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尤其適合應用于洗衣機領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在洗衣機領域中,安裝在洗衣機內部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進行配合連接作為洗衣機的驅動機構實現對洗衣機的驅動功能。如何在滿足性能的前提下,不斷降低洗衣機驅動機構的安裝體積或空間占用及其生產制造成本已成為近年來洗衣機生產商致力追求的兩大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國內有較多相關專利技術公開,但大多仍然停留在優化局部設計,這些對于本領域的貢獻仍然是微乎其微的。本申請人及相關聯的其它申請人為了解決這些技術問題,自2010年以來,提出了幾十項專利申請,對于解決以上兩大技術問題作出了較大程度的貢獻,較為典型的有如專利公開號為CN102345219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洗衣機用減速軸離合器,具有驅動軸和驅動軸套,驅動軸具有上下方向同軸設置的驅動軸和傳動軸,驅動軸與驅動電機連接,其外側設置行星輪組件,行星輪組件具有行星輪保持架、設置在行星輪保持架上、且與驅動軸相嚙合的行星輪以及設置在行星輪外圈且與行星輪相嚙合的行星輪外齒圈,行星輪外齒圈與傳動軸相連接,行星輪外齒圈外側套接齒形離合圈,齒形離合圈與行星輪外齒圈之間花鍵配合且上下方向滑動連接,齒形離合圈下端設有插齒,齒形離合圈下方設有與驅動軸固定連接的插槽盤,插槽盤上設有與齒形離合圈下端插齒相配的插槽,齒形離合圈上方設有電磁線圈。然而其電機仍然需設置兩根獨立的驅動軸和傳動軸,由此后續生產更需要相關連接件和安裝工序,增加成本負荷的同時,更是增加了安裝體積的占用。又如專利公開號為CN102677427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洗衣機驅動器,包括電機、洗滌軸、套裝在所述洗滌軸上的脫水軸套和齒輪減速機構,所述洗滌軸同軸安裝于所述電機的電機轉子內部且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齒輪固接,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入齒輪軸插裝于所述電機轉子的軸孔內。由于將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入齒輪軸插裝在電機轉子的軸孔內,使電機轉子作為齒輪減速機構的齒輪架,有效地將齒輪減速機構和電機集成為一體,從而減小了洗衣機驅動器的軸向尺寸,使得該洗衣機驅動器的結構簡單緊湊,占用空間小。此結構雖然減少了軸向尺寸,還是由于其工作原理是將電機轉子直接作為輸入齒輪軸,只適合應用與不具有太陽輪的少齒差齒輪機構,應用范圍受到限制,且少差齒輪機構本身存在的傳動效率低等缺陷,因此此專利的提出仍然不能滿足實際中的廣泛需求。在此技術背景下,隨著本申請人在本領域的不斷地研究摸索來尋求一種既有效低洗衣機驅動機構的占用空間及其生產制造成本,且適用范圍廣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來作為洗衣機的驅動機構。
發明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有效大幅度減少了安裝體積的占用、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且適用范圍廣。由于包括太陽輪等的行星輪減速機構在洗衣機傳動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如由內齒輪、太陽輪、行星齒輪、行星架等部件組成的NGW型行星輪系等,其具有傳動效果高,傳動關系穩定,成本低等優點,然而其作為電機的減速輸出部件,其與電機的安裝結構一直均是電機固定連接輸出軸,輸出軸直接或通過皮帶輪間接將動力傳遞給齒輪減速機構的太陽輪,盡管現有技術中多項針對齒輪減速機構本身的部件進行改進以減少其安裝體積的占用,然而隨著需求不斷提高,現有技術對于齒輪減速機構在安裝體積上的改進和思路都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我們必須在齒輪減速機構安裝結構上尋求新突破或新思路。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包括電機和減速離合器,所述減速離合器包括齒輪減速機構、離合機構和安裝殼體,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所述離合機構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所述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通過所述安裝殼體實現自身部件和/或其與外部其它部件的安裝連接,其中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太陽輪直接固定設置在所述電機的轉子上。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核心技術點為首次提出將齒輪減速機構的太陽輪直接固定設置在電機的轉子上,即實現直接由電機的轉子向太陽輪傳遞動力,取消了現有技術中通過“輸出軸或輸出軸和皮帶輪”等中間部件進行傳遞,最大程度地縮短了動力傳遞路徑,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安裝結構大大降低了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安裝體積占用,又由于去除了多個中間動力傳遞部件,因而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同時由于動力傳遞路徑極短,進而提高了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傳動效率。所述的太陽輪可以直接在所述電機的轉子上一體加工成型;也可以通過固定連接件直接固定在所述電機的轉子上,固定連接件,可以為螺釘、鉚釘或其它常規的連接件。