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紗線的生產工藝,特別是關于一種將中空度高的新型綠色纖維與傳統棉纖維混和、以錦綸長絲為骨架、采用特種加工設備紡制成紗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水晶棉纖維是一種天然植物果實纖維,它的長度與細絨棉相近,比重與羊絨相近, 纖維中空度達70%-80%(棉花纖維中空度為10%-20%),天然異型外形。它具有“羊絨的輕柔, 蠶絲的光澤,棉花的棉韌”,聚集保暖、透氣、排濕、輕柔、絲滑、垂感等特質,是一種新型綠色紡紗原料。而且,這種灌木生長于亞熱帶,極易栽培,即使在鹽堿地、荒山野嶺、泥石流河灘也可生長,不需施肥打藥,生命力可達二、三十年以上,因此,水晶棉種植成本遠小于棉花, 極具開發潛力。當下,原棉供應日益緊張,化學纖維大多不符合生態要求,尋找新的綠色纖維并將其規?;褂镁哂鞋F實意義。水晶棉纖維的吸濕排濕性能優越,帶有抑菌特性,能夠有效彌補棉纖維的各項不足,市場上雖然有含水晶棉纖維的紡織品,但使用比例很低(低于20%), 使用范圍較窄(只限于機織物),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影響其大面積推廣。水晶棉纖維使用比例的提高,因其比重輕、中空度高、剛性大導致纖維生產中易斷易碎,純紡困難,紗線毛羽增高,斷裂強度過低,性能顯著下降。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水晶棉纖維50%以上、成紗性能優越的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它是用水晶棉纖維和精梳棉纖維混紡后在細紗工序加入錦綸長絲通過緊密賽絡紡設備生產出功能性紗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精梳棉準備一精梳棉與水晶棉的開清混和一梳棉一并條一粗紗一混入錦綸長絲的緊密賽絡紡細紗一絡筒,其特征在于
1)、精梳棉準備將細絨棉經常規紡紗后成精梳條扯斷備用,將精梳機中牽伸部分的中皮輥取消,由兩個連續牽伸區變成單個牽伸區;
2)、精梳棉與水晶棉的開清混和將水晶棉按常規工藝預處理后裝箱,用人工鋪層混合,按照精梳棉占20%、水晶棉占80%的配棉比例,逐層鋪放,水晶棉的鋪層數比精梳棉多2 倍,鋪好后由人工縱向從上到下切塊抱棉,鋪放在圓盤抓棉機棉包臺上,通過抓棉機和混棉機的綜合作用,將水晶棉和精梳棉充分混和;配置兩個開清點,降低綜合打手和成卷羅拉轉速,控制溫濕度,減少棉結產生;
所述的抓棉機的打手刀片伸出肋條距離_2mm,開棉機打手速度480-850 rpm/分,成卷機綜合打手速度850 r /min ;棉卷羅拉轉速10 r /min,車間溫度為23士2°C、濕度為 65 士 5%。
3)、梳棉將精梳棉與水晶棉分別在梳棉機上梳理,梳棉機的錫林與蓋板的四點隔距為0. 25mm、0. 24mm、0. 24mm、0. 23mm ;錫林與刺輥的速比為2. 25,有利于纖維的轉移和減少棉結的產生;
所述的錫林轉速為354r /min,刺輥轉速為810r /min,蓋板速度為201mm/min,生條定量為20g/5m,出條速度為90m /min ;
4)、并條將精梳棉與水晶棉在并條機上并條,并條分為頭并和末并兩道工序,設定 羅拉隔距10*8*12,后區牽伸倍數頭并1.72、末并1.2,出條速度150 m /min,熟條定量18. 5 g/5m ;
5)、粗紗將精梳棉與水晶棉紡成粗紗紗線;粗紗機的捻系數為120,羅拉隔距 10*22*30,緒森搖架加壓在最大“ I,,;
