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芳綸纖維及其生產方法,尤其是一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統稱為芳綸的全芳香族聚酰胺纖維是苯環通過酰胺基(CONH),具有直線連接結構的對位芳綸纖維或間位芳綸纖維。對位芳綸是具有極高的強度和模量,極佳的耐熱性能, 耐化學腐蝕性能,耐磨性能為特征。不僅用于防彈領域,可用復合材料的增強纖維,如輪胎簾布和皮帶簾布,還可在航空航天的尖端領域里廣泛的應用。同時芳綸纖維是在500°C 以上碳化,在需要高耐熱性領域也受人矚目。被稱為凱芙拉(Kevlar,杜邦公司)的芳香族聚酰胺纖維,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PPTA)纖維是對苯二胺(PPD)和對苯二甲酰氯 (TPC)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劑中進行聚合反應,并制造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樹脂過程,再把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樹脂溶解在發煙濃硫酸溶劑里可形成一液晶取向性溶液,這種漿液由公認的干噴濕法來紡絲,紡出來的濕紗經過水洗、中和、水洗、干燥、卷繞等工藝后成纖維產品。相關技術專利為美國杜邦(Dupont)公司美國專利US3,671,542 和US3, 767,756,荷蘭阿克蘇諾貝爾(Akzo Nobel) 公司美國專利US4, 308,374和 US4, 320, 081 等。上述傳統工藝使用酸性較強的無機酸(發煙濃硫酸),對環境污染和纖維制備工藝環節上有諸多問題。日本帝人公司通過引入第三單體3,4 ‘ - 二氨基二苯醚進行共聚,得到可溶性聚合物均相漿液,可直接用該漿液進行紡絲,通過后期牽伸制備Technora芳綸纖維,相關技術為美國專利US4, 075,172,US4, 342,715和US4, 525,384等。俄羅斯俄卡門其克公司通過引入第三單體2-(4-氨基苯基)-5 (6)-氨基苯并咪唑進行共聚,得到可溶性聚酰胺均相漿液,采用該漿液直接進行濕法紡絲制備Armos芳綸纖維相關技術為俄羅斯專利 RU2, 074,182和RU2,130,980等。因此改善芳綸聚合樹脂的溶解性,直接采用漿液進行紡絲,并且進一步提高芳綸纖維的力學性能成為發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上述技術仍存在制造成本較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性高強高模、工藝簡化和易控、環保且降低生產成本的高強高模芳綸纖維及其生產方法,本發明的聚合物漿液可直接進行紡絲,并且纖維力學性能明顯提高。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由 2,5- 二氨基Y基苯和對苯二甲酰氯或和對苯二胺單體,在溶劑體系中以摩爾比聚合制備紡絲漿液、漿液過濾、干噴濕法紡絲、干燥、卷繞工藝制備而成,該纖維大分子鏈紅外光譜在波數2230CHT1和1406CHT1有C-N鍵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662cm"1和;3500 330001^范圍內有酰胺鍵的吸收峰,該纖維的具體指標包括拉伸強度M 28g/d,初始模量70(T900g/d,斷裂伸長率2. 5 3. 5%,單絲纖度廣2D,束紗纖度30(T3000D?!N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的生產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a)聚合紡絲方法將氮氣通入烘干后的反應釜,加入含有(T8Wt%氯鹽的溶劑和對苯二胺(PPD)與2,5- 二氨基Y基苯(YPPD)的摩爾配比物,二者摩爾比為30 0:70 100,攪拌均勻,混合物逐漸溶解,并在5 30min內降溫至(TlO°C,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第一次加總量的65%,繼續攪拌降溫,充分反應20min再降溫至(TlO°C,瞬間再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對苯二甲酰氯(TPC)第二次加料總量的35%,快速攪拌,所述的對苯二甲酰氯的摩爾數等于對苯二胺和2,5- 二氨基Y基苯中摩爾數的總和,紡絲原液中聚合物含量為 l(Tl8wt%,反應體系出現爬桿,凝膠,又被攪碎后,反應停止,得到聚合物(YPPTA)的特性粘度7. 0 9· OdL/g,分子量為30000以上,
