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特別涉及一種棉紡精梳機風道氣流分布。
背景技術:
精梳機是用來排除精梳小卷中的短纖維、棉結、雜質,形成具有一定平行度、伸直度、分離度精梳條的紡紗設備。在精梳機速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風道氣流對棉網質量的影響不斷提高,同時車頭箱的溫升也隨之加劇;在此背景下原進風板簡單的封堵機構難以有效起到風道氣流補償的作用,且將風道和車頭箱隔離開,無法實現對車頭箱底側的清潔及 降低車頭箱溫度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該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在精梳機風道端面形成氣流補償,有利于改善各梳理眼間的氣流分配;在風道負壓的帶動下形成氣流的定向流動,可同時實現車頭箱底側清潔和輔助降低車頭箱溫度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該進風板固定于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上,進風板包括左、右吸風板和中央補風板,所述左、右吸風板固定位于中央補風板兩側,左、右吸風板分別與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側壁形成貫穿的左、右吸風通道,中央補風板上設有補風孔,所述補風孔軸向兩側分別與風道和車頭箱底側對應連通,補風孔兩端分別與風道和主電機后側對應,使得補風孔將風道與車頭箱底側連接,使氣流從車頭箱底側的前側板、后側板及車頭箱門流向風道,在滿足風道補風的同時控制氣流流動方向,其實現了對精梳機各梳理眼間氣流分配的有效補償,同時實現車頭箱降溫及車頭箱底清潔的作用。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風板的左、右吸風板分別呈結構對稱的倒L形結構,中央補風板呈平面形結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央補風板上的補風孔為若干沿補風板徑向交叉間隔排列的圓弧孔段,形成螺旋式補風孔,可在滿足風道補風的同時控制氣流流動方向。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央補風板上的補風孔與風道同心。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左吸風通道沿左右方向的寬度大于右吸風通道沿左右方向的寬度,滿足風道內前后對氣流不同要求。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央補風板上設有安裝孔,還設有連接螺栓,所述連接螺栓穿過該安裝孔與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螺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固定于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進風板上設置左、右吸風通道和中央的補風孔,在精梳機風道端面形成氣流補償,有利于改善各梳理眼間的氣流分配;在風道負壓的帶動下形成氣流的定向流動,可同時實現車頭箱底側清潔和輔助降低車頭箱溫度的作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種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該進風板固定于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上,進風板包括左、右吸風板1、2和中央補風板3,所述左、右吸風板1、2固定位于中央補風板3兩側,左、右吸風板1、2分別與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側壁形成貫穿的左、右 吸風通道,中央補風板3上設有補風孔4,所述補風孔4軸向兩側分別與風道和車頭箱底側對應連通,補風孔4兩端分別與風道和主電機后側對應,使得補風孔4將風道與車頭箱底側連接,使氣流從車頭箱底側的前側板、后側板及車頭箱門流向風道,在滿足風道補風的同時控制氣流流動方向,其實現了對精梳機各梳理眼間氣流分配的有效補償,同時實現車頭箱降溫及車頭箱底清潔的作用。所述進風板的左、右吸風板1、2分別呈結構對稱的倒L形結構,中央補風板3呈平面形結構。所述中央補風板3上的補風孔4為若干沿補風板徑向交叉間隔排列的圓弧孔段,形成螺旋式補風孔4,可在滿足風道補風的同時控制氣流流動方向。所述中央補風板3上的補風孔4與風道同心。所述左吸風通道沿左右方向的寬度大于右吸風通道沿左右方向的寬度,滿足風道內前后對氣流不同要求。所述中央補風板3上設有安裝孔5,還設有連接螺栓,所述連接螺栓穿過該安裝孔5與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螺接。
權利要求1.一種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該進風板固定于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上,其特征在于進風板包括左、右吸風板(1、2)和中央補風板(3),所述左、右吸風板(1、2)固定位于中央補風板(3)兩側,左、右吸風板(1、2)分別與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側壁形成貫穿的左、右吸風通道,中央補風板(3)上設有補風孔(4),所述補風孔(4)軸向兩側分別與風道和車頭箱底側 對應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板的左、右吸風板(I、2 )分別呈結構對稱的倒L形結構,中央補風板(3 )呈平面形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補風板(3)上的補風孔(4)為若干沿補風板徑向交叉間隔排列的圓弧孔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補風板(3)上的補風孔(4)與風道同心。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風通道沿左右方向的寬度大于右吸風通道沿左右方向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補風板(3)上設有安裝孔(5),還設有連接螺栓,所述連接螺栓穿過該安裝孔(5)與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螺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結構改進的棉紡精梳機風道進風板,該進風板固定于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上,進風板包括左、右吸風板和中央補風板,所述左、右吸風板固定位于中央補風板兩側,左、右吸風板分別與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側壁形成貫穿的左、右吸風通道,中央補風板上設有補風孔,所述補風孔軸向兩側分別與風道和車頭箱底側對應連通,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固定于精梳機風道車頭側法蘭進風板上設置左、右吸風通道和中央的補風孔,在精梳機風道端面形成氣流補償,有利于改善各梳理眼間的氣流分配;在風道負壓的帶動下形成氣流的定向流動,可同時實現車頭箱底側清潔和輔助降低車頭箱溫度的作用。
文檔編號D01G19/28GK202688558SQ20122017690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張立彬 申請人:江蘇凱宮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