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的渦流管內部結構都是兩段式的,噴氣孔打在內部結構的第一段上,使得氣流回轉不穩定、運行空間減小且有少部分氣流有向噴嘴入口回流的趨勢,致使纖維束的喂入受到一定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流無回流且提高噴氣渦流紗強度的噴氣渦流紡噴嘴
>J-U ρ α裝直。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包括導引體、渦流管、錐面體、引紗管和固定外殼支架,導引體及渦流管配合安裝在前端銅罩中組成第一部分噴嘴,錐面體和引紗管配合安裝在后端銅罩中組成第二部分噴嘴,第一部分噴嘴及第二部分噴嘴裝配在固定外殼支架里,其特征在于渦流管內的渦流通道分為三段,由導引體所在方向至錐面體所在方向依次為渦流通道一、渦流通道二及渦流通道三,渦流通道一及渦流通道二呈圓柱形,渦流通道三呈圓臺形,渦流通道一的直徑小于渦流通道二的直徑,渦流通道三的小圓底面與渦流通道二相接合且小圓底面的直徑與渦流通道二的直徑相等,在渦流管上開有主要形成旋轉氣流的噴氣孔,渦流管噴氣孔的一端開口位于渦流管的外圓周面上,其另一端開口位于渦流通道一與渦流通道二的連接處,氣流經由渦流管噴氣孔進入渦流管內形成旋轉氣流。優選地,所述導引體包括導引體外殼、圓臺體及導引針,圓臺體設于導引體外殼內,導引針穿設于圓臺體內且位于圓臺體的中心軸線上,導引針的中心軸線、所述錐面體內的纖維導入孔的纖維導入口中心軸線及引紗管內的引紗孔的入口的中心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纖維導入口與導引針之間形成有寬度為O. 5 I. 5mm的間隙;在所述圓臺體上有纖維螺旋導引曲面,纖維螺旋導引曲面的螺旋方向與所述旋轉氣流的旋轉方向相同;纖維螺旋導引曲面與導引體內壁之間形成纖維輸入通道。優選地,所述前端銅罩的內壁與所述渦流管的外壁之間在O型橡皮圈一及O型橡皮圈二的作用下形成位于前端銅罩內的密閉氣室;所述錐面體的內壁與所述引紗管的外壁之間以及所述后端銅罩的內壁與所述引紗管的外壁之間在O型橡皮圈三、O型橡皮圈四及O型橡皮圈五的作用下形成位于后端鐘罩內的一個互相連通的密閉氣室。本發明將渦流管內部結構設計為三段式,其中渦流管上的噴氣孔打在了內部結構第一段和第二段相連接的棱上,這樣有較充足的空間,可以使氣流旋轉更穩定。另外,由于噴氣孔所在的第二段的直徑比第一段的大,因此,氣流無回流到第一段的趨勢。經過紡紗實驗驗證,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裝置能夠顯著提高噴氣渦流紗的強度。
圖I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在紡紗狀態下的剖面示意圖;圖2(a)為導引體的外觀示意圖;圖2(b)為導引體的外殼示意圖;圖2(c)為導引體內的圓臺體示意圖;圖2(d)為導引針的剖面示意圖;圖3(a)為內部結構為兩段式的渦流管的剖面示意圖;
圖3(b)為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渦流管的剖面示意圖;圖3(c)為渦流管的外觀示意圖;圖3(d)為渦流管噴氣孔的射流延長線在其內部空間流向的立體示意圖;圖3 (e)為射流在潤流管內部空間流向的俯視不意圖;圖4為錐面體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引紗管的剖面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I-導引體;2_渦流管;3_錐面體;4_引紗管;5_固定外殼支架;6_前端銅罩;7-后端銅罩;8_纖維螺旋導引曲面;9-導引針;10_纖維螺旋導引曲面與導引體外殼間的纖維輸入通道;11_渦流管噴氣孔;12_錐面體的纖維入口 ;13_渦流室;14_引紗管噴氣孔;15-引紗管的纖維入口 ;16_纖維束;17_自由端纖維;18_錐面體的尖端錐面;19_噴氣渦流紗;20_引紗管中心通道;21_前端銅罩內的密閉氣室;22_后端銅罩內的密閉氣室;23-0型橡皮圈一、24-0型橡皮圈二、25-0型橡皮圈三、26-0型橡皮圈四、27-0型橡皮圈五;28_螺釘;29_導引體外殼;30_圓臺體。