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以非接觸式干燥之漿紗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以非接觸式干燥之漿紗設備,尤指一種以紅外線烘干紗線,俾能以非接觸之方式干燥紗線之漿紗設備。
背景技術:
一般習用之漿紗設備,如中國臺灣申請第098220758號“經紗漿紗的烘干熱筒改良”新型專利,其揭露有:出紗放紗裝置、上漿裝置、烘干裝置及收紗裝置,其中該烘干裝置是在一半封閉的機體內,設置有數個依預定型式排列、而供紗線繞行的熱筒,且熱筒是由伺服馬達所帶動控制,使濕漿紗在通過熱筒表面時,獲得熱量而汽化所含的水分,進而達到干燥的目的,同時該熱筒的兩外邊表面稍呈預定弧度及高度的起伏,故讓鄰近該處的紗線不易偏移掉脫出去,避免紗線的纏繞與斷紗的情形發生。然而,該習用漿紗設備雖可避免紗線的纏繞與斷紗的情形發生,但是其干燥紗線的方式為以滾筒(滾筒內充滿蒸汽)之接觸式干燥,該類干燥方式雖然速度快,但容易產生漿斑,且紗線截面容易變形;而且又因使用滾筒干燥,其升/降溫時間久,亦造成耗費能源。由此可見,上述習用設備仍有諸多缺失,實非一良善之設計者,而亟待加以改良。
發明內容有鑒于前述先前技術之缺點,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新的以非接觸式干燥之漿紗設備,以期能摒除先前技術所產生之缺失。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以非接觸式干燥之漿紗設備,它包括一出紗裝置、一上漿裝置、一烘干裝置、一分紗裝置及一收紗裝置;該上漿裝置設有復數個滾筒、一管路、一漿槽及位于管路上之幫浦,該烘干裝置中設有一紅外線加熱器,該分紗裝置上設有復數支分層棒。本實用新型之出紗裝置是供放置經過之紗線而用以放紗,該上漿裝置是接收該出紗裝置放紗之紗線,再帶領紗線浸入漿料,該烘干裝置中設有一紅外線加熱器,其是接收經該上漿裝置上漿后之紗線,再利用該紅外線加熱器對浸過漿料之濕漿紗進行干燥的作業,該分紗裝置是接收經該烘干裝置干燥后之紗線,再將紗線進行分紗的作業,該收紗裝置是卷取經該分紗裝置分紗后之紗線;藉此,使用時,令紗線通過上漿裝置,讓漿液被覆于紗線表面、同時滲透入內部而達成上漿的目的后,并使上漿后的濕漿紗在進入烘干裝置內,繞行通過該紅外線加熱器,而使紗線干燥后,再經由該分紗裝置分紗后,最后再由收紗裝置將紗線卷收于紗筒上;如此,藉由該紅外線加熱器以紅外線烘干紗線,俾僅需使用電力,不需另外使用鍋爐提供蒸汽予滾輪,故能源消耗少較為省電,而且設備體積小,為傳統之1/3。本實用新型是以紅外線烘干紗線,俾僅需使用電力,不需另外使用鍋爐提供蒸汽予滾輪,故能源消耗少較為省電,而且設備體積小,為傳統之1/3。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漿紗設備之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漿紗設備之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漿紗設備之上漿裝置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漿紗設備之烘干裝置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漿紗設備之分紗裝置之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出紗裝置I 上漿裝置2滾筒21管路22漿槽23幫浦24烘干裝置3 紅外線加熱器31 分紗裝置4分層棒41 收紗裝置5紗筒51紗線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圖4,本實用新型之漿紗設備,主要是包括有:一出紗裝置1、一上漿裝置2、一烘干裝置3、一分紗裝置4及一收紗裝置5。其中,該出紗裝置I是供放置經過之一紗線6而用以放紗。該上漿裝置 2是接收該出紗裝置I放紗之紗線6,再帶領紗線6浸入漿料,使上漿后之紗線6 —部份漿液透入纖維之間,另一部份粘附在經紗表面。該烘干裝置3中設有一紅外線加熱器31 (如圖4所示),其是接收經該上漿裝置2上漿后之紗線6,再利用該紅外線加熱器31對浸過漿料之濕漿紗進行干燥的作業。該分紗裝置4是接收經該烘干裝置3干燥后之紗線6,再將紗線6進行分紗的作業。該收紗裝置5是卷取經該分紗裝置4分紗后之紗線6。藉上述構件之組成,使用時,令紗線6通過上漿裝置2,讓漿液被覆于紗線6表面、同時滲透入內部而達成上漿的目的后,并使上漿后的濕漿紗在進入烘干裝置3內,繞行通過該紅外線加熱器31,而使紗線6干燥后,再經由該分紗裝置4分紗后,最后再由收紗裝置5將紗線6卷收于紗筒51上。如此,藉由該紅外線加熱器31以紅外線烘干紗線6,俾僅需使用電力,不需另外使用鍋爐提供蒸汽予滾輪,故能源消耗少較為省電,而且設備體積小,為傳統之1/3。請參閱圖3所示,該上漿裝置2設有復數個滾筒21、一管路22、一漿槽23及位于管路22上之幫浦24,其中該等幫浦24可將漿槽23中漿液經由管路22抽送入滾筒21,該等滾筒21可帶領紗線6浸入漿料,使紗線6通過滾筒21時,漿液被覆于紗線6表面、同時滲透入內部而達成上漿的目的,該等滾筒21并可于紗線6浸入漿料后,進行壓漿作業,以去除多余衆料。請參閱圖5所示,該分紗裝置4上設有復數支分層棒41,該等分層棒41系對經該烘干裝置3干燥后之紗線6,進行分紗的作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之以非接觸式干燥之漿紗設備,與前述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更具有下列之優點:1、是以紅外線烘干紗線,俾僅需使用電力,不需另外使用鍋爐提供蒸汽予滾輪。[0031]2、能源消耗少,較為省電。3、設備體積小,為傳統之1/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具體實施例,惟本實用新型之構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項技藝者在本實用新型領域內,可輕易思及之變化或修飾,皆可涵蓋在以下本案之專利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以非接觸式干燥之漿紗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出紗裝置、一上漿裝置、一烘干裝置、一分紗裝置及一收紗裝置;該上漿裝置設有復數個滾筒、一管路、一漿槽及位于管路上之幫浦,該烘干裝置中設有一紅外線加熱器,該分紗裝置上設有復數支分層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以非接觸式干燥之漿紗設備,包括有一出紗裝置、一上漿裝置、一烘干裝置、一分紗裝置及一收紗裝置;其中,該出紗裝置系用以放紗;該上漿裝置系帶領紗線浸入漿料;該烘干裝置中設有一紅外線加熱器,其系利用該紅外線加熱器對浸過漿料之濕漿紗進行干燥的作業;該分紗裝置系將紗線進行分紗的作業;該收紗裝置系卷取分紗后之紗線;藉此,透過該紅外線加熱器以紅外線烘干紗線,俾僅需使用電力,不需另外使用鍋爐提供蒸汽予滾輪,故能源消耗少較為省電,而且設備體積小,為傳統之1/3。
文檔編號D06B15/00GK203007637SQ201220595320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陳正昌, 陳紹宇, 陳貴南 申請人:碩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