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面料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適用于羽絨產品如羽絨服飾、羽絨床上用品(羽絨被、羽絨墊、羽絨枕等)的面料主要由天然纖維如棉纖維、羊毛纖維、麻纖維以及由化學纖維如滌綸纖維、腈綸纖維織物。如業界所知之理,由棉纖維為原料制成的面料具有理想的吸濕透氣性、柔軟性和保暖性等長處,但是易褶皺和縮水系其缺憾。而由前述的化學纖維制成的面料雖然具有手感柔軟的特點,然而透氣性遜色于棉織物系其不足。進而如業界所知之理,用于加工羽絨制品的紡織面料必須具備拔萃的防鉆絨性能,藉以防止在使用過程中作為填充層的羽絨從面料中鉆出。 而要使面料具有拔萃的防鉆絨性能,傳統的也即被人們約定俗成地接受的兩種方法如下 一是盡可能將面料的密度提高,使其成為高密的紡織面料,然而,高密的紡織面料雖然具有前述的拔萃的防鉆絨性能,但是透氣性效果極差;二是在對面料的后整理過程中先對面料由壓光機(也稱燙光機)壓光處理,而后由涂膠機對壓光面涂敷膠料,使膠料滲透到面料的孔隙,最后經烘干后在面料表面形成膠膜,以阻止羽絨竄出。為了滿足人們穿著舒適化和使面料具有功能化的效果,目前通常使用前述兩種方法中的后一種方法即使用對面料涂膠的方法使面料具備防鉆絨效果。但是,這種方法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由于是以涂覆方式即以被動方式將膠料涂覆于面料的表面,因此在后續的壓光步驟后會在面料表面形成僵硬的膜層,使面料的手感柔軟性顯著下降;其二,由于膠料的配方和/或原料自身的問題使結合在面料表面的膜層無法達到人們期取的耐寒程度,從而使由表面涂膜的面料制作的羽絨類制品在寒冷地區的服用受到制約;其三,抗撕裂強度差。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有必要加以改進,為此,本申請人作了積極而有益的嘗試,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既保障柔軟性又保障防鉆絨性、有利于適應寒冷地區服用和有益于改善抗撕裂強度的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本發明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后整理步驟,后整理步驟包括潑水步驟、壓光步驟和烘干步驟,所述的潑水步驟是將織物引經盛有功能助劑溶液的潑水槽,并且在出潑水槽時對織物軋液,所述的壓光步驟是將出潑水槽并且經軋液后的織物表面壓光,所述的烘干步驟是將壓光后的織物烘干,得到防鉆絨面料,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助劑溶液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構成,潑水劑5. 5-6. 5份,架橋劑 0. 8-1. 2份,樹脂0. 8-1. 2份,促媒0. 08-0. 12份,并且功能助劑溶液的pH為4_5,其中在所述壓光步驟中控制壓光機的壓光輥的壓力、溫度和織物的行移速度,在所述烘干步驟中控制烘箱的溫度和織物的行進速度。
本發明所述的控制壓光機的壓光輥的壓力溫度和織物的行移速度是將壓力控制為12-13MPa、將溫度控制為175_185°C,將行移速度控制為12-18m/min。本發明所述的控制烘箱的溫度和織物的行進速度是將烘箱的溫度控制為 175-185°C,將織物的行進速度控制為55-65m/min。本發明所述的壓光的壓光次數為復數次。本發明所述的復數次為3-5次。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在潑水步驟中當織物途經潑水槽時,使織物浸漬配置于潑水槽內的由潑水劑、架橋劑、樹脂和促媒構成的功能助劑溶液,由配方中的樹脂滲入織物縫隙并填滿限縫隙,從而可起到優異的防鉆絨效果,并且由于配方無膠料而能保障織物的柔軟效果,耐寒效果和抗撕裂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本發明的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后整理步驟,該后整理步驟包括潑水步驟、壓光步驟和烘干步驟,具體是將由前道工序獲得的織物引至盛有功能助劑溶液的潑水槽,使織物浸漬功能助劑溶液,當織物行出功能助劑溶液后,由配置在潑水槽上的軋液輥軋除織物上的功能助劑溶液,藉以避免功能助劑溶液的淌滴。前述的功能助劑溶液是由下列按重量份數的原料配制而成的,潑水劑6份、架橋劑1份、樹脂1份和促媒0. 1份,該功能助劑溶液的PH值為4. 5。