優選地,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包括太陽輪、內齒輪、位于所述太陽輪與所述內齒輪之間且與所述太陽輪、內齒輪同時嚙合的行星齒輪、行星架、輸出軸,所述行星齒輪通過行星軸可相對所述行星架進行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與所述輸出軸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離合機構為電磁離合機構,當所述電機減速輸出時,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離合齒圈受到電磁力或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處于非鎖合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當所述電機非減速輸出時,所述離合齒圈受到復位力或電磁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進而實現所述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本實用新型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基本工作原理為電磁離合機構的離合齒圈根據電磁力和復位力的結合作用使得本實用新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在“實現對電機的減速輸出”和“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電機進行減速輸出”之間進行轉換,從而實現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本實用新型所述電磁力和復位力的結合作用方式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選定。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第一種優選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電磁離合機構,所述的減速離合器包括齒輪減速機構、電磁離合機構、安裝殼體,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技術方案為所述電磁離合機構包括電磁線圈組件、離合齒圈、嚙合部件、下配合部件,所述電磁線圈組件位于所述離合齒圈側面,所述離合齒圈內側設有嚙合內齒,所述嚙合部件外側設有嚙合外齒,所述離合齒圈通過所述嚙合內齒與所述嚙合外齒的嚙合套接在所述嚙合部件外側,且所述離合齒圈沿所述嚙合部件可上下移動,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內齒輪作為所述嚙合部件,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行星架作為所述下配合部件,所述離合齒圈在所述電磁線圈組件產生的電磁力和其它部件產生的復位力作用下沿所述內齒輪可向上下移動與所述行星架分離或固定配合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所述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離合齒圈沿內齒輪可向上下移動與行星架分離或固定配合,避免了現有電磁離合機構需單獨設置下配合部件,并節省了相關加工工序,從而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同時更是大大降低了電磁離合機構的安裝體積的占用。當然地,本實用新型所述電磁離合機構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任意一種電磁離合機構,如采用本申請人在先專利201010242614. 2公開的電磁離合機構。由于現有技術公開的電磁離合機構均為當齒輪減速機構對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時,其電磁線圈為通電狀態,而當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時,其電磁線圈為斷電狀態,而由于在實際應用中,“齒輪減速機構對電機進行減速輸出”作為常規的工作狀態,即要求電磁線圈需長時間處于通電狀態,因此現有技術的電磁離合機構的能耗一直較高,同時電磁線圈的使用壽命也受到影響,在此背景下,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第二種優選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電磁離合機構,所述的減速離合器包括齒輪減速機構、電磁離合機構、安裝殼體,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技術方案為當電磁線圈斷電時,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離合齒圈受到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處于非鎖合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當電磁線圈通電時,所述離合齒圈受到電磁力,并克服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進而實現所述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簡單地實現了在常規的工作狀態下,電磁離合機構的電磁線圈為斷電狀態,大大降低了電磁離合機構的能耗,同時提高了電磁離合機構的使用壽命。 當然地,所述第一種優選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電磁離合機構和所述第二種優選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電磁離合機構還可以結合進行使用,技術效果更好。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電磁離合機構的多項優選技術方案優選地,當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時,所述離合齒圈處于被固定狀態。優選地,當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時,所述離合齒圈處于非固定狀態。