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更明顯易懂,茲以優選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如圖I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包括導引體I、渦流管2、錐面體3、引紗管4和固定外殼支架5。導引體I與渦流管2通過螺釘28配合安裝在前端銅罩6中組成第一部分噴嘴,錐面體3和引紗管4通過螺釘28配合安裝在后端銅罩7中組成第二部分噴嘴。第一部分噴嘴和第二部分噴嘴是分開的,在紡紗時,通過固定外殼支架5把兩者裝配起來合二為一,裝配后通入到渦流室13的錐面體3的纖維導入口 12與導引體I上的導引針9之間設有寬度為Imm的間隙X。結合圖2(a)至圖2(d),導引體I由導引體外殼29和位于導引體外殼29內的圓臺體30組成。圓臺體30上有纖維螺旋導引曲面8及貫穿其中心的導引針9。纖維螺旋導引曲面8與導引體I內壁之間形成纖維輸入通道10。纖維輸入通道10呈比例逐漸變小且與導引體I的中心軸線成45度的夾角α。導引針9的長度h為10mm,細度d為1mm。如圖3(a)所示,傳統的渦流管的內部結構為二段式,如圖3(b)至圖3(e)所示,本發明中的渦流管2內部結構為三段式,分別為渦流通道一、渦流通道二及渦流通道三,渦流通道一及渦流通道二呈圓柱形,渦流通道三呈圓臺形,渦流通道一的直徑小于渦流通道二的直徑,渦流通道三的小圓底面與渦流通道二相接合且小圓底面的直徑與渦流通道二的直徑相等。在渦流管2上開有主要形成旋轉氣流的噴氣孔11且噴氣孔11打在了渦流通道一與渦流通道二相連接的棱上。噴氣孔11個數為5個、孔徑為O. 5_,其與渦流管2的橫截面成40度的夾角β。錐面體3的纖維導入口 12與導引針9處于同一軸線上;錐面體3的尖端錐面與其軸線成10度的錐角Y。引紗管4內開有紡紗生頭噴氣孔14 ;紡紗生頭噴氣孔14的孔數為6個,紡紗生頭噴氣孔14的孔徑為O. 3mm,紡紗生頭噴氣孔14與引紗管4的軸線成45度的夾角δ ;引紗管4的入口 15與錐面體3的纖維導入口 12處于同一軸線上。前端銅罩6的內壁與渦流管2的 外壁之間在O型橡皮圈一 23、0型橡皮圈二 24的作用下形成位于前端銅罩6內的密閉氣室21。錐面體3的內壁與引紗管4的外壁之間以及后端銅罩7的內壁與引紗管4的外壁之間在O型橡皮圈三25、O型橡皮圈四26、O型橡皮圈五27的作用下形成位于后端銅罩7內的一個互相連通的密閉氣室22。纖維螺旋導引曲面8的螺旋方向與渦流管4中的渦流方向相同。其工作原理可分為以下幾部分經牽伸過的纖維束16在引紗管4的生頭噴氣孔14噴出的軸向流的作用下被吸入噴嘴,在引導針9的作用下,纖維束16的前端進入引紗管4的入口 15,與此同時,纖維束16的后端通過導引體I與導引體I內壁之間設有的纖維輸入通道10的最窄部分后,到達突然擴大了的渦流室13內,纖維束16的外層纖維受渦流管2上的噴氣孔11噴入渦流室13內的旋轉氣流的徑向作用力而膨脹擴大,脫離了纖維束16的主體,呈現出斷裂狀態。纖維束16隨著纖維流進入渦流室13,在導引針9的作用下,前端并未脫離紗體的纖維進入錐面體入口 12,后端纖維在脫離前羅拉的鉗口握持后,由于氣流的擴散和纖維螺旋導引曲面8的作用,使外層纖維脫離了纖維束16的主體,成傘狀倒伏在錐面體3的錐面18上,成為自由端纖維17。自由端纖維17在被引出的同時,由于渦流室13內的旋轉氣流的作用,在中心纖維的四周按一定方向纏繞,對內層纖維產生相對角位移,完成對纖維須條加捻而形成噴氣渦流紗19,噴氣渦流紗19經過錐面體入口 12進入到引紗管入口 15從引紗管4的中心通道20被輸出,經卷繞機構繞成筒子紗。在紡紗順利進行生頭后即可關閉后端銅罩上的氣閥。與現有渦流管內部結構都是兩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裝置能夠顯著提高噴氣渦流紗的強度。表I是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裝置與杭州宏揚英倫紡織有限公司(所用的是現有的由日本村田公司生產的噴嘴裝置)所紡的純粘膠紗(I. 23dtexX39mm)所作的比較。從表中可以看出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裝置相比于杭州宏揚英倫紡織有限公司(所用的是現有的由日本村田公司生產的噴嘴裝置),其所紡純粘膠紗的質量好。表I本發明裝置與杭州宏揚英倫紡織有限公司所紡的純粘膠紗的性能對比
