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蚊紡織品及其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避蚊紡織品及其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蚊紡織品由避蚊面料制成,所述避蚊面料是將漂白后的織物坯料置于整理液中,在20-70℃下處理10-18分鐘后加入堿劑浸泡25-35分鐘,最后進行常規后處理即可得到所述避蚊面料;其中,整理液中含有質量百分數為0.01-0.1%的避蚊劑和1-3%的無機中性鈉鹽,并且堿劑的質量百分數為1.5-2.5%,余量為水;所述避蚊劑由質量比為1:0.1-0.5:0.01-0.05:100的載體、擬除蟲菊酯、軟水劑和水組成,所述載體的結構為:,其中n為4-8。本發明的避蚊紡織品避蚊效果好,并且加工工藝簡單,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避蚊紡織品及其加工工藝【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紡織業【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避蚊紡織品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長期以來,人類通過蚊子為媒介而患各種各樣的傳染病,由此避蚊劑的開發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避蚊劑的作用是驅除蚊子,使蚊子遠離人體,達到防止蚊子叮咬的效果。為此,人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避蚊劑主要由以下兩種類型工藝制得:
[0003]一是用微膠囊技術將功能性的避蚊藥品包裹形成微小粒子,再通過粘合劑將其固定在織物上或其它載體上,在使用過程中緩慢釋放避蚊藥品而達到防蚊的功能。
[0004]二是直接將避蚊藥品在特定溫度、催化劑等的作用下,通過粘合劑與纖維或其它載體結合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驅蚊薄膜表層,以達到避蚊的特殊效果。
[0005]以上兩種工藝都采用了粘合劑,致使載體特別是織物表面手感變得粗糙,而且牢度不好,因此這些整理面料不適宜于制作夏季的服裝等用品,而蚊子活動的高峰期正是夏季。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避蚊紡織品,本避蚊紡織品的避蚊效果好,加工方法簡單,適合工業化生產。
[0007]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避蚊紡織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蚊紡織品由避蚊面料制成,所述避蚊面料是將漂白后的織物坯料置于整理液中,在20-70 °C下處理10-18分鐘后加入堿劑浸泡25-35分鐘,最后進行常規后處理即可得到所述避蚊面料;其中,整理液中含有質量百分數為0.01-0.1%的避蚊劑和1-3%的無機中性鈉鹽,并且堿劑的質量百分數為1.5-2.5%,余量為水;所述避蚊劑由質量比為1: 0.1-0.5:0.01-0.05:100的載體、擬除蟲菊酯、軟水劑和水組成,所述載體的結構為:
【權利要求】
1.一種避蚊紡織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蚊紡織品由避蚊面料制成,所述避蚊面料是將漂白后的織物坯料置于整理液中,在20-70°C下處理10-18分鐘后加入堿劑浸泡25-35 分鐘,最后進行常規后處理即可得到所述避蚊面料;其中,整理液中含有質量百分數為0.01-0.1%的避蚊劑和1-3%的無機中性鈉鹽,并且堿劑的質量百分數為1.5-2.5%,余量為水;所述避蚊劑由質量比為1:0.1-0.5:0.01-0.05:100的載體、擬除蟲菊酯、軟水劑和水組 成,所述載體的結構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避蚊紡織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擬除蟲菊酯為氯菊酯,所述軟水劑為乙二胺四醋酸鈉,所述無機中性鈉鹽為元明粉或食鹽,所述堿劑為純堿或磷酸三鈉。
3.—種權利要求1所述避蚊紡織品的加工工藝,其步驟包括:將質量比為 1:0.1-0.5:0.01-0.05:100的載體、擬除蟲菊酯、軟水劑和水混合加熱至60-80 °C,反應 12-36小時即得到避蚊劑;將質量百分數為0.01-0.1%的避蚊劑、1-3%的無機中性鈉鹽和水配成整理液;將漂白后的織物坯料置于整理液中,在20-70°C下處理10-18分鐘后加入質量百分數為1.5-2.5%的堿劑浸泡25-35分鐘,最后進行常規后處理即可得到所述避蚊面料,浴比為1:3-10,利用該避蚊面料可制得避蚊紡織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避蚊紡織品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規后處理包括皂洗、水洗和干燥工序。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避蚊紡織品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擬除蟲菊酯為氯菊酯,所述軟水劑為乙二胺四醋酸鈉,所述無機中性鈉鹽為元明粉或食鹽,所述堿劑為純堿或磷酸三鈉。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逼問紡織品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坯料為針織或機織紡織品。
【文檔編號】D06M11/13GK103451928SQ201210168794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陸必泰, 朱義, 吳振華 申請人:武漢鑫利來針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