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縫紉機配套設備,具體說是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簡稱為縫紉物移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縫紉機根據用途可區分為:基本縫紉機、雙針縫紉機、鎖邊縫紉機等。在縫紉機后側通常會安裝縫紉物移送裝置,并且根據不同的縫紉機,需要制作不同的縫紉物移送裝置。由于縫紉物移送裝置沒有統一化,需要根據各種縫紉機制作不同的縫紉物移送裝置,所以需要投入大量材料和人力,導致成本上升。同時,縫紉物移送裝置在保修期或者更換部件時,不同機種有不同保修問題,縫紉物移送裝置只能和相應的縫紉機配套使用,當不配套使用時,則可能導致拖布帶和縫紉機的壓腳間距無法準確調整至適合的位置,導致移送效率降低。未安裝縫紉物移送裝置的縫紉機,當縫紉機發生故障時,為了維修,需要把縫紉機往縫紉臺的后方掀開,以便修理縫紉機內部或更換部件。但是,一旦安裝了縫紉物移送裝置,就無法再直接把縫紉機往縫紉臺的后方掀開了,維修維護縫紉機還需要先拆卸縫紉物移送裝置,在維修維護完畢后,再安裝上縫紉物移送裝置,不但操作繁瑣而且很不方便。另外,在加工一些布料時,可能不需要對布料進行拖動,此時安裝于縫紉機后側的縫紉物移送裝置會對布料形成阻礙,這時也需要將縫紉物移送裝置拆下,待需要使用時,又需將縫紉物移送裝置重新安上,費時費力。再者,傳統的縫紉物移送裝置的拖布帶至縫紉機壓腳之間的間距可調節空間小,不利于使用者根據使用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裝置可以獨立驅動,安裝簡單,容易維修和更換部件,同時,留有供縫紉機往縫紉臺后方掀開的空間,拖布帶至縫紉機壓腳之間的間距可靈活調整。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設置在縫紉機122后側的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通過基板109固定在縫紉臺121上,
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包括:
安裝在支撐臺102上的驅動電機103,驅動電機103的電機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拖布帶118滾動,
支撐臺102的下部通過連接機構裝配在基板109上表面,所述連接機構包括一轉動軸,支撐臺102能沿轉動軸向縫紉機后側轉動。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連接機構包括: 連接板104,上部與支撐臺102連接,下部通過鉸鏈108與基板109上表面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連接板104兩側設有帶引導孔106的支架105,
基板109上設有與支架105適配的支撐片110,支撐片110上設有螺絲孔,
固定螺栓107依次穿過引導孔106和支撐片110上的螺絲孔,將連接板104和基板109
連接在一起。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支撐板112,支撐板112的上端設有驅動皮帶輪116,下端設有旋轉皮帶輪117,且支撐板112的下端向縫紉機122的壓腳124 —側延伸,
拖布帶118 —端套裝在驅動皮帶輪116上,另一端套裝在旋轉皮帶輪117上,
支撐板112設置在齒輪盒111的前側面,驅動皮帶輪116與齒輪盒111的輸出軸連接, 驅動電機103的電機軸通過齒輪盒111帶動齒輪盒111的輸出軸轉動。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支撐板112的上端設有一調節板113,調節板113上設有弧形調節槽114,鎖緊螺栓115設于弧形調節槽114內,且與齒輪盒111的前側面螺紋連接。本發明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該縫紉物移送裝置可以獨立驅動,不受縫紉機后側的障礙物或附屬物及縫紉機機種的影響,縫紉物移送裝置安裝簡單,容易維修和更換部件,同時,留有供縫紉機往縫紉臺后方掀開的空間,維修維護縫紉機時,不用除去縫紉物移送裝置,拖布帶至縫紉機壓腳之間的間距可靈活調整、可調節空間大,從而使任何形狀的縫紉機都能在最佳狀態下移送縫紉物。
本發明有如下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安裝在縫紉機上的使用狀態 圖3是本發明的掀開狀態示意 圖4是本發明和縫紉機均處于掀開狀態的示意 圖5是拖布帶至縫紉機壓腳之間的間距調節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 5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可根據縫紉機122的各種形態實現組裝設置,所述縫紉機122可以是設有障礙附屬物125的縫紉機,包括:
設置在縫紉機122后側的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通過基板109固定在縫紉臺121上,
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包括:
安裝在支撐臺102上的驅動電機103,驅動電機103的電機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拖布帶118滾動,
支撐臺102的下部通過連接機構裝配在基板109上表面,所述連接機構包括一轉動軸,支撐臺102能沿轉動軸向縫紉機后側轉動(與縫紉機122維修維護時的掀開方向一致)。
圖2即為本發明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安裝在縫紉機上的使用狀態圖;當縫紉機122設置有障礙附屬物125時,基板109設置在障礙附屬物125后側,基板109可與所述障礙物附屬物125面積大小相同。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連接機構包括:
連接板104,上部與支撐臺102連接,下部通過鉸鏈108與基板109上表面連接。鉸鏈108的轉軸即為前述的轉動軸。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連接板104兩側設有帶引導孔106的支架105,
基板109上設有與支架105適配的支撐片110,支撐片110上設有螺絲孔,
固定螺栓107依次穿過引導孔106和支撐片110上的螺絲孔,將連接板104和基板109
