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花式紗線領域,尤其涉及牦牛絨針織紗。
背景技術:
牦牛絨是我國西部高海拔地區特有的紡織原料,具有光澤柔和、彈性強、手感滑糯、保暖性好的特點,但與羊絨相比,纖維細度稍粗、彈性模量大、斷裂伸長小、纖維的卷曲較少且卷曲形態不規則、比電阻高容易產生靜電,這些特征決定了牦牛絨面料和服裝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起毛、起球,織物剛度大、柔軟性不夠,導致成品檔次低,長期以來該原料主要用于粗紡牦牛絨衫、褲以及少量牦牛絨大衣呢等,附加值低。對牦牛絨紗線進行柔軟性改進可以使牦牛絨制品具有與羊絨制品相同的風格特征,從而大大提高該纖維原料的應用空間、提升產品附加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能使織物具有與羊絨面料相似彈性和柔軟性的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牦牛絨纖維紗體的芯部設置有水溶性維綸長絲束。本發明的優點是在牦牛絨纖維紗體內設置了水溶性維綸后,織成的面料在60—80度水中水溶性維綸長絲束退維,面料中的牦牛絨纖維紗體內形成通孔狀孔隙,通孔狀孔隙具有儲存空氣的作用,提高了面料的彈性、柔軟性、以及保暖性能,且面料輕薄,具有與純紡羊絨相近的超柔軟手感,符合大眾消費需求。
圖I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中的水溶性維綸退維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牦牛絨纖維紗體I的芯部設置有水溶性維綸長絲束3,其中水溶性維綸長絲束3的用量為牦牛絨纖維紗體I重量的10%—20%。上述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的生產方法為在環錠細紗機上,牦牛絨粗紗條經后羅拉、中羅拉牽伸后,形成的須條與水溶性維綸長絲束3疊合,一起進入前羅拉鉗口,由前羅拉握持輸出,經導紗鉤和鋼絲圈加捻,牦牛絨纖維紗體I即緊緊包覆在水溶性維綸長絲束3的外側,形成本實施例所述的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上述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織成織物后,在60-80°C水中,水溶性維綸長絲束3溶解,即水溶性維綸長絲束3退維,退維后的牦牛絨纖維紗體I的芯部形成通孔狀孔隙2,如圖2所示,通孔狀孔隙2 具有儲存空氣的作用,提高了面料的彈性、柔軟性、以及保暖性能,且面料輕薄,具有與純紡羊絨相近的超柔軟手感,符合大眾消費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其特征在于牦牛絨纖維紗體的芯部設置有水溶性維綸長絲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中空特性的牦牛絨針織紗,牦牛絨纖維紗體的芯部設置有水溶性維綸長絲束。本發明的優點是在牦牛絨纖維紗體內設置了水溶性維綸后,織成的面料在60—80度水中水溶性維綸長絲束退維,面料中的牦牛絨纖維紗體內形成通孔狀孔隙,通孔狀孔隙具有儲存空氣的作用,提高了面料的彈性、柔軟性、以及保暖性能,且面料輕薄,具有與純紡羊絨相近的超柔軟手感,符合大眾消費需求。
文檔編號D02G3/04GK102704103SQ20121001837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0日
發明者倪春鋒, 李建民, 馬華東 申請人:張家港市中孚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