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馬尾松硫酸鹽蒽醌法制漿造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馬尾松硫酸鹽蒽醌法制漿造紙エ藝。
背景技術:
堿法制漿是利用堿性化學藥劑根據不同類型紙漿的需要盡可能地除去纖維原料中的木素,保留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并使纖維離解成漿。目前該堿法制漿的產量約占我國化學漿產量的75%,是我國制漿エ業使用的主用方法之一。堿法制漿主要可分為燒堿法和硫酸鹽法。針葉木因組織結構緊密,木素含量高,且大部分存在于細胞壁中,故需在較劇烈的蒸煮條件下,較長蒸煮時間才能制得高強度、高質量的紙漿,燒堿法不適于處理針葉木,現多用硫酸鹽法進行針葉木紙漿加工。硫酸鹽法主要采用氫氧化鈉與硫化鈉作蒸煮劑進行制漿。堿法制漿在蒸煮過程中,由于植物種類,其化學組成也不同,因而在堿與原料反應的同時,不僅脫除原料中的木素而且原料、蠟、脂肪等皂化物及雜細胞也隨之脫除。也不可避免地伴有纖維素、半纖維素的降解,其所制漿硬度較低。蒽醌-堿法法制漿能縮短蒸煮時間,其 所制紙漿具有得率高、硬度低和強度好的優點。其反應機理是蒽醌在有葡萄糖基存在吋,則被纖維素的還原性末端基氧化成暗紅色的蒽氫醌,溶于熱堿中,同時,纖維素的還原性末端基變成了偏變糖酸基,從而阻止其剝皮反應的進行,減少纖維素的降解。但該法成本高,且隨蒽醌用量的増加影響堿回收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馬尾松硫酸鹽蒽醌法制漿造紙エ藝,其克服了現有馬尾松制漿造紙エ藝紙漿得率不高、硬度低、生產成本高、易污染環境的缺點。該エ藝具有紙漿得率高、生產成本低、環境污染小的優點。一種馬尾松硫酸鹽蒽醌法制漿造紙エ藝,蒸煮條件為用堿量(用堿量指蒸煮所需的活性堿量與絕干植物纖維原料質量的百分比,活性堿質量以Na2O計
)14%,硫化度(硫化度指硫酸鹽堿液中硫化鈉含量占活性堿即燒堿與硫化鈉總含量的百分比)16%,蒽醌用量為蒸煮液總質量的0. 05%,液比(液比指蒸煮中絕干纖維原料重量(kg或t)與蒸煮總液量的體積(L或m3)之比)為1:3.5。該エ藝用堿量、硫化度均低于普通蒽醌-堿法エ藝用量,蒽醌用量與其持平,因此,能在保證紙漿較高得率、硬度的同時降低成本、減小硫對環境的污染。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提供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一種馬尾松硫酸鹽蒽醌法制漿造紙エ藝,其包括以下步驟
⑴馬尾松原料處理采用樹齡適中、樹干端正的馬尾松,加工為長度15-20mm、厚度3_5mm、寬度< 20mm的材樣。⑵蒸煮材樣裝入蒸球,加入調配好的蒸煮液,使液比為1:3. 5 ;蒸煮液主要成分為燒堿、硫化鈉和蒽醌,其用堿量為14%,硫化度為16%,蒽醌用量為蒸煮液總質量的0. 05%。⑶篩漿蒸煮后的漿水經除節機、篩漿機過濾,送入高濃儲液池存放。⑷后處理高濃儲液池內漿水經漂白工序后存入漂白儲漿池備用。該制漿工藝相關數據如下紙漿硬度60K,制漿得率質量百分比為50. 8%。
權利要求
1.一種馬尾松硫酸鹽蒽醌法制漿造紙工藝,其特征在于其蒸煮條件為用堿量14%,硫化度16%,蒽醌用量為蒸煮液總質量的0. 05%,液比1:3. 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馬尾松硫酸鹽蒽醌法制漿造紙工藝,蒸煮條件為用堿量14%,硫化度16%,蒽醌用量為蒸煮液總質量的0.05%,液比1:3.5。該生產工藝克服了現有馬尾松制漿造紙工藝紙漿得率不高、硬度低、生產成本高、易污染環境的缺點。該工藝具有紙漿得率高、生產成本低、環境污染小的優點。
文檔編號D21C3/02GK103061178SQ2012105886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明者詹金春 申請人:福建鐃山紙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