連接在一起。增設支架105、支撐片110和固定螺栓107是為了更堅固的固定所述連接板104及基板109,防止鉸鏈108意外轉動。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支撐板112,支撐板112的上端設有驅動皮帶輪116,下端設有旋轉皮帶輪117,且支撐板112的下端向縫紉機122的壓腳124 —側延伸,壓腳124處設有縫紉針123,
拖布帶118 —端套裝在驅動皮帶輪116上,另一端套裝在旋轉皮帶輪117上,支撐板112上可根據需要設置若干壓帶輪,
支撐板112設置在齒輪盒111的前側面,驅動皮帶輪116與齒輪盒111的輸出軸連接, 驅動電機103的電機軸通過齒輪盒111帶動齒輪盒111的輸出軸轉動。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支撐板112的上端設有一調節板113,調節板113上設有弧形調節槽114,鎖緊螺栓115設于弧形調節槽114內,且與齒輪盒111的前側面螺紋連接。當旋松鎖緊螺栓115,可適當調整調節板113的位置,此時鎖緊螺栓115在弧形調節槽114內,使得調節軌跡沿弧形調節槽114移動,藉此調整支撐板112下端的旋轉皮帶輪117與壓腳124間的間距,使任何形狀的縫紉機都能在最佳狀態下移送縫紉物,調整到位后旋緊鎖緊螺栓115即可。圖5是拖布帶至縫紉機壓腳之間的間距調節示意圖;圖5所示縫紉機122未設有障礙附屬物125。通過以連接驅動皮帶輪116的齒輪盒111的輸出軸為基準,旋轉調節板113并帶動支撐板112 —同旋轉,從而將套裝在旋轉皮帶輪117上的拖布帶118靠近縫紉機122的壓腳124處,無論障礙附屬物125是否存在,都能將一個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設置在任何形狀的縫紉機122上,使之可以用最佳的狀態移送縫紉物。本發明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可沿轉動軸向縫紉機后側轉動,故不會阻礙縫紉機往縫紉臺后方掀開,維修維護縫紉機時,不用除去縫紉物移送裝置;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獨立的設置在縫紉臺121的上面,不是利用縫紉機122的驅動力,而是通過安裝在支撐臺102的驅動電機103獨立產生驅動力,利用驅動電機103的驅動力旋轉齒輪盒111內的齒輪,帶動設置在支撐板112上的驅動皮帶輪116和旋轉皮帶輪117,藉此帶動拖布帶118,移送通過縫紉機122的縫紉針123縫紉出的縫紉物。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不管縫紉機122后側是否有障礙附屬物125,都能按標準設置。如圖2、3、4所示,當所述縫紉機122發生故障時,為了維修縫紉機需要將縫紉機往縫紉臺后方掀開,將支撐臺102沿轉動軸向縫紉機122后側轉動即可。縫紉機122掀開沒有任何干涉,可實現迅速完成維修和更換部件。當設有固定螺栓107時,應先松開固定螺栓107后,再將支撐臺102沿轉動軸向縫紉機122后側轉動。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設置在縫紉機(122)后側的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通過基板(109)固定在縫紉臺(121)上, 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包括: 安裝在支撐臺(102)上的驅動電機(103),驅動電機(103)的電機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拖布帶(I 18)滾動, 支撐臺(102)的下部通過連接機構裝配在基板(109)上表面,所述連接機構包括一轉動軸,支撐臺(102)能沿轉動軸向縫紉機后側轉動。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包括: 連接板(104),上部與支撐臺(102)連接,下部通過鉸鏈(108)與基板(109)上表面連接。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板(104)兩側設有帶引導孔(106)的支架(105), 基板(109)上設有與支架(105)適配的支撐片(110),支撐片(110)上設有螺絲孔, 固定螺栓(107)依次穿過引導孔(106)和支撐片(110)上的螺絲孔,將連接板(104)和基板(109)連接在一起。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支撐板(112),支撐板(112)的上端設有驅動皮帶輪(116),下端設有旋轉皮帶輪(117),且支撐板(112)的下端向縫紉機(122)的壓腳(124)—側延伸, 拖布帶(118 ) —端套裝在驅動皮帶輪(116 )上,另一端套裝在旋轉皮帶輪(117 )上,支撐板(112)設置在齒輪盒(111)的前側面,驅動皮帶輪(116)與齒輪盒(111)的輸出軸連接, 驅動電機(103)的電機軸通過齒輪盒(111)帶動齒輪盒(111)的輸出軸轉動。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板(112)的上端設有一調節板(113),調節板(113)上設有弧形調節槽(114),鎖緊螺栓(115)設于弧形調節槽(114)內,且與齒輪盒(111)的前側面螺紋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包括設置在縫紉機(122)后側的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通過基板(109)固定在縫紉臺(121)上,所述縫紉物移送裝置本體(101)包括安裝在支撐臺(102)上的驅動電機(103),驅動電機(103)的電機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拖布帶(118)滾動,支撐臺(102)的下部通過連接機構裝配在基板(109)上表面,所述連接機構包括一轉動軸,支撐臺(102)能沿轉動軸向縫紉機后側轉動。本發明所述的縫紉機縫紉物移送裝置,裝置可以獨立驅動,安裝簡單,容易維修和更換部件,同時,留有供縫紉機往縫紉臺后方掀開的空間,拖布帶至縫紉機壓腳之間的間距可靈活調整。
文檔編號D05B33/00GK103088562SQ201210361678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明者樸寶仁 申請人:樸寶仁, 樸時景,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