當所述離合齒圈處于被固定狀態時,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為單一動力減速輸出狀態,減速輸出部件為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當所述離合齒圈處于非固定狀態時,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為復合動力減速輸出狀態,減速輸出部件可以為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和輸出軸套。為了確保本實用新型所述離合齒圈與行星架之間的固定配合的穩定性,優選地,所述離合齒圈下端設有至少2個凸塊,所述行星架上設有可與所述凸塊固定配合的插槽;更為優選地,所述離合齒圈下端設有4-6個凸塊。為了實現所述離合齒圈在與行星架處于分離狀態時,確保離合齒圈處于被固定狀態,以實現減速輸出部件的單一動力減速輸出方式,優選地,還包括上配合部件,所述安裝殼體作為所述上配合部件,所述離合齒圈在所述電磁線圈組件產生的電磁力和其它部件產生的復位力作用下沿所述內齒輪可向上下移動擇一與所述安裝殼體和所述行星架固定配合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所述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為了確保本實用新型所述離合齒圈與安裝殼體之間的固定配合的穩定性,優選地,所述離合齒圈上端設有至少2個凸齒,所述安裝殼體或所述電磁線圈組件上設有可與所述凸齒固定配合的凹槽;更為優選為,所述離合齒圈上端設有4-12個凸齒。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與凸齒固定配合的凹槽可以設置在安裝殼體上,也可以直接設置在電磁線圈組件的相關部件上,可以根據實際安裝進行具體設置,只要實現離合齒圈直接或間接與安裝殼體進行固定配合即可。優選地,所述電磁線圈組件包括電磁線圈、線架、線圈保持架,所述電磁線圈繞設在所述線架上,所述線架位于所述線圈保持架內,所述線圈保持架固定在所述安裝殼體上,所述線圈保持架、所述離合齒圈和/或所述安裝殼體之間形成閉合磁路。本實用新型所述線圈保持架固定在所述安裝殼體上的固定方式可以是鉚合沖壓連接,所述線架可以為一體注塑件。為了定位電磁線圈的引出線,防止引出線在所述安裝殼體內進行位移而受到損傷,更為優選地,所述電磁線圈的引出線上套接有套管,通過線圈保持架與所述安裝殼體之間的固定連接工藝將套接在電磁線圈的引出線上的套管定位在所述安裝殼體內或外,從而避免電磁線圈的引出線受到損傷。進一步優選地,為了避免在電磁線圈在線架上的繞線過程中,由于兩者之間發生不斷摩擦而導致電磁線圈受到損傷,電磁線圈上還可設置絕緣膠帶,以避免此情況的發生。當本實用新型所述安裝殼體為導磁材料制成時,所述線圈保持架、所述離合齒圈和所述安裝殼體之間形成閉合磁路,進而在所述電磁線圈通電時對所述離合齒圈產生電磁作用力。當為了降低所述安裝殼體的制造成本,將所述安裝殼體采用鑄鋁件,即為非導磁材料制成時,所述線圈保持架和所述離合齒圈之間形成閉合磁路,進而在所述電磁線圈通電時對所述離合齒圈產生電磁作用力;具體技術方案可采用所述線圈保持架包括固定連接為一體的線圈保持架上蓋和線圈保持架下蓋,所述線圈保持架上蓋、所述線圈保持架下蓋和離合齒圈之間形成閉合磁路。優選地,所述離合齒圈上固定套接有彈簧,所述彈簧對所述離合齒圈產生復位力。當然地,也可以采用其它部件產生復位力,所述離合齒圈本身的重力也可稱為復位力。優選地,當電磁線圈斷電時,所述離合齒圈受到復位力使得所述離合齒圈與所述行星架處于分離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當電磁線圈通電時,所述離合齒圈受到電磁力,并克服復位力沿所述內齒輪向下移動與所述行星架固定配合,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進而實現所述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優選地,當電磁線圈斷電時,所述離合齒圈受到復位力使得所述離合齒圈與所述行星架處于分離狀態并與所述安裝殼體固定配合,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當電磁線圈通電時,所述離合齒圈受到電磁力,并克服復位力沿內齒輪向下移動與行星架固定配合,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進而實現所述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當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第一種優選的電磁離合機構應用于洗衣機時,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包括脫水部件、洗滌部件,所述脫水部件通過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套與所述內齒輪固定連接,所述洗滌部件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洗滌工況時,所述離合齒圈與所述行星架處于分離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脫水工況時,所述離合齒圈與所述行星架固定配合,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所述輸出軸套與輸出軸共同高速旋轉,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當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第二種優選的電磁離合機構應用于洗衣機時,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包括脫水部件、洗滌部件,所述脫水部件通過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套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內齒輪固定連接,所述洗滌部件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電磁離合機構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洗滌工況時,電磁線圈斷電,所述離合齒圈受到復位力使得齒輪減速機構處于非鎖合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脫水工況時,電磁線圈通電,所述離合齒圈受到電磁力,并克服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所述輸出軸套與所述輸出軸共同高速旋轉,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優選地,在洗漆工況時,所述離合齒圈處于被固定狀態,所述輸出軸作為減速輸出部件,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為單一動力減速輸出狀態。