權利要求
1.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包括導引體(I)、渦流管(2)、錐面體(3)、引紗管(4)和固定外殼支架(5),導引體(I)及渦流管(2)配合安裝在前端銅罩(6)中組成第一部分噴嘴,錐面體(3)和引紗管(4)配合安裝在后端銅罩(7)中組成第二部分噴嘴,第一部分噴嘴及第二部分噴嘴裝配在固定外殼支架(5),其特征在于渦流管(2)內的渦流通道分為三段,由導引體(I)所在方向至錐面體(3)所在方向依次為渦流通道一、渦流通道二及渦流通道三,渦流通道一及渦流通道二呈圓柱形,渦流通道三呈圓臺形,渦流通道一的直徑小于渦流通道二的直徑,渦流通道三的小圓底面與渦流通道二相接合且小圓底面的直徑與渦流通道二的直徑相等,在渦流管(2)上開有主要形成旋轉氣流的噴氣孔(11),渦流管噴氣孔(11)的一端開口位于渦流管(2)的外圓周面上,其另一端開口位于渦流通道一與渦流通道二的連接處,氣流經由渦流管噴氣孔(11)進入渦流管(2)內形成旋轉氣流。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體⑴包括導引體外殼(29)、圓臺體(30)及導引針(9),圓臺體(30)設于導引體外殼(29)內,導引針(9)穿設于圓臺體(30)內且位于圓臺體(30)的中心軸線上,導引針(9)的中心軸線、所述錐面體(3)內的纖維導入孔的纖維導入口(12)中心軸線及引紗管(4)內的引紗孔的入口(15)的中心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纖維導入口(12)與導引針(9)之間形成有寬度為O. 5 I. 5mm的間隙;在所述圓臺體(30)上有纖維螺旋導引曲面(8),纖維螺旋導引曲面(8)的螺旋方向與所述旋轉氣流的旋轉方向相同;纖維螺旋導引曲面(8)與導引體(I)內壁之間形成纖維輸入通道(10)。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銅罩(6)的內壁與所述渦流管⑵的外壁之間在O型橡皮圈一(23)及O型橡皮圈二(24)的作用下形成位于前端銅罩(6)內的密閉氣室(21);所述錐面體(3)的內壁與所述引紗管(4)的外壁之間以及所述后端銅罩(7)的內壁與所述引紗管(4)的外壁之間在O型橡皮圈三(25)、O型橡皮圈四(26)及O型橡皮圈五(27)的作用下形成位于后端銅罩(7)內的一個互相連通的密閉氣室(22)。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渦流管內部結構為三段式的噴氣渦流紡噴嘴裝置,包括導引體、渦流管、錐面體、引紗管和固定外殼支架,導引體及渦流管配合安裝在前端銅罩中組成第一部分噴嘴,錐面體和引紗管配合安裝在后端銅罩中組成第二部分噴嘴,第一部分噴嘴及第二部分噴嘴裝配在固定外殼支架里,其特征在于渦流管內部設計為三段式結構,渦流管噴氣孔的一端開口位于渦流管的外圓周面上,其另一端開口位于第一段與第二段的連接處。本發明的渦流管內部有較充足的空間,可以使氣流旋轉更穩定。另外,氣流無回流到第一段的趨勢。本發明能夠顯著提高噴氣渦流紗的強度。
文檔編號D01H4/02GK102912491SQ201210435089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日
發明者尚珊珊, 郁崇文, 裴澤光, 李美玲, 惠華毅 申請人:東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