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吹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絲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紡絲用的側吹風裝置。
背景技術:
側吹風冷卻是紡絲加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工序,側吹風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絲 質產品的質量。對于不同產品的紡絲其側吹風冷卻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目前,加工紡絲的 種類繁多,現以FDY(全拉伸絲)、Ρ0Υ(高速紡絲)為例,FDY的直徑為15-75mm ;POY的直徑 為15-100mm,FDY側吹風風速在0. 4-0. 5m/s ;POY側吹風風速在0. 5-0. 6m/s。這樣,如果需 要同時制造兩種紡絲,由于兩者所需的風速不同,則需要兩臺側吹風裝置進行吹風冷卻,這 就大大提高了加工的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吹兩種不同風速的側吹風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側吹風裝置,所述的側吹風裝置設置在絲室后部,所述的側吹風裝置由多個 吹風單元組成,每個所述的吹風單元包括風室、與所述的風室入口相連通的進風通道、與所 述的風室出口相連通的出風口,所述的進風通道內設置有用于控制進風流量的調節閥。優選地,所述的吹風單元設置有兩個。優選地,所述的調節閥上設置有調節刻度,當所述的調節閥關閉時,所述的調節刻 度為0 ;當所述的調節閥完全打開時,所述的調節刻度為90。進一步優選地,兩個所述的吹風單元的調節刻度不相同。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實用新型 的側吹風裝置在同一紡絲位可單獨控制不同組份的側吹風大小,實現同組份不同要求的冷 卻工藝要求,結構簡單合理,產品質量穩定。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側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絲室;2、風室;3、進風通道;4、出風口 ;5、調節閥;6、吹風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 3所示的一種側吹風裝置,該側吹風裝置設置在絲室1的后部。側吹風 裝置由多個吹風單元6組成,每個吹風單元6均包括風室2、與風室2入口相連通的進風通 道3、與風室2出口相連通的出風口 4,在進風通道3內設置有用于控制進風流量的調節閥5。這樣就可通過調節調節閥5的開閉來控制進風流量。在本實施例中,吹風單元6設置有 兩個。此外,在調節閥5上設置有調節刻度,當調節閥5完全關閉時,調節刻度為0 ;當調 節閥5完全打開時,調節刻度為90。用戶可根據其刻度了解調節閥5的調節量。以下具體闡述下本實施例的操作方法現以在同一紡絲位同時加工FDY和POY為例,FDY所需的側吹風冷卻風速為 0. 4-0. 5m/s ;POY所需的側吹風冷卻風速為0. 5-0. 6m/s。調節調節閥5,使兩個進風通道3 的風速滿足其要求,這樣,從對應噴出FDY的出風口 4吹出0. 4-0. 5m/s的風對其進行冷卻; 從對應噴出POY的出風口 4吹出0. 5-0. 6m/s的風對其進行冷卻。這樣就實現了同一臺側 吹風裝置同時對兩種紡絲的加工進行吹風。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 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1.一種側吹風裝置,所述的側吹風裝置設置在絲室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吹風 裝置由多個吹風單元組成,每個所述的吹風單元包括風室、與所述的風室入口相連通的進 風通道、與所述的風室出口相連通的出風口,所述的進風通道內設置有用于控制進風流量 的調節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風單元設置有兩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閥上設置有調節刻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側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的吹風單元的調節 刻度不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吹風裝置,所述的側吹風裝置設置在絲室后部,所述的側吹風裝置由多個吹風單元組成,每個所述的吹風單元包括風室、與所述的風室入口相連通的進風通道、與所述的風室出口相連通的出風口,所述的進風通道內設置有用于控制進風流量的調節閥。本實用新型的側吹風裝置在同一紡絲位可單獨控制不同組份的側吹風大小,實現同組份不同要求的冷卻工藝要求,結構簡單合理,產品質量穩定。
文檔編號D01D5/092GK201817586SQ20102024301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王一飛 申請人:吳江市港洋化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