中心孔直徑根據股芯直徑或中心絲直徑決定。在主軸4 一端由平鍵固定有一個圓形連接盤5,在連接盤5的外圓邊沿套有過線 盤6,連接盤5與過線盤6之間能相對轉動。在主軸4上依次平行安裝有后盤3、中盤2和 前盤1。前盤1的外徑為120毫米與分線盤相互平行,即后盤3、中盤2和前盤1與過線盤 6平行。參閱圖2。中盤2與主軸4之間裝有凸輪調節機構8,凸輪調節機構8的數量為1個。凸輪調節機構8的凸輪高度為30毫米。參閱圖1。后盤3與主軸4之間螺紋連接,前 盤1與主軸4之間螺紋連接,后盤3和前盤1在主軸4上的軸向定位采用螺釘定位。后盤 3、中盤2和前盤1的外端面組成一個圓錐面。在后盤3、中盤2和前盤1的外圓上分別均勻 固定有6個輥輪部件7,輥輪部件7的數量在一個盤上與鋼絲繩的股數或絲數相同。
權利要求一種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包括主軸(4)、連接盤(5)、過線盤(6)、前盤(1)、中盤(2)、后盤(3)、凸輪調節機構(8)和輥輪部件(7),主軸(4)有中心孔,其特征在于在主軸(4)一端固定有圓形連接盤(5),在連接盤(5)的外圓邊沿套有過線盤(6),連接盤(5)與過線盤(6)之間能相對轉動,在主軸(4)上依次平行安裝有后盤(3)、中盤(2)和前盤(1),后盤(3)、中盤(2)和前盤(1)與過線盤(6)平行,中盤(2)與主軸(4)之間裝有凸輪調節機構(8),后盤(3)與主軸(4)之間螺紋連接,前盤(1)與主軸(4)之間螺紋連接,后盤(3)和前盤(1)在主軸(4)上的軸向定位采用螺釘或鍵定位,在后盤(3)、中盤(2)和前盤(1)的外圓周上固定有輥輪部件(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其特征是所述 的后盤(3)、中盤(2)和前盤(1)的外端面組成一個圓錐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其特征是連接 盤(5)與主軸⑷由平鍵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2、3或所述的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凸輪調節機構(8)的數量為1 2個,凸輪調節機構(8)的凸輪高度可在20 40毫米之間。
專利摘要捻制鋼絲繩用小規格臥式可調節預變形器,應用于15毫米以下鋼絲繩捻制過程中。主軸為空心軸,在主軸一端固定有圓形連接盤,在連接盤的外圓邊沿套有過線盤。在主軸上依次平行安裝有后盤、中盤和前盤。后盤、中盤和前盤與過線盤平行。中盤與主軸之間裝有凸輪調節機構。后盤和前盤在主軸上的軸向定位采用螺釘或鍵定位。在后盤、中盤和前盤的外圓周上固定有輥輪部件。效果是能適應捻制不松散的直徑在15毫米以下的鋼絲繩、鋼絞線或股,并滿足其輥輪機構統一調節股繩壓下量的要求,各股調節量均勻一致,各股的三向應力狀態相同,從而保證鋼絲繩的最終捻制質量,提高鋼絲繩捻制內在品質。
文檔編號D07B7/16GK201627108SQ20102004691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4日
發明者周崇學, 郝記陽 申請人:咸陽寶石鋼管鋼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