優選地,在洗滌工況時,所述離合齒圈處于非固定狀態,所述輸出軸套和所述輸出軸同時作為減速輸出部件,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為復合動力減速輸出狀態。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復合動力輸出,如應用于洗衣機領域時,優選地,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還包括輸出軸套,所述輸出軸套套裝在所述輸出軸上,并與所述內齒輪固定連接。進一步地,當需求為復合動力減速輸出時,當所述的離合齒圈可移動地套接在齒輪減速機構的內齒輪上時,可將所述內齒輪設置為非固定狀態,因而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和輸出軸套同時作為減速輸出部件,即實現復合動力減速輸出。當然地,所述離合機構也可以采用機械離合機構,所述機械離合機構包括由外部動力控制的制動裝置和離合裝置,制動裝置和離合裝置通過配合選擇性實現齒輪減速機構對電機的減速輸出功能,進而實現電機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當以上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應用于洗衣機領域時,即得到一種洗衣機用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技術方案為一種洗衣機用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包括電機和減速離合器,所述減速離合器包括齒輪減速機構、離合機構和安裝殼體,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輸出軸套和輸出軸,所述輸出軸套和所述輸出軸分別與洗衣機的脫水部件和洗滌部件固定連接,所述離合機構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通過所述安裝殼體實現自身部件和/或其與洗衣機的其它部件的安裝連接,其中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太陽輪直接固定設置在所述電機的轉子上。本實用新型所述洗衣機用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為當洗衣機在洗滌工況時,所述離合機構使得齒輪減速機構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即為減速輸出狀態,實現洗衣機的洗滌功能,當洗衣機在脫水工況時,所述離合機構使得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電機進行減速輸出,輸出軸套、輸出軸與電機三者共同高速旋轉,由于輸出軸套與洗衣機的脫水部件固定連接,從而實現洗衣機的脫水功能。本實用新型所述洗衣機的洗滌部件可以是波輪、攪拌器、滾筒,或其它具備洗滌功能的部件;本實用新型所述洗衣機的脫水部件是指用于盛水并容納衣物的桶狀部件,如內桶。優選地,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包括太陽輪、內齒輪、位于所述太陽輪與所述內齒輪之間且與所述太陽輪、內齒輪同時嚙合的行星齒輪、行星架、輸出軸、輸出軸套,所述行星齒輪通過行星軸可相對所述行星架進行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與所述輸出軸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輸出軸另一端與所述洗滌部件固定連接,所述輸出軸套套裝在所述輸出軸上,其一端與所述內齒輪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脫水部件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離合機構為電磁離合機構,洗滌工況時,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離合齒圈受到電磁力或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處于非鎖合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脫水工況時,所述離合齒圈受到復位力或電磁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所述輸出軸套與所述輸出軸共同高速旋轉,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優選地,所述電磁離合機構包括電磁線圈組件、離合齒圈、嚙合部件、下配合部件,所述電磁線圈組件位于所述離合齒圈側面,所述離合齒圈內側設有嚙合內齒,所述嚙合部件外側設有嚙合外齒,所述離合齒圈通過所述嚙合內齒與所述嚙合外齒的嚙合套接在所述嚙合部件外側,且所述離合齒圈沿所述嚙合部件可上下移動,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內齒輪作為所述嚙合部件,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行星架作為所述下配合部件,所述離合齒圈在所述電磁線圈組件產生的電磁力和其它部件產生的復位力作用下沿所述內齒輪可向上下移動與所述行星架分離或固定配合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優選地,洗滌工況時,電磁線圈斷電,所述離合齒圈受到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處于非鎖合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脫水工況時,電磁線圈通電,所述離合齒圈受到電磁力,并克服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進行減速輸出,所述輸出軸套與所述輸出軸共同高速旋轉,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當然地,所述離合機構也可以采用機械離合機構,所述機械離合機構包括由外部動力控制的制動裝置和離合裝置,制動裝置和離合裝置通過配合選擇性實現齒輪減速機構對電機的減速輸出功能,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0050]優選地,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對所述電機的減速輸出是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最終以所述輸出軸/和所述輸出軸套進行減速輸出。