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油式高速針刺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無油式高速針刺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油式高速針刺機。
技術背景[0002]針刺機主要用于對纖維網層做反復針刺,通過刺針的作用使蓬松的各種纖維互 相纏結并加固,形成無紡布產品。[0003]現有技術中的一種針刺機,主要是通過偏心輪機構驅動針梁做豎直方向的往復 直線運動,帶動刺針針刺纖維。為了使針梁作穩定的豎直向往復運動,針梁底端的連接 軸上通常設有導套,來對針梁的運動進行導向。[0004]由于針梁的往復運動主要通過偏心傳動機構來實現,這樣連接軸在做豎直向的 高速往復運動時難免會受到水平向的分作用力,從而對導套造成磨損,降低了導套的使 用壽命,且導套導向時導向軸和導套必然發生摩擦,高速摩擦下會產生大量熱量,發熱 量大又限制了連接軸的速度,此外導套受磨損或高溫時還會造成油封破損出現漏油,污 染纖維制品,為了避免上述狀況的出現,不得不將針刺機的速度控制在較低的水平,且 容易磨損的導向機構經常需要維護,這些都使生產效率大打折扣。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需導套、可大大提高針刺機速度 的無油式高速針刺機。[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油式高速針刺機,包 括機架、設于機架上的導向機構和位于導向機構下側的升降器和托網板,托網板兩端分 別設有喂料羅拉和出料羅拉,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設于機架上的驅動電機和針梁,所述 的驅動電機輸出軸上連接有曲軸,曲軸上設有與針梁連接的連桿,所述的針梁上設有多 個連接軸,連接軸上水平向連接有一對導向連桿,機架上設有對稱排列于針梁兩側的導 向小曲軸,導向小曲軸與導向連桿連接。[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針梁左右兩端通過導向連桿連接有導向小曲軸,這 樣針梁在連桿和曲軸驅動下做豎直向的往復運動時還受到導向連桿的作用,由導向連桿 和導向小曲軸進行導向,無須使用導套,將原來采用導套導向結構的針刺機的滑動摩擦 變成現有導向機構的滾動摩擦,極大的降低了往復運動時因摩擦產生的高溫和阻力,不 會出現漏油,針刺機的速度和穩定性得到極大的提升。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3[0010]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油式高速針刺機,包括機架1、設于機 架1上的導向機構和位于導向機構下側的升降器9和托網板8,托網板8兩端分別設有喂 料羅拉11和出料羅拉12,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設于機架1上的驅動電機10和針梁6,所 述的驅動電機10輸出軸上連接有曲軸2,曲軸2上設有與針梁6連接的連桿3,這樣針梁 6在連桿3和曲軸2的驅動下做豎直向的往復運動,刺猬,所述的針梁6上設有兩個連接 軸7,每個連接軸7上水平向連接有一對導向連桿4,機架1上設有對稱排列于針梁6兩 側的導向小曲軸5,該導向小曲軸5與導向連桿4連接,這樣針梁6做往復運動的同時還 始終受到導向連桿4的作用,由導向連桿4和導向小曲軸5進行導向,無須使用導套,將 原來采用導套導向結構的針刺機的滑動摩擦變成現有導向機構的滾動摩擦,極大的降低 了往復運動時因摩擦產生的高溫和阻力,不會出現漏油,針刺機的速度和穩定性得到極 大的提升。[0011]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運用的實施 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 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 一種無油式高速針刺機,包括機架(1)、設于機架(1)上的導向機構和位于導向機 構下側的升降器(9)和托網板(8),托網板⑶兩端分別設有喂料羅拉(11)和出料羅拉 (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機構包括設于機架(1)上的驅動電機(10)和針梁(6), 所述的驅動電機(10)輸出軸上連接有曲軸(2),曲軸⑵上設有與針梁(6)連接的連桿(3),所述的針梁(6)上設有多個連接軸(7),連接軸(7)上水平向連接有一對導向連桿(4),機架(1)上設有對稱排列于針梁(6)兩側的導向小曲軸(5),導向小曲軸(5)與導向 連桿⑷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油式高速針刺機,包括機架、導向機構、升降器和托網板,托網板兩端分別設有喂料羅拉和出料羅拉,導向機構包括設于機架上的驅動電機和針梁,驅動電機輸出軸上連接有曲軸,曲軸上設有與針梁連接的連桿,針梁上設有多個連接軸,連接軸上水平向連接有一對導向連桿,機架上設有導向小曲軸,導向小曲軸與導向連桿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針梁在連桿和曲軸驅動下做豎直向的往復運動時還受到導向連桿的作用,由導向連桿和導向小曲軸進行導向,無須使用導套,將原來采用導套導向結構的針刺機的滑動摩擦變成現有導向機構的滾動摩擦,極大的降低了往復運動時因摩擦產生的高溫和阻力,不會出現漏油,針刺機的速度和穩定性得到極大的提升。
文檔編號D04H18/02GK201801719SQ201020512149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31日
發明者呂澤圣 申請人:東莞市愛克斯曼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