(b)制備紡絲漿液上述的聚合反應中產生氯化氫(HC1),采用無機鹽和氧化物來中和氯化氫(HC1),向攪碎聚合物(YPPTA)里加入等摩爾量的無機鹽或和氧化物均勻的攪拌, 反應溫度是4(T50°C,充分反應2 3小時之后停止反應,其中無機鹽和氧化物是碳酸鈣 (CaCO3),碳酸鋰(Li2CO3),氧化鈣(CaO),氯化鋰(Li2O)其中一種或他們的混合物;
(c)紡絲將上述的紡絲漿液經400目以上過濾,濾后由泵從噴絲板噴出,即成漿絲,經過5 15mm空氣層,進入(T5°C凝固液面(凝固液由水與溶劑組成,溶劑含量5 25%),成為含溶劑的濕紗,脫除水之后,絲束采用熱輥接觸干燥和鼓風干燥并用方式進行干燥,干燥溫度 18(T260°C,卷繞的速度為 20(T450m/min。本發明中聚合物紡絲原液所用的單體的化合物結構如下
對苯龍(EDD)二^SY絲(YEPD) 對苯二甲晚氯CIPC)
2,5-二氨基Y基苯中Y是CN,NO2之中的一種。所述溶劑為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 二甲基亞砜(DMSO)其中一種或他們的混合物,氯鹽采用氯化鈣(CaCl2),氯化鋰(LiCl),氯化鉀(KCl)其中一種或他們的混合物,氯鹽用量為所用溶劑重量的(T8wt%,氯鹽用量超過 8wt%以上也沒有對聚合度上升的效果,尤其考慮成本降低角度增加無機鹽用量沒有意義。 溶劑體系的水分含量為50ppnT70ppm。本發明帶來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
一、本發明通過聚合物單體分子的設計,在聚合物體系中引入設計的單體共聚改性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YPPTA),提高該聚合物在溶劑體系中的溶劑性,聚合得到均相的聚合物漿液,可直接進行紡絲,省去了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樹脂需要水洗、干燥和再用發煙濃硫酸來溶解樹脂制備紡絲漿液等工藝環節。二、本發明提供的改性高強高模芳綸纖維(YPPTA),大為提高拉伸強度可達^g/d,初始模量可達900g/d,耐熱性可達550°C以上,UV穩定性和橡膠的粘著性等物理性能也有較大提高,具有更廣泛的應用范圍,填補了市場空白。三、本發明方法大為簡化纖維制備工藝環節,因控制容易及環保,減少了裝置的腐蝕,故此可以相對降低了工業化成本和紡絲成本。下面具體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的權利范圍沒有限定于此。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具體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只用于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該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上述本發明的內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仍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 一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CyPPTA),以特性粘度7. OdL/g的聚合物為起點制備而成,其特性粘度較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下降幅度小于0. 5dL/g,該纖維的具體指標包括拉伸強度Mg/d,初始模量700g/d,斷裂伸長率3. 5%,單絲纖度1. 5D,束紗纖度 IOOODo1、聚合紡絲漿液