其中潑水劑優選采用由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日華化學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牌號為EC0-200EZ的潑水劑;架橋劑優選采用由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元大化工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牌號為FI的架橋劑;樹脂優選使用由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日華化學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牌號為M-3C的樹脂;促媒優選使用由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日華化學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牌號為RC-3的促媒。出潑水槽并經軋液后的織物以ISm/min的行移速度(即行進速度) 引入壓光機,由壓光機的成對配置的壓光輥對織物表面壓光,壓光輥的壓力為12MPa,溫度為185°C,壓光次數為四次,出壓光機將織物引入烘箱烘干,烘箱的溫度為175°C,織物的行進速度為55m/min,出烘箱,得到防鉆絨面料。由本實施例得到的防鉆絨面料經測試透氣度為1. OCC以下(測試方法,BS5636); 抗撕裂強度為8N以上(測試方法,IS013937. 1)。與采用已有技術所得到的防鉆絨面料相比較,不需經過單獨設置的涂膠裝置的涂膠輥涂覆,減少工藝步驟;手感輕薄柔軟;撕裂強度高和耐寒性提升。實施例2:
僅將構成功能助劑溶液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改為潑水劑5. 5份、架橋劑1. 2份、樹脂 1. 2份和促媒0. 08份,該功能助劑溶液的pH為5 ;將出軋液槽并經軋液后的織物的行進速度改為12m/min,壓光輥的壓力改為13MPa,壓光輥的溫度改為175°C,壓光次數改為五次, 將烘箱溫度改為180°C,將織物的行移速度改為60m/min。其余均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實施例3:
僅將潑水劑改為6. 5份、架橋劑改為0. 8份、樹脂改為0. 8份和促媒改為0. 12份,該功能助劑溶液的PH為4 ;將織物的行移速度改為15m/min,壓光輥的壓力改為13MPa,壓光輥的溫度改為180°C ;將烘箱溫度改為180°C,壓光次數改為三次,將織物的行進速度改為
465m/min。其余均同對實施例1的描述。
權利要求
1.一種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后整理步驟,后整理步驟包括潑水步驟、壓光步驟和烘干步驟,所述的潑水步驟是將織物引進盛有功能助劑溶液的潑水槽,并且在出潑水槽時對織物軋液,所述的壓光步驟是將出潑水槽并且經軋液后的織物表面壓光,所述的烘干步驟是將壓光后的織物烘干,得到防鉆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助劑溶液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構成,潑水劑5. 5-6. 5份,架橋劑0. 8-1. 2份,樹脂0. 8-1. 2份,促媒 0. 08-0. 12份,并且功能助劑溶液的pH為4-5,其中在所述壓光步驟中控制壓光機的壓光輥的壓力、溫度和織物的行移速度,在所述烘干步驟中控制烘箱的溫度和織物的行進速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壓光機的壓光輥的壓力溫度和織物的行移速度是將壓力控制為12-13MPa、將溫度控制為175_185°C, 將行移速度控制為12-18m/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烘箱的溫度和織物的行進速度是將烘箱的溫度控制為175-185°C,將織物的行進速度控制為55-65m/ min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光的壓光次數為復數次。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數次為3-5次。
全文摘要
一種防鉆絨面料的加工方法,屬于紡織面料加工技術領域。包括后整理步驟,后整理步驟包括潑水步驟、壓光步驟和烘干步驟,潑水步驟是將織物引經盛有功能助劑溶液的潑水槽,且在出潑水槽時對織物軋液,壓光步驟是將出潑水槽且經軋液后的織物表面壓光,烘干步驟是將壓光后的織物烘干,得到防鉆絨面料,特點功能助劑溶液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數配比的原料構成,潑水劑5.5-6.5份,架橋劑0.8-1.2份,樹脂0.8-1.2份,促媒0.08-0.12份,且功能助劑溶液的pH為4-5,在壓光步驟中控制壓光機的壓光輥的壓力、溫度和織物的行移速度,在烘干步驟中控制烘箱的溫度和織物的行進速度。優點防鉆絨效果好,能保障織物的柔軟效果,耐寒效果和抗撕裂效果。
文檔編號D06C15/00GK102433743SQ20111027794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9日
發明者余文吟, 季平, 董永清, 賴敏聰, 鐘興乾, 陳云, 陳伊麗, 陳吉 申請人:常熟華懋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