6)、混入錦綸長絲的緊密賽絡紡細紗將占紗線比例為22%的錦綸長絲作為骨架固定于環錠細紗機的須條中間,喂入前羅拉鉗口與步驟5)中的兩根粗紗同時喂入牽伸區,經牽伸后的須條保持一定間距、在前羅拉鉗口下游集聚匯合加捻成細紗。所述的環錠細紗機是在紗架上加一個長絲喂入裝置和在牽伸區加裝一個集聚裝置;長絲喂入裝置包括長絲筒子架、導絲滑輪和張力裝置三個部分。筒子垂直向上放置,錦綸長絲引出的第一導絲眼位于筒子軸線上方。上方放置一個小鋼球,控制長絲的張力,張力裝置控制錦綸長絲走向并與棉紗始終分離、不會相互纏繞,該導絲滑輪必須穩定;集聚裝置包括帶斜槽的異形管、網格圈、過橋齒輪及吸風裝置。在細紗機牽伸裝置前面增加一個氣流集束區,讓吸管處在負壓狀態,吸管上部每一個紡紗位上開有兩個狹小的槽,纖維一旦離開前羅拉鉗口線,即被真空吸附到網格套圈9上,纖維貼著網格被輸送到輸出皮輥7的鉗口線。所述的喂入長絲與粗紗條排列及間距為2mm、異形吸管空氣負壓為2000Pa、集聚區張力牽伸倍數為1. 06、紗線捻系數為346。7)、絡筒采用含長絲股線捻接器,取車速900m/min、張力200CN,電清參數N 270%, S 160% 2. 5cm, L 50% 30cm, T -30% 50cm, Jp +120% 2.2cm Jm 0,U 60% 將細紗進行
絡筒為成紗。本發明,用水晶棉纖維和精梳棉纖維混紡后在細紗工序加入錦綸長絲通過緊密賽絡紡,在傳統環錠細紗機上加裝一個雙根粗紗喂入裝置和緊密紡裝置,使兩根粗紗同時喂入牽伸區,將經牽伸后的須條保持一定間距、在前羅拉鉗口下游集聚匯合加捻成紗。在因集束作用而取消須條加捻三角區和兩根須條并和的共同作用下,單紗的毛羽值明顯降低,條干顯著改善,斷裂強度大幅增加,獲得較好的成紗質量設備生產出高強度、高吸濕性、紗線光潔、富有彈性、帶有抑菌特性的功能性紗線。
圖1是本發明的長絲喂入裝置和集聚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1)、精梳棉準備 —2)、精梳棉與水晶棉的開清混和一3)、梳棉一4)、并條(二道)一5)、粗紗一6)、混入錦綸長絲的緊密賽絡紡細紗一7)、絡筒。相關設備流程A002D型抓棉機一 A035型開混棉機一 FA025型多倉混棉機一 FA106型開棉機一 FA161型振動給棉機一 A076F型單打手成卷機-FA2M型梳棉機一 FA311F型并條機拉一 FA458型粗紗機一 FA506型細紗機一 NO. 21C 型村田自動絡筒機。1、精梳棉準備工序由于原棉的含雜量高、纖維伸直度差等諸多原因,采取將其經過精梳的預處理方式。工藝流程如下A002D型抓棉機一 A035型開混棉機一 FA025型多倉混棉機一 FA106型開棉機一 FA161型振動給棉機一 A076F型單打手成卷機-FA2M型梳棉機一 FA311F型預并條機一 FA335型條并卷機一 FA251型精梳機(將精梳條扯斷備用)。為便于操作,將精梳機中牽伸部分的中皮輥取消,這樣原本由兩個連續牽伸區變成了單個牽伸區,從而使精梳機輸出的精梳棉條在較大的牽伸作用下不停地被拉斷,便于在抓棉機上混合ο2、精梳棉與水晶棉的開清混和工序為使纖維混和充分,采用人工鋪層混合,按照精梳棉占20%、水晶棉占80%的比例、逐層鋪放、因水晶棉比例高、所以水晶棉的鋪層數要比棉多,鋪好后,由人工縱向從上到下切塊抱棉,鋪放在圓盤抓棉機棉包臺上。開清棉工序貫徹“混和均勻、少打、輕打、多落”的工藝原則,配置兩個開清點,降低綜合打手和成卷羅拉轉速。生產中控制溫濕度,減少棉結產生。主要工藝參數為抓棉機A002D型打手刀片伸出肋條距離_2mm,FA106型開棉機打手速度480 r /min, A076F型成卷機綜合打手速度 850 r /min,棉卷羅拉速度10 r /min,車間溫度23士2°C、濕度65士5%。3、梳棉工序將精梳棉與水晶棉分別在梳棉機上梳理,體現“強分梳、好轉移”的工藝原則,錫林 刺輥、錫林與道夫之間的隔距偏小掌握;由于水晶棉纖維細度細,梳棉機的錫林與蓋板的隔距配置要考慮防止纖維纏繞針齒,經反復實驗,錫林與蓋板的四點隔距為0. 25mm、0. 24mm、0. 24mm、0. 23mm較合理;錫林與刺輥的速比大偏大掌握(2. 25),有利于纖維的轉移和減少棉結的產生。