將氮氣通入烘干后的反應釜,以營造氮環境下,按TPC =PPD :CyPPD=10:3:7摩爾比,先將高純度(99. 9%以上)對苯二胺(PPD)4. 676kg和2,5- 二氨基苯甲腈(CyPPD) 13. 435kg的兩種二胺單體加入200升(L) 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20. 238kg的氯化鈣CaC12溶劑體系中,其中CaCl2含量為8wt%,然后攪拌使PPD和CyPPD完全溶解后,使用反應釜的冷凍夾套冷卻IOmin內降溫至(T5°C,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19. 022kg繼續攪拌充分反應20min 之后再降溫至(T5°C,瞬間再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 10. 243 kg,快速攪拌,反應體系出現爬桿,凝膠,又被攪碎后,反應停止,得到聚合物(CyPPTA)的特性粘度7. OdL/g ;
其中對苯二甲酰氯(TPC)加料為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加總量的65%,第二次加料總量的35%,紡絲漿液中聚合物CyPPTA固含量為15wt%,NMP/CaCl2溶劑體系中水分含量為 70ppm ;
2、制備紡絲漿液
上述的聚合反應中產生氯化氫(HCl ),采用無機鹽或和氧化物來中和氯化氫(HCl ),向攪碎聚合物(CyPPTA)里加入無機鹽均勻的攪拌,加入量為14. 42^^,反應溫度是4(T50°C, 充分反應3小時之后停止反應。其中本實施例無機鹽是碳酸鈣(CaCO3),加入的無機鹽量等于生成的氯化氫 (HCl)摩爾數;
3、紡絲
上述的紡絲漿液經過濾后有齒輪泵計量從噴絲板噴出;噴絲板有1000個孔數,其孔徑為0. 07mm,孔徑和孔長比2. 5,擠壓出噴絲孔即成漿絲,經過8mm空氣層,進入(T5°C凝固液面(凝固液由水與溶劑組成,溶劑含量5 25%),成為含溶劑的濕紗,脫除水之后,絲束采用熱輥接觸干燥和鼓風干燥并用方式進行干燥,干燥溫度180°C,卷繞的速度為400m/min。實施例2 —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CyPPTA),以特性粘度9. OdL/g的聚合物為起點制備而成,其特性粘度較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下降幅度小于0. 5dL/g,該纖維的具體指標包括拉伸強度27g/d,初始模量850g/d,斷裂伸長率2. 7%,單絲纖度1. 5D,束紗纖度1500D。1、聚合紡絲漿液
將氮氣通入烘干后的反應釜,以營造氮環境下,按TPC =PPD :CyPPD=10:l:9摩爾比,先將高純度(99. 9%以上)對苯二胺(PPD)O. 967kg和2,5- 二氨基苯甲腈(CyPPD) 10. 713kg的兩種二胺單體加入200升(L) 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6. 064kg的氯化鈣LiCl溶劑體系中,其中LiCl含量為2. 58wt%,然后攪拌使PPD和CyPPD完全溶解后,使用反應釜的冷凍夾套冷卻IOmin內降溫至(T5°C,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Il. 794kg繼續攪拌充分反應20min 之后再降溫至(T5°C,瞬間再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6. 351 kg,快速攪拌,反應體系出現爬桿,凝膠,又被攪碎后,反應停止,得到聚合物(CyPPTA)的特性粘度9. OdL/g ;
其中對苯二甲酰氯(TPC)加料為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加總量的65%,第二次加料總量的35%,紡絲漿液中聚合物CyPPTA固含量為10wt%,NMP/LiCl溶劑體系中水分含量為 50ppm ;
2、制備紡絲漿液
