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橫機上的除塵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橫機上的除塵機構。
背景技術:
橫機在長期運行后,由于橫機內(nèi)部的織物、紗線等等線頭啊,細小的線段絨物,還有空氣中的雜物,都會慢慢積蓄累積形成線團,加上橫機上很多的油污,使得線團有一定的重力,粘附在橫機上,很難清洗,給整個設備帶來影響,而且這樣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嚴重。一般的橫機,只是配備很簡單的吸風裝置,將線團吸附起來集中處理,但是效率低,粘附在風機上,處理非常不容易。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橫機上的除塵機構,結構簡單靈活,吸塵效率高,保護風機避免線團的粘附,同時內(nèi)部清洗容易且效果好。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橫機上的除塵機構,包括風機和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機構包括吸風口,與吸風口連接的吸風管道,吸風管道的另一端設有儲塵室,在儲塵室的上端設有風室,該風室與風機連接設置。該結構中,通過風機產(chǎn)生強大的吸力,將線團從吸風口,經(jīng)過吸風管道進到儲塵室中,并留存在儲塵室中,以便及時清理。進一步,在風室與儲塵室之間設有活動式設置的過濾結構。該結構的設置,能夠防止線團或者其他物質(zhì)粘附到風機上,使得風機不需要清理或者所需要清理的程度大大降低,方便了客戶使用。另外,活動式的設置,使得過濾結構能夠拿出來,進行清洗,并且保證過濾網(wǎng)過濾的效果。進一步,所述過濾結構包括3個并列設置的過濾網(wǎng)。該結構的設置,能夠方便替換過濾網(wǎng)進行清洗,不耽誤正常的工作。進一步,在儲塵室的底部設有清理口。該結構的設置,方便將儲塵室內(nèi)部的線團或其他物質(zhì)雜質(zhì)及時清洗,提供整體的效率。將清理口設置在儲塵室的底部,能提高工人的清理效果,線團等物質(zhì)容易出來。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靈活,吸塵效率高,保護風機避免線團的粘附,同時內(nèi)部清洗容易且效果好。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17]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橫機上的除塵機構,包括風機I和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機構包括吸風口 2,與吸風口 2連接的吸風管道3,吸風管道3的另一端設有儲塵室4,在儲塵室4的上端設有風室5,該風室5與風機I連接設置。[0019]進一步設置,在風室5與儲塵室4之間設有活動式設置的過濾結構。[0020]進一步設置,所述過濾結構包括3個并列設置的過濾網(wǎng)6。[0021]進一步設置,在儲塵室4的底部設有清理口 7。[0022]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靈活,吸塵效率高,保護風機避免線團的粘附,同時內(nèi)部清洗容易且效果好。[0023]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
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所改變,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nèi)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橫機上的除塵機構,包括風機和吸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機構包括吸風口,與吸風口連接的吸風管道,吸風管道的另一端設有儲塵室,在儲塵室的上端設有風室,該風室與風機連接設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橫機上的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風室與儲塵室之間設有活動式設置的過濾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橫機上的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結構包括3個并列設置的過濾網(wǎng)。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橫機上的除塵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儲塵室的底部設有清理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橫機上的除塵機構,包括風機和吸塵結構,所述吸塵機構包括吸風口,與吸風口連接的吸風管道,吸風管道的另一端設有儲塵室,在儲塵室的上端設有風室,該風室與風機連接設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靈活,吸塵效率高,保護風機避免線團的粘附,同時內(nèi)部清洗容易且效果好。
文檔編號D04B35/32GK202730425SQ20122036520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蔣志球, 傅海明, 趙小濤, 俞偉煥 申請人:浙江偉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