當洗衣機為單動力洗滌需求時,輸出軸套處于被固定狀態,僅輸出軸作為齒輪減速機構的減速輸出部件;當洗衣機為復合動力洗滌需求時,輸出軸套處于非固定狀態,輸出軸套和輸出軸同時作為齒輪減速機構的減速輸出部件,實現洗衣機的復合動力洗滌。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優選方案為了提高齒輪減速機構的安裝結構緊湊度,減少其安裝體積的占用,優選地,所述太陽輪設有凹槽,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同軸地并可相對旋轉地位于所述凹槽中,且從所述凹槽中延伸出來。為了更好實現對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的軸向承重,優選地,所述凹槽底部與所述輸出軸端部之間設有鋼球。當然地,也可以采用其它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常規方式實現對所述輸出軸的承重。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機包括定子和轉子,可以是內轉子電機,也可以是外轉子電機,優選地,由于外轉子電機具有一定的內徑空間,在減少安裝體積的占用的技術效果上,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外轉子電機上會更為突出。為了簡化永磁磁鋼的裝配工序,同時為了避免永磁磁鋼的發生脫落現象,優選地,所述電機包括定子和轉子,所述轉子位于所述定子外側,所述轉子包括轉子殼體、磁軛和若干永磁磁鋼,所述若干永磁磁鋼通過所述磁軛均勻間隔地固定設置在所述轉子殼體側壁上,所述永磁磁鋼均勻間隔地固定設置在所述轉子殼體外側壁上,所述磁軛位于所述永磁磁鋼外部且與所述轉子殼體固定連接,所述定子與所述安裝殼體固定連接。為了便于太陽輪在電機的轉子上的固定設置,優選地,所述太陽輪外側上部設有齒輪,其下部作為連接部與所述電機的轉子固定連接;所述固定連接方式可以是現有技術中任意一種固定連接方式,更為優選地,可以為螺釘固定連接或鉚釘固定連接。當離合機構為電磁離合機構時,為了減少電磁離合機構的安裝占用體積,提高電磁離合機構的結構緊湊度,優選地,所述內齒輪包括固定連接為一體的內齒輪部和內齒輪保持套,所述內齒輪保持套位于所述內齒輪部的外側,所述內齒輪保持套同時作為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嚙合部件,其外側上部設有可與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離合齒圈嚙合的嚙合外齒,其中部端面上設有可允許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離合齒圈貫穿的延伸孔。當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包括輸出軸套時,可將所述內齒輪保持套與所述輸出軸套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安裝殼體包括固定安裝為一體的上安裝殼體和下安裝殼體,所述齒輪減速機構和所述離合機構位于所述上安裝殼體和所述下安裝殼體構成的空間內且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延伸出該空間,所述下安裝殼體成為所述電機的定子保持架與所述電機的定子固定連接,所述太陽輪位于所述下安裝殼體內側并通過第一軸承與所述下安裝殼體安裝連接。優選地,所述下安裝殼體側面還設有I個或多個減料窗,用于降低材料成本,同時還可根據強度需求,在所述上安裝殼體和所述下安裝殼體上設置各種形狀的加強筋或加強槽,相信這些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常規選擇,在此不再一一贅述。對于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機的相關部件,如定子、轉子等,齒輪減速機構的相關部件,如內齒輪的安裝結構、行星架、行星齒輪在在行星架上的安裝結構等,離合機構的相關部件,如離合齒圈等的優選結構均可以參見本申請人的在先專利申請201210084877. 4以及其它相關專利,在此不再一一進行文字贅述。同時,對于本實用新型對于各部件上沒有進行文字說明的相關結構,如加強筋結構、安裝連接軸承、限位、承重、防水密封等結構等相信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常規選擇,與本實用新型結合后都不具備任何新穎性和創造性,在此不再進行一一陳述。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的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剖視圖;附圖3為圖1的爆炸結構圖;附圖4為附圖2中A處結構放大示意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磁離合機構核心部件的一種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6為附圖5中A-A方向的剖視圖;附圖7為附圖5的爆炸結構圖;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機轉子的一種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附圖9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洗衣機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0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洗衣機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1為