上述的聚合反應中產生氯化氫(HCl ),采用無機鹽或和氧化物來中和氯化氫(HCl ),向攪碎聚合物(CyPPTA)里加入無機鹽均勻的攪拌,加入量為6. 606kg,反應溫度是4(T50°C, 充分反應3小時之后停止反應。其中本實施例無機鹽是碳酸鋰(Li2CO3),加入的無機鹽量等于生成的氯化氫 (HCl)摩爾數;
3、紡絲
上述的紡絲漿液經過濾后有齒輪泵計量從噴絲板噴出;噴絲板有667個孔數,其孔徑為0. 07mm,孔徑和孔長比1. 0,擠壓出噴絲孔即成漿絲,經過6mm空氣層,進入凝固液面,進入(T5°C凝固液面(凝固液由水與溶劑組成,溶劑含量5 25%),成為含溶劑的濕紗,脫除水之后,絲束采用熱輥接觸干燥和鼓風干燥并用方式進行干燥,干燥溫度260°C,卷繞的速度為 350m/mino實施例3 —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CyPPTA),以特性粘度7. OdL/g的聚合物為起點制備而成,其特性粘度較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下降幅度小于0. 5dL/g,該纖維的具體指標包括拉伸強度Mg/d,初始模量750g/d,斷裂伸長率3. 3%,單絲纖度1. 5D,束紗纖度 1500D。1、聚合紡絲漿液
將氮氣通入烘干后的反應釜,以營造氮環境下,按TPC =PPD :CyPPD=10:3:7摩爾比,先將高純度(99. 9%以上)對苯二胺(PPD)5. 362kg和2,5- 二氨基苯甲腈(CyPPD) 15. 405kg的兩種二胺單體加入200升(L) 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18. 343kg的氯化鈣CaCl2溶劑體系中,其中CaCl2含量為7. 6wt%,然后攪拌使PPD和CyPPD完全溶解后,使用反應釜的冷凍夾套冷卻IOmin內降溫至(T5°C,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021. 811kg繼續攪拌充分反應20min 之后再降溫至(T5°C,瞬間再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 11.744 kg,快速攪拌,反應體系出現爬桿,凝膠,又被攪碎后,反應停止,得到聚合物(CyPPTA)的特性粘度7. OdL/g ;
其中對苯二甲酰氯(TPC)加料為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加總量的65%,第二次加料總量的35%,紡絲漿液中聚合物CyPPTA固含量為18wt%,DMAc / CaCl2溶劑體系中水分含量為 70ppm ;2、制備紡絲漿液
上述的聚合反應中產生氯化氫(HCl ),采用無機鹽或和氧化物來中和氯化氫(HCl ),向攪碎聚合物(CyPPTA)里加入無機鹽均勻的攪拌,加入量為16. M3kg,反應溫度是4(T50°C, 充分反應3小時之后停止反應。其中本實施例無機鹽是碳酸鈣(CaCO3),加入的無機鹽量等于生成的氯化氫 (HCl)摩爾數;
3、紡絲
上述的紡絲漿液經過濾后有齒輪泵計量從噴絲板噴出;噴絲板有1000個孔數,其孔徑為0. 07mm,孔徑和孔長比2. 5,擠壓出噴絲孔即成漿絲,經過6mm空氣層,進入凝固液面,進入(T5°C凝固液面(凝固液由水與溶劑組成,溶劑含量5 25%),成為含溶劑的濕紗,脫除水之后,絲束采用熱輥接觸干燥和鼓風干燥并用方式進行干燥,干燥溫度260°C,卷繞的速度為 400m/mino實施例4 一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CyPPTA),以特性粘度8. OdL/g的聚合物為起點制備而成,其特性粘度較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下降幅度小于0. 5dL/g,該纖維的具體指標包括拉伸強度26g/d,初始模量810g/d,斷裂伸長率3. 1%,單絲纖度1. 5D,束紗纖度 1500D。1、聚合紡絲漿液
