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速洗漿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速洗漿機。
背景技術:
傳統造紙洗漿工藝中使用的洗漿機,其進漿口位于篩板上方,出漿口設置在篩板下方,篩板由篩板架支撐,篩板內的主軸上固定螺旋形葉片,從而實現洗漿。其洗漿效率不高,影響成紙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速洗漿機,其克服了傳統洗漿機洗漿效率不高的 缺點,具有效率高、成品漿回收率高的特點。該高速洗漿機,由從左到右依次連接的進漿裝置和洗漿裝置組成。洗漿裝置由上下兩個機架構成,上下機架右端緊靠接觸,該緊靠接觸處下端部有一出漿口,兩機架中部呈一夾角形空隙。每個機架外圍設置有滾輪,棉布分別沿滾輪包裹上下機架外緣。棉布隨滾輪的滾動而轉動,帶動漿水向右端機架緊靠接觸處運動,同時利用漿水自身重力和棉布在機架緊靠接觸處的擠壓摩擦實現洗漿,其洗漿效率高。該洗漿裝置正下方設置有回流裝置,回流裝置連通進漿裝置。回流裝置的設置實現了廢漿的回流,提高了成品漿的回收率。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高速洗漿機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提供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速洗漿機,具體如下如圖I所示,一種高速洗漿機由從左到右依次連接的進漿裝置I和洗漿裝置2組成。進漿裝置由相連的進漿口 11和布漿通道12構成,進漿口與漿池6連接。洗漿裝置由上下兩個機架21構成,上下機架右端緊靠接觸,該緊靠接觸處4端部有一出漿口 5,兩機架中部呈一夾角形空隙24。布漿通道出口正對該空隙開口處。每個機架外圍設置有滾輪22,棉布23分別沿滾輪包裹上下機架外緣。洗漿裝置正下方設置有回流裝置3,其由位于機架正下方的回流口 31和連通進漿裝置進漿口的回流通道32構成。本實用新型的高速洗漿機的工作過程漿水由漿池經進漿口入布漿通道,從布漿通道出口噴入上下機架的夾角形空隙中,漿水附著在棉布上,漿水在自身重力下,其水分從棉布縫隙中浙出。棉布隨滾輪的滾動而轉動,帶動漿水向右端機架緊靠接觸處運動,棉布在機架緊靠接觸處的擠壓摩擦實現洗漿。經洗漿后的成漿在出漿口收集。機架上浙出的水分及部分洗漿中損失的漿水經回流口從回流通道回流入進漿裝置,實現廢漿回流。
權利要求1.一種高速洗漿機,由從左到右依次連接的進漿裝置(I)和洗漿裝置(2)組成,其特征在于該洗漿裝置(2)由上下兩個機架(21)構成,上下機架右端緊靠接觸,該緊靠接觸處(4)端部有一出漿口(5),兩機架中部呈一夾角形空隙(24);每個機架外圍設置有滾輪(22),棉布(23)分別沿滾輪包裹上下機架外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高速洗漿機,其特征在于該洗漿裝置正下方設置有回流裝置(3),回流裝置連通進漿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速洗漿機,由從左到右依次連接的進漿裝置(1)和洗漿裝置(2)組成。該洗漿裝置由上下兩個機架(21)構成,上下機架右端緊靠接觸,該緊靠接觸處(4)端部有一出漿口(5),兩機架中部呈一夾角形空隙(24)。每個機架外圍設置有滾輪(22),棉布(23)分別沿滾輪包裹上下機架外緣。該高速洗漿機解決了傳統洗漿機洗漿效率不高,影響成紙質量的問題,具有洗漿效率高、成品漿回收率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D21C9/02GK202519515SQ20122014624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明者徐禮彬, 詹金春, 高曉明 申請人:福建省盈豐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