其余主要工藝參數錫林轉速為354r /min,刺輥轉速為810r /min,蓋板速度為201mm/min,生條定量為20g/5m,出條速度90m /min,車間溫度 23士2°C、濕度 60士5% ;針布型號配置錫林 AC2520SP*1750D、道夫 AD4030BRP*2090D、刺輥 AT5610P*5611D、移動蓋板 MCC32D。4、并條工序,分為頭并和末并兩道工序,將精梳棉與水晶棉在并條機上并條,羅拉隔距偏小控制,加大搖架壓力,調整后區牽伸倍數。由于水晶棉纖維比重輕,生產中飛花現象明顯,為保證混紡比和減少原料損失,并條車速降至最小。主要工藝參數羅拉隔距 10*8*12,后區牽伸倍數頭并1. 72、末并1. 2,出條速度150 m /min (改造原有皮帶輪直徑), 熟條定量18. 5 g/5m。5、粗紗工序將精梳棉與水晶棉紡成粗紗紗線,適當加大捻系數,加大搖架壓力為粗紗條5(二根)。主要工藝參數捻系數120,羅拉隔距10*22*30,緒森搖架加壓在“ I ”(最大)。6、混入錦綸長絲的緊密賽絡紡細紗工序由圖1知,改造原有緊密賽絡紡設備,在紗架上加長絲喂入裝置和集聚裝置,將錦綸長絲2固定于粗紗須條中間喂入前羅拉鉗口。 錦綸長絲2喂入裝置包括長絲筒子架、導絲滑輪3和張力裝置1三個部分,筒子垂直向上放置,錦綸長絲2引出的第一導絲眼位于筒子軸線上方,上方放置一個張力球4,控制長絲的張力,張力裝置控制錦綸長絲2走向并與棉紗始終分離、不會相互纏繞,該導絲滑輪3必須穩定;集聚裝置包括帶斜槽的異形空氣吸管6、網格套圈9、過橋齒輪8及吸風裝置。在細紗機牽伸裝置前面增加一個氣流集束區,讓吸管處在負壓狀態,吸管上部每一個紡紗位上開有兩個狹小的槽,纖維一旦離開前羅拉鉗口線,即被真空吸附到網格套圈9 上,纖維貼著網格被輸送到輸出皮輥7的鉗口線。在此狀態,纖維始終在負壓作用下緊密地排列在一起,消滅了紡紗三角區。通過吸風動力器可調節其負壓大小,對紗條進行束縛,集聚成紗。影響紗線性能的參數主要有喂入長絲與粗紗條5排列及間距(2mm)、異形吸管空氣負壓(2000Pa)、集聚區張力牽伸倍數(1.06)、紗線捻系數(346)。其余主要工藝參數錦綸長絲2規格30D,羅拉隔距18*38,鋼絲圈Cluludr7/0。7、絡筒工序用專門用于含長絲股線捻接器,降低槽筒轉速,控制車間溫濕度,優選電清參數。主要工藝參數車速900m/min,張力200CN,車間溫度23士2°C、濕度65士5% ; 電清參數,N 270%, S 160% 2. 5cm, L 50% 30cm, T -30% 50cm, Jp +120% 2.2cm Jm 0,U 60% 將細紗進行絡筒為成紗。
權利要求
1.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精梳棉準備一精梳棉與水晶棉的開清混和一梳棉一并條一粗紗一混入錦綸長絲的緊密賽絡紡細紗一絡筒,其特征在于1)、精梳棉準備將細絨棉經常規紡紗后成精梳條扯斷備用,在精梳機中牽伸部分的中皮輥取消,由兩個連續牽伸區變成單個牽伸區;2)、精梳棉與水晶棉的開清混和將水晶棉按常規工藝預處理后裝箱,用人工鋪層混合,按照精梳棉占20%、水晶棉占80%的配棉比例,逐層鋪放,水晶棉的鋪層數比精梳棉多2 倍,鋪好后由人工縱向從上到下切塊抱棉,鋪放在圓盤抓棉機棉包臺上,通過抓棉機和混棉機的綜合作用,將水晶棉和精梳棉充分混和;開清棉配置兩個開清點,降低綜合打手和成卷羅拉轉速,控制溫濕度,減少棉結產生;3)、梳棉將精梳棉與水晶棉分別在梳棉機上梳理,梳棉機的錫林與蓋板的四點隔距為 0. 25mm、0. 24mm、0. 24mm、0. 23mm ;錫林與刺輥的速比為 2. 25 ;4)、并條將精梳棉與水晶棉在并條機上并條,分為頭并和末并兩道工序,羅拉隔距偏小控制,加大搖架壓力,調整后區牽伸倍數,羅拉隔距10*8*12,后區牽伸倍數頭并1. 72、末并1. 2,出條速度150 m /min,熟條定量18. 