將氮氣通入烘干后的反應釜,以營造氮環境下,按TPC =PPD :CyPPD=10:2:8摩爾比,先將高純度(99. 9%以上)對苯二胺(PPD) 2. 847kg和2,5-二氨基苯甲腈(CyPPD) 14. 02kg的兩種二胺單體加入200升(L)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8. 927kg的氯化鈣LiCl溶劑體系中, 其中LiCl含量為3. 86wt%,然后攪拌使PPD和CyPPD完全溶解后,使用反應釜的冷凍夾套冷卻IOmin內降溫至(T5°C,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17. 369kg繼續攪拌充分反應20min之后再降溫至(T5°C,瞬間再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 9. 352 kg,快速攪拌,反應體系出現爬桿, 凝膠,又被攪碎后,反應停止,得到聚合物(CyPPTA)的特性粘度7. OdL/g ;
其中對苯二甲酰氯(TPC)加料為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加總量的65%,第二次加料總量的35%,紡絲漿液中聚合物CyPPTA固含量為15wt%,DMAc / LiCl溶劑體系中水分含量為 70ppm ;
2、制備紡絲漿液
上述的聚合反應中產生氯化氫(HCl ),采用無機鹽或和氧化物來中和氯化氫(HCl ),向攪碎聚合物(CyPPTA)里加入無機鹽均勻的攪拌,加入量為9. 72^^,反應溫度是4(T50°C, 充分反應3小時之后停止反應。其中本實施例無機鹽是碳酸鋰(Li2CO3),加入的無機鹽量等于生成的氯化氫 (HCl)摩爾數;
3、紡絲
上述的紡絲漿液經過濾后有齒輪泵計量從噴絲板噴出;噴絲板有1000個孔數,其孔徑為0. 07mm,孔徑和孔長比2. 0,擠壓出噴絲孔即成漿絲,經過6mm空氣層,進入凝固液面,進入(T5°C凝固液面(凝固液由水與溶劑組成,溶劑含量5 25%),成為含溶劑的濕紗,脫除水之后,絲束采用熱輥接觸干燥和鼓風干燥并用方式進行干燥,干燥溫度260°C,卷繞的速度為 350m/mino
實施例5 —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CyPPTA),以特性粘度9. OdL/g的聚合物為起點制備而成,其特性粘度較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下降幅度小于0. 5dL/g,該纖維的具體指標包括拉伸強度^g/d,初始模量900g/d,斷裂伸長率2. 5%,單絲纖度1. 5D,束紗纖度 1500D。1、聚合紡絲漿液
將氮氣通入烘干后的反應釜,以營造氮環境下,按TPC: CyPPD=IO: 10摩爾比,先將高純度(99. 9%以上)2,5- 二氨基苯甲腈(CyPPD) 17. 424kg加入200升(L) 二甲基乙酰胺 (DMAc)溶劑中,然后攪拌使CyPPD完全溶解后,使用反應釜的冷凍夾套冷卻IOmin內降溫至 (T5°C,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 17. 269kg繼續攪拌充分反應20min之后再降溫至(T5°C, 瞬間再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9. ^^kg,快速攪拌,反應體系出現爬桿,凝膠,又被攪碎后, 反應停止,得到聚合物(CyPPTA)的特性粘度9. OdL/g ;
其中對苯二甲酰氯(TPC)加料為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加總量的65%,第二次加料總量的35%,紡絲漿液中聚合物CyPPTA固含量為15wt%,DMAc溶劑中水分含量為50ppm ; 2、制備紡絲漿液
上述的聚合反應中產生氯化氫(HCl ),采用無機鹽或和氧化物來中和氯化氫(HCl ),向攪碎聚合物(CyPPTA)里加入無機鹽均勻的攪拌,加入量為9. 669kg,反應溫度是4(T50°C, 充分反應3小時之后停止反應。其中本實施例無機鹽是碳酸鋰(Li2CO3),加入的無機鹽量等于生成的氯化氫 (HCl)摩爾數;
3、紡絲
