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投梭側打開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投梭側打開鉤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投梭側打開鉤,特指一種使用在片梭織機上可以卡在紗夾槽內的投梭側打開鉤。
背景技術:
[0002]投梭側打開鉤是片梭織機的一個組成部件,其作用于紗夾的凹槽部位,用以打開紗夾的鉗口,使其夾住織機內的緯紗。目前所使用的投梭側打開鉤,其鉤部頭部的上、下端面為斜面狀。在使用的過程中,投梭側打開鉤鉤部的頭部作用在紗夾的凹槽時,容易滑脫,使紗夾的鉗口不能很好的打開,進而影響了紗夾的工作效率。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投梭側打開鉤。[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投梭側打開鉤,包括鉤部和鉤柄部;所述鉤部頂尖的橫截面設置為矩形狀;所述鉤柄部的底部設置有垂直于鉤部的軸套,中部開有第一圓形通孔;所述軸套的中部開有第二圓形通孔;所述鉤部頭部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成曲面狀。[0005]優選的,所述鉤部頭部上端面的弧度與下端面的弧度不同。[0006]'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0007]本實用新型方案的投梭側打開鉤,由于所述投梭側打開鉤中鉤部頭部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成曲面狀。本實用新型的投梭側打開鉤在使用的過程中,投梭側打開鉤作用于紗夾的凹槽部位,其鉤部中的頭部可以卡在紗夾的凹槽內,使紗夾的鉗口可以很穩定地被打開,用來夾住紗緯。
[0008]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0009]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投梭側打開鉤的立體圖;[0010]其中:1、鉤部;2、鉤柄部;3、軸套;4、第一圓形通孔;5、第二圓形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0012]如附圖1所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投梭側打開鉤,包括鉤部I和鉤柄部2 ;所述鉤部I頂尖的橫截面設置為矩形狀;所述鉤柄部2的底部設置有垂直于鉤部I的軸套3,中部開有第一圓形通孔4 ;所述軸套4的中部開有第二圓形通孔5 ;所述鉤部I頭部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成曲面狀。所述鉤部I頭部上端面的弧度與下端面的弧度不同。[0013]本實用新型的投梭側打開鉤在使用的過程中,投梭側打開鉤作用于紗夾的凹槽部位,其鉤部I中的頭部可以卡在紗夾的凹槽內,使紗夾的鉗口可以很穩定地被打開,用來夾住紗緯。[0014]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投梭側打開鉤,包括鉤部和鉤柄部;所述鉤部頂尖的橫截面設置為矩形狀;所述鉤柄部的底部設置有垂直于鉤部的軸套,中部開有第一圓形通孔;所述軸套的中部開有第二圓形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鉤部頭部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成曲面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投梭側打開鉤,其特征在于:所述鉤部頭部上端面的弧度與下端面的弧度不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投梭側打開鉤,包括鉤部和鉤柄部;所述鉤部頂尖的橫截面設置為矩形狀;所述鉤柄部的底部設置有垂直于鉤部的軸套,中部開有第一圓形通孔;所述軸套的中部開有第二圓形通孔;所述鉤部頭部的上、下端面分別設置成曲面狀;所述鉤部頭部上端面的弧度與下端面的弧度不同。本實用新型的投梭側打開鉤在使用的過程中,投梭側打開鉤作用于紗夾的凹槽部位,其鉤部中的頭部可以卡在紗夾的凹槽內,使紗夾的鉗口可以很穩定地被打開,用來夾住紗緯。
文檔編號D03J3/04GK202968918SQ20122055268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張德軍 申請人:蘇州市德明紡織機械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