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再另一種洗衣機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脫水部件1、洗滌部件2、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3、電機100、轉子110、轉子殼體111、磁軛112、永磁磁鋼113、定子120、齒輪減速機構200、太陽輪210、齒輪210a、連接部210b、凹槽211、輸出軸220、內齒輪230、內齒輪部230-1、內齒輪保持套230-2、行星齒輪240、行星架250、插槽250-1、輸出軸套260、離合機構300、電磁線圈組件310、電磁線圈311、線架312、線圈保持架313、線圈保持架上蓋313b、線圈保持架下蓋313a、離合齒圈320、嚙合內齒320-1、凸塊320-2、凸齒320-3、嚙合部件330、嚙合外齒330-1、延伸孔330-2、下配合部件340、上配合部件350、彈簧360、安裝殼體400、上安裝殼體410、下安裝殼體420、鋼球500、第一軸承600、第二軸承700。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詞是以圖1至圖11中零部件位于圖中及零部件相互之間的位置來定義的,只是為了表述技術方案的清楚及方便。應當理解,本專利所采用的方位詞不應限制本專利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包括電機100和減速離合器,所述減速離合器包括齒輪減速機構200、離合機構300和安裝殼體400,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所述離合機構300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所述電機100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3通過所述安裝殼體400實現自身部件和其與外部其它部件的安裝連接,其中[0076]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包括太陽輪210、內齒輪230、位于所述太陽輪210與所述內齒輪230之間且與所述太陽輪210、內齒輪230同時嚙合的行星齒輪240、行星架250、輸出軸220、輸出軸套260,所述行星齒輪240通過行星軸(圖未標記)可相對所述行星架250進行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行星架250上,所述行星架250與所述輸出軸220固定連接,所述輸出軸套260套裝在所述輸出軸220上,并與所述內齒輪230固定連接;所述太陽輪210外側上部設有齒輪210a,其下部作為連接部210b與所述電機的轉子110通過螺釘(圖未標記)固定連接,實現將所述太陽輪210在所述電機的轉子110上的直接固定設置;所述太陽輪210設有凹槽211,所述輸出軸220同軸地并可相對旋轉地位于所述凹槽211中,且從所述凹槽211中延伸出來;所述凹槽211底部與所述輸出軸220端部之間設有鋼球500 ;所述安裝殼體400包括通過螺釘固定安裝為一體的上安裝殼體410和下安裝殼體420,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和所述離合機構300位于所述上安裝殼體410和所述下安裝殼體420構成的空間內且所述輸出軸220延伸出該空間,所述下安裝殼體420成為所述電機100的定子保持架與所述電機的定子120固定連接,所述太陽輪210位于所述下安裝殼體420內側并通過第一軸承600與所述下安裝殼體420安裝連接,所述輸出軸套260通過第二軸承700與所述上安裝殼體410安裝連接;所述電機100包括定子120和轉子110,所述轉子110位于所述定子120外側,結合參見圖8所示的轉子110,包括轉子殼體111、磁軛112和若干永磁磁鋼113,所述若干永磁磁鋼113通過所述磁軛112均勻間隔地固定設置在所述轉子殼體111側壁上,所述永磁磁鋼113均勻間隔地固定設置在所述轉子殼體111外側壁上,所述磁軛112位于所述永磁磁鋼113外部且與所述轉子殼體111固定連接,所述定子120與所述安裝殼體400固定連接;參見圖5、圖6和圖7所示,所述離合機構300為電磁離合機構,包括電磁線圈組件310、離合齒圈320、嚙合部件330、下配合部件340、上配合部件350,所述電磁線圈組件310位于所述離合齒圈320側面,所述離合齒圈320內側設有嚙合內齒320-1,所述嚙合部件330外側設有嚙合外齒330-1,所述離合齒圈320通過所述嚙合內齒320-1與所述嚙合外齒330-1的嚙合套接在所述嚙合部件330外側,且所述離合齒圈320沿所述嚙合部件330可上下移動,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內齒輪230作為所述嚙合部件330,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行星架250作為所述下配合部件340,所述上安裝殼體410作為所述上配合部件350 ;所述電磁線圈組件310包括電磁線圈311、線架312、線圈保持架313,所述電磁線圈311繞設在所述線架312上,所述線架312位于所述線圈保持架313內,所述線圈保持架313固定在所述上安裝殼體410上,所述的上安裝殼體410為鑄鋁件,所述線圈保持架313包括固定連接為一體的線圈保持架上蓋313b和線圈保持架下蓋313a,所述線圈保持架上蓋313b、所述線圈保持架下蓋313a和離合齒圈320之間形成閉合磁路;所述離合齒圈320下端設有4個凸塊320-2,所述行星架250上設有可與所述凸塊320-2固定配合的4個插槽250-1,所述離合齒圈320的4個凸塊320-2上分別固定套接有彈簧360,所述彈簧360對所述離合齒圈320產生復位力;所述離合齒圈320上端設有8個凸齒320-3,所述線圈保持架上蓋313b上設有可與所述凸齒320-3固定配合的凹槽(圖未示出);當電磁線圈斷電時,所述離合齒圈320受到彈簧360產生的向上復位力,并克服自身重力使得所述離合齒圈320與所述行星架250處于分離狀態并與所述上安裝殼體410固定配合,離合齒圈320處于被固定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所述輸出軸220作為減速輸出部件,當電磁線圈通電時,所述離合齒圈320受到向下電磁力,并克服彈簧360產生的向上復位力沿內齒輪230向下移動與行星架250固定配合,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進而實現所述電機100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所述內齒輪230包括固定連接為一體的內齒輪部230-1和內齒輪保持套230_2,所述內齒輪保持套230-2位于所述內齒輪部230-1的外側,所述內齒輪保持套230-2同時作為所述嚙合部件330,其外側上部設有可與所述離合齒圈320嚙合的嚙合外齒330-1,其中部端面上設有可允許所述離合齒圈320貫穿的延伸孔330-2 ;參見圖9、圖10和圖11所示,當上述的電磁離合機構應用于洗衣機后,洗衣機包括脫水部件2、洗滌部件1,所述脫水部件2通過所述輸出軸套260與所述內齒輪230固定連接,所述洗滌部件I與所述輸出軸220固定連接,所述電磁離合機構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參見圖1-圖4以及圖9、圖10和圖11所示,當上述的所示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應用于洗衣機領域成為洗衣機用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時,所述輸出軸套260和所述輸出軸220分別與洗衣機的脫水部件2和洗滌部件I固定連接,所述離合機構300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3通過所述安裝殼體400實現自身部件和其與洗衣機的其它部件的安裝連接;其余相關結構的具體技術方案描述均同上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在實施例中的文字描述。本專利實施例應用于洗衣機領域時的工作過程為洗滌工況時,電磁線圈斷電,所述離合齒圈320收到彈簧360產生的向上復位力,并克服自身重力使得所述離合齒圈320與所述行星架250處于分離狀態并與所述上安裝殼體410固定配合,離合齒圈320處于被固定狀態,所述輸出軸220減速輸出,脫水工況時,電磁線圈通電,所述離合齒圈320受到向下電磁力,并克服彈簧360產生的向上復位力使得所述離合齒圈320與所述行星架250固定配合,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所述輸出軸套260與所述輸出軸220共同高速旋轉,進而實現洗衣機在洗滌工況和脫水工況之間的轉換。當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中在電磁線圈斷電時,所述離合齒圈320與所述行星架250處于分離狀態,并處于非固定狀態時,所述輸出軸220和輸出軸套260同時成為減速輸出部件,即形成復合動力減速輸出,當應用于洗衣機領域時,即洗滌工況為復合動力洗滌模式。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于本實用新型附圖中顯示但未進行文字說明的相關部件結構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常規技術手段,如承重墊片、承重卡簧、連接軸承以及大水封和小水封等部件,均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因此不再一一進行贅述。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及其應用的洗衣機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方式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100)和減速離合器,所述減速離合器包括齒輪減速機構(200)、離合機構(300)和安裝殼體(400),所述齒輪減速機構 (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所述離合機構(300)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 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所述電機(100)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 (3)通過所述安裝殼體(400)實現自身部件和/或其與外部其它部件的安裝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包括電機(100)和減速離合器,所述減速離合器包括齒輪減速機構(200)、離合機構(300)和安裝殼體(400),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 )對所述電機(100 )進行減速輸出,所述離合機構(300 )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 ) 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所述電機(100)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3)通過所述安裝殼體(400)實現自身部件和/或其與外部其它部件的安裝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太陽輪(210)直接固定設置在所述電機的轉子(110)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輪(210) 設有凹槽(211),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220)同軸地并可相對旋轉地位于所述凹槽 (211)中,且從所述凹槽(211)中延伸出來。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1)底部與所述輸出軸(220)端部之間設有鋼球(500)。