上述的紡絲漿液經過濾后有齒輪泵計量從噴絲板噴出;噴絲板有1000個孔數,其孔徑為0. 07mm,孔徑和孔長比0. 5,擠壓出噴絲孔即成漿絲,經過6mm空氣層,進入凝固液面,進入(T5°C凝固液面(凝固液由水與溶劑組成,溶劑含量5 25%),成為含溶劑的濕紗,脫除水之后,絲束采用熱輥接觸干燥和鼓風干燥并用方式進行干燥,干燥溫度260°C,卷繞的速度為 350m/mino上述實施例所得的改性芳綸纖維(CyPPTA)大分子鏈紅外光譜在波數2230CHT1和 1406CHT1有C-N鍵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662 cm—1和3500 3300 cm—1范圍內有酰胺鍵的吸收峰。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其特征在于由2,5-二氨基Y基苯和對苯二甲酰氯或和對苯二胺單體,在溶劑體系中以摩爾比聚合制備紡絲漿液、漿液過濾、干噴濕法紡絲、 干燥、卷繞工藝制備而成,該纖維大分子鏈紅外光譜在波數2230CHT1和HOecnT1有C-N鍵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662cm-1和35001300(3!^1范圍內有酰胺鍵的吸收峰,該纖維的具體指標包括拉伸強度M 28g/d,初始模量70(T900g/d,斷裂伸長率2. 5^3. 5%,單絲纖度廣2D,束紗纖度 30(T3000D。
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的生產方法,包括聚合紡絲、制備紡絲漿液、漿液過濾、干噴濕法紡絲、干燥、卷繞工藝,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驟進行(a)聚合紡絲方法將氮氣通入烘干后的反應釜,加入含有(T8Wt%氯鹽的溶劑和對苯二胺(PPD)與2,5-二氨基Y基苯(YPPD)的摩爾配比物,二者摩爾比為30 0:70 100,攪拌均勻,混合物逐漸溶解,并在5 30min內降溫至(TlO°C,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第一次加總量的65%,繼續攪拌降溫,充分反應20min再降溫至(TlO°C,瞬間再加入對苯二甲酰氯(TPC),對苯二甲酰氯(TPC)第二次加料總量的35%,快速攪拌,所述的對苯二甲酰氯的摩爾數等于對苯二胺和2,5- 二氨基Y基苯中摩爾數的總和,紡絲原液中聚合物含量為 l(Tl8wt%,反應體系出現爬桿,凝膠,又被攪碎后,反應停止,得到聚合物(YPPTA)的特性粘度7. 0 9· OdL/g,分子量為30000以上;(b)制備紡絲漿液上述的聚合反應中產生氯化氫(HC1),采用無機鹽和氧化物來中和氯化氫(HC1),向攪碎聚合物(YPPTA)里加入等摩爾量的無機鹽或和氧化物均勻的攪拌, 反應溫度是4(T50°C,充分反應2 3小時之后停止反應,其中無機鹽和氧化物是碳酸鈣 (CaCO3),碳酸鋰(Li2CO3),氧化鈣(CaO),氯化鋰(Li2O)其中一種或他們的混合物;(c)紡絲將上述的紡絲漿液經400目以上過濾,濾后由泵從噴絲板噴出,即成漿絲,經過5 15mm空氣層,進入(T5°C凝固液面(凝固液由水與溶劑組成,溶劑含量5 25%),成為含溶劑的濕紗,脫除水之后,絲束采用熱輥接觸干燥和鼓風干燥并用方式進行干燥,干燥溫度 18(T260°C,卷繞的速度為 20(T450m/min。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高模的對位芳綸纖維,其特征在于由2,5-二氨基Y基苯和對苯二甲酰氯或和對苯二胺單體,在溶劑體系中以摩爾比聚合制備紡絲漿液、漿液過濾、干噴濕法紡絲、干燥、卷繞工藝制備而成,該纖維大分子鏈紅外光譜在波數2230cm-1和1406cm-1有C-N鍵的伸縮振動吸收峰,1662cm-1和3500~3300cm-1范圍內有酰胺鍵的吸收峰,該纖維的具體指標包括拉伸強度24~28g/d,初始模量700~900g/d,斷裂伸長率2.5~3.5%,單絲纖度1~2D,束紗纖度300~3000D。本發明控制容易及環保,減少了裝置的腐蝕,故此可以相對降低了工業化成本和紡絲成本。
文檔編號D01D10/06GK102383218SQ201110246769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6日
發明者崔松, 金容訓, 黃成柱 申請人:南充易安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