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細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縫細雙褲扣的定位夾板。
背景技術:
在服裝生產中,褲子上褲扣制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褲子穿著效果。現有的褲扣縫紉, 一般是通過人工操作,將褲扣放在褲子上需要縫紉的位置,放在縫紉機的針板下進行縫紉。 由于縫紉機縫紉頻率較快,會發生輕微震動,容易導致褲扣在縫紉時位置發生偏移,褲扣與褲鉤使用不相配合,大大影響了產品質量和銷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能夠準確定位,不影響縫細效果。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夾板和下夾板,上夾板呈凹字形平板,與所述的凹字形平板開口相反一邊的板面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的下夾板上具有一對左右對稱用于放置褲扣的縫紉通槽,所述的一對縫紉通槽分別與凹字形平板的兩凸出部分相對應,兩個縫紉通槽之間的間距略小于凸出部分的間距,縫紉通槽的寬度略大于凸出部分的寬度,致使凸出部分貼緊縫紉通槽后縫紉通槽的兩端留有縫紉空隙,所述的下夾板上還開設有對稱的安裝固定孔。為了使得褲扣準確定位,不容易移動,所述的縫紉通槽的形狀與褲扣的外形相匹配。進一步,具體地,所述的縫紉通槽呈骨形。為了便于定位,所述的上夾板和下夾板均為透明塑料制成的上夾板和下夾板。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通過上下夾板的配合,將褲扣準確定位,不發生偏移,減輕了人工操作負擔,提高了生產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上夾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下夾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上下夾板配合使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上夾板,1-1、安裝孔,2、下夾板,2-1、縫紉通槽,2-2、安裝固定孔,3、縫紉空隙。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I至圖3所示,是本發明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的最優實施例,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夾板I和下夾板2,上夾板I呈凹字形平板,與凹字形平板開口相反一邊的板面上開設有安裝孔1-1,下夾板2上具有一對左右對稱用于放置褲扣的縫紉通槽2-1,一對縫紉通槽 2-1分別與凹字形平板的兩凸出部分1-2相對應,兩個縫紉通槽2-1之間的間距略小于凸出部分1-2的間距,縫紉通槽2-1的寬度略大于凸出部分1-2的寬度,致使凸出部分1-2貼緊縫紉通槽2-1后,縫紉通槽2-1的兩端留有縫紉空隙3,下夾板2上還開設有對稱的安裝固定孔2-2,縫紉通槽2-1的形狀與褲扣的外形相匹配,縫紉通槽2-1呈骨形,上夾板I和下夾板2均為透明塑料制成。使用時,將褲子壓在下夾板2下,縫紉通槽2-1對準褲扣的縫紉位置,將骨形的褲扣放在縫紉通槽2-1內,壓下上夾板I后,開始縫紉。縫紉機針板上的針頭依次對縫紉空隙 3進行定線縫紉。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夾板a)和下夾板(2),上夾板(I)呈凹字形平板,與所述的凹字形平板開口相反一邊的板面上開設有安裝孔 (1-1),所述的下夾板(2)上具有一對左右對稱用于放置褲扣的縫紉通槽(2-1),所述的一對縫紉通槽(2-1)分別與凹字形平板的兩凸出部分(1-2)相對應,兩個縫紉通槽(2-1)之間的間距略小于凸出部分(1-2)的間距,縫紉通槽(2-1)的寬度略大于凸出部分(1-2)的寬度,致使凸出部分(1-2)貼緊縫紉通槽(2-1)后,縫紉通槽(2-1)的兩端留有縫紉空隙(3),所述的下夾板(2)上還開設有對稱的安裝固定孔(2-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縫紉通槽(2-1) 的形狀與褲扣的外形相匹配。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縫紉通槽(2-1) 呈骨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夾板(I)和下夾板(2)均為透明塑料制成的上夾板(I)和下夾板(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紉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縫紉雙褲扣的定位夾板,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夾板和下夾板,上夾板呈凹字形平板,與凹字形平板開口相對一邊的板面上開設有安裝孔,下夾板上具有一對左右對稱用于放置褲扣的縫紉通槽,一對縫紉通槽與分別與凹字形平板的兩凸出部分相對應,兩個縫紉通槽之間的間距略小于凸出部分的間距,縫紉通槽的寬度略大于凸出部分的寬度,致使凸出部分貼緊縫紉通槽后縫紉通槽的兩端留有縫紉空隙,下夾板上還開設有對稱的安裝固定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下夾板的配合,將褲扣準確定位,不發生偏移,減輕了人工操作負擔,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D05B35/12GK102605569SQ20121008164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明者馮國建, 張元芳, 蔡志芳, 陳國興, 陳龍 申請人:江蘇利步瑞服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