5 g/5m ;5)、粗紗將精梳棉與水晶棉紡成粗紗紗線;粗紗機的捻系數為120,羅拉隔距 10*22*30,緒森搖架加壓在最大“ I,,;6)、混入錦綸長絲的緊密賽絡紡細紗將占紗線比例為2 錦綸長絲作為骨架固定于環錠細紗機的須條中間,喂入前羅拉鉗口與步驟5)中的兩根粗紗同時喂入牽伸區,將經牽伸后的須條保持一定間距、在前羅拉鉗口下游集聚匯合加捻成紗;7)、絡筒采用含長絲股線捻接器,取車速900m/min、張力200CN,電清參數N270%, S 160% 2. 5cm, L 50% 30cm, T -30% 50cm, Jp +120% 2. 2cm Jm 0,U 60% 將細紗進行絡筒為成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精梳棉與水晶棉的開清混和中,抓棉機的打手刀片伸出肋條距離-2mm,開棉機打手速度480-850 rpm/分,棉卷羅拉轉速10 rpm/分,車間溫度23士2°C、濕度65士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梳棉中,梳棉機的錫林轉速為354r /min,刺輥轉速為810r /min,蓋板速度為 201mm/min,生條定量為20g/5m,出條速度為90m /mi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混入錦綸長絲的緊密賽絡紡細紗中,環錠細紗機紗架上加一個長絲喂入裝置、牽伸區加裝一個集聚裝置;長絲喂入裝置包括長絲筒子架、導絲滑輪和張力裝置三個部分; 筒子垂直向上放置,錦綸長絲引出的第一導絲眼位于筒子軸線上方;上方放置一個小鋼球, 控制長絲的張力,張力裝置控制錦綸長絲走向并與棉紗始終分離、不會相互纏繞,該導絲滑輪必須穩定;集聚裝置包括帶斜槽的異形管、網格圈、過橋齒輪及吸風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錠細紗機是在紗架上加一個長絲喂入裝置和在牽伸區加裝一個集聚裝置;長絲喂入裝置包括長絲筒子架、導絲滑輪和張力裝置三個部分。
6.筒子垂直向上放置,錦綸長絲引出的第一導絲眼位于筒子軸線上方。
7.上方放置一個小鋼球,控制長絲的張力,張力裝置控制錦綸長絲走向并與棉紗始終分離、不會相互纏繞,該導絲滑輪必須穩定;集聚裝置包括帶斜槽的異形管、網格圈、過橋齒輪及吸風裝置。
8.在細紗機牽伸裝置前面增加一個氣流集束區,讓吸管處在負壓狀態,吸管上部每一個紡紗位上開有兩個狹小的槽,纖維一旦離開前羅拉鉗口線,即被真空吸附到網格套圈上, 纖維貼著網格被輸送到輸出皮輥7的鉗口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中的異形吸管空氣負壓為2000Pa、集聚區張力牽伸倍數為1.06、紗線捻系數為 346。
全文摘要
水晶棉精梳棉緊密賽絡紡紗的生產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精梳棉準備→精梳棉與水晶棉的開清混和→梳棉→并條→粗紗→混入錦綸長絲的緊密賽絡紡細紗→絡筒;本發明,用水晶棉纖維和精梳棉纖維混紡后在細紗工序加入錦綸長絲通過緊密賽絡紡,在傳統環錠細紗機上加裝一個雙根粗紗喂入裝置和緊密紡裝置,使兩根粗紗同時喂入牽伸區,將經牽伸后的須條保持一定間距、在前羅拉鉗口下游集聚匯合加捻成紗。在因集束作用而取消須條加捻三角區和兩根須條并和的共同作用下,單紗的毛羽值明顯降低,條干顯著改善,斷裂強度大幅增加,獲得較好的成紗質量設備生產出高強度、高吸濕性、紗線光潔、富有彈性、帶有抑菌特性的功能性紗線。
文檔編號D02G3/04GK102493064SQ20111040897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2日
發明者付華燁, 孫喜平, 王華強, 蔡林友, 邵育浩 申請人:丹陽市丹盛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