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100)包括定子(120)和轉子(110),所述轉子(110)位于所述定子(120)外側,所述轉子(110)包括轉子殼體(111)、磁軛(112 )和若干永磁磁鋼(113),所述若干永磁磁鋼(113)通過所述磁軛 (112 )均勻間隔地固定設置在所述轉子殼體(111)側壁上,所述永磁磁鋼(113 )均勻間隔地固定設置在所述轉子殼體(111)外側壁上,所述磁軛(112 )位于所述永磁磁鋼(113 )外部且與所述轉子殼體(111)固定連接,所述定子(120)與所述安裝殼體(400)固定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輪(210)外側上部設有齒輪(210a),其下部作為連接部(210b)與所述電機的轉子(110)固定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包括太陽輪(210)、內齒輪(230)、位于所述太陽輪(210)與所述內齒輪(230)之間且與所述太陽輪(210)、內齒輪(230)同時嚙合的行星齒輪(240)、行星架(250)、輸出軸 (220),所述行星齒輪(240)通過行星軸可相對所述行星架(250)進行旋轉地安裝在所述行星架(250)上,所述行星架(250)與所述輸出軸(220)固定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機構(300) 為電磁離合機構,當所述電機(100)減速輸出時,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離合齒圈(320)受到電磁力或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處于非鎖合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 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當所述電機(100)非減速輸出時,所述離合齒圈(320)受到復位力或電磁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100) 進行減速輸出,進而實現所述電機(100 )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離合機構包括電磁線圈組件(310)、離合齒圈(320)、嚙合部件(330)、下配合部件(340),所述電磁線圈組件(310)位于所述離合齒圈(320)側面,所述離合齒圈(320)內側設有嚙合內齒(320-1), 所述嚙合部件(330)外側設有嚙合外齒(330-1),所述離合齒圈(320)通過所述嚙合內齒 (320-1)與所述嚙合外齒(330-1)的嚙合套接在所述嚙合部件(330)外側,且所述離合齒圈 (320)沿所述嚙合部件(330)可上下移動,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內齒輪(230)作為所述嚙合部件(330),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行星架(250)作為所述下配合部件(340),所述離合齒圈 (320)在所述電磁線圈組件(310)產生的電磁力和其它部件產生的復位力作用下沿所述內齒輪(230 )可向上下移動與所述行星架(250 )分離或固定配合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 )對所述電機(100 )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所述電機(100 )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當電磁線圈斷電時,所述離合齒圈(320)受到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處于非鎖合狀態,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當電磁線圈通電時,所述離合齒圈(320)受到電磁力,并克服復位力使得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鎖合成為剛性整體不再對所述電機 (100)進行減速輸出,進而實現所述電機(100)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
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減速機構 (200 )還包括輸出軸套(260 ),所述輸出軸套(260 )套裝在所述輸出軸(220 )上,并與所述內齒輪(230)固定連接。
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機構(300)為電磁離合機構,所述內齒輪(230 )包括固定連接為一體的內齒輪部(230-1)和內齒輪保持套(230-2),所述內齒輪保持套(230-2)位于所述內齒輪部(230-1)的外側,所述內齒輪保持套(230-2)同時作為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嚙合部件(330),其外側上部設有可與所述電磁離合機構的離合齒圈(320)嚙合的嚙合外齒(330-1),其中部端面上設有可允許所述離合齒圈(320)貫穿的延伸孔(330-2)。
1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殼體 (400)包括固定安裝為一體的上安裝殼體(410)和下安裝殼體(420),所述齒輪減速機構 (200)和所述離合機構(300)位于所述上安裝殼體(410)和所述下安裝殼體(420)構成的空間內且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輸出軸(220)延伸出該空間,所述下安裝殼體(420)成為所述電機(100)的定子保持架與所述電機的定子(120)固定連接,所述太陽輪(210)位于所述下安裝殼體(420)內側并通過第一軸承(600)與所述下安裝殼體(420)安裝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所述減速離合器包括齒輪減速機構200、離合機構300和安裝殼體400,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所述離合機構300與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連接以選擇性地實現所述齒輪減速機構200對所述電機100進行減速輸出的功能,進而實現所述電機100在減速輸出和非減速輸出之間的轉換,所述電機與減速離合器組件3通過所述安裝殼體400實現自身部件和/或其與外部其它部件的安裝連接,其中所述齒輪減速機構的太陽輪210直接固定設置在所述電機的轉子110上,本實用新型有效大幅度減少了安裝體積的占用、降低了生產制造成本,且適用范圍廣。
文檔編號D06F37/30GK202881699SQ20122053342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劉曉輝, 陳昌, 胡義明 申請人:常州至精精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