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縫紉機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梭心內徑和高度增加的繞線量大的平縫機。
背景技術:
目前,平縫機的旋梭裝置技術比較成熟,梭心的外徑為21mm,高度為9mm,但操作
過程中梭心上的線經常容易使用完,需要重新繞線,影響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梭心繞線量為現有梭心繞線量2倍的繞線量大的平縫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包括設置在平縫機針板下側的旋梭裝置,所述的旋梭裝置包括外梭以及支承著外梭旋轉的內梭,剪線裝置配置在旋梭裝置的上方,其中,所述旋梭裝置的內梭內安裝有梭心,梭心的外徑為25mm,高度為IOmm0據上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中,所述剪線裝置的動刀設置在外梭的上方,剪線裝置與動刀之間設置有間隙;動刀固定連接在剪線刀架的一端,連桿的一端與剪線刀架鉸接、另一端與剪線曲柄鉸接,剪線刀架套裝在在前軸套前側的下軸上。據上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中,所述的動刀通過兩個螺紋孔及兩個螺釘與剪線刀架螺接,動刀的圓弧半徑為21.1mm。據上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中,所述的旋梭裝置套接在下軸上,由下軸驅動其轉動,前軸套將旋梭裝置和剪線裝置限位于縫制臺下邊沿外側。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旋梭裝置的整體增大改進,提高梭心的繞線量,避免了操作過程城中頻繁換梭心,重新繞線,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旋梭裝置和剪線裝置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動刀和剪線刀架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梭心示意圖;圖中:100-縫制臺,110-針板,120-旋梭裝置,121-外梭,122-內梭,130-剪線裝置,131-切線曲柄,132-連桿,133-剪線刀架,134-動刀,140-前軸套,150-下軸,160-梭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一4: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包括設置在平縫機針板110下側的旋梭裝置120,所述旋梭裝置包括外梭121以及支承著外梭121旋轉的內梭122,剪線裝置130配置在旋梭裝置120的上方,其中,所述旋梭裝置120的內梭122內安裝有梭心160,梭心160的外徑R為25mm,高度H為10mm。據上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中,所述剪線裝置130的動刀134設置在外梭121的上方,剪線裝置130與動刀134之間設置有間隙;動刀134固定連接在剪線刀架133的一端,連桿132的一端與剪線刀架133鉸接、另一端與切線曲柄131鉸接,剪線刀架133套裝在前軸套140前側的下軸150上。據上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中,所述的動刀134通過兩個螺紋孔及兩個螺釘與剪線刀架133螺接,動刀134的圓弧半徑為21.1mm。據上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中,所述的旋梭裝置120套接在下軸150上,由下軸150驅動其轉動,前軸套140將旋梭裝置120和剪線裝置130限位于縫制臺100下邊沿外側。梭心的內徑和高度增加,相應的旋梭增大,剪線裝置做相應的調整,這樣改進的目的可以讓梭心的繞線量與現有技術相比提高一倍,避免頻繁更換梭心,提高生產效率。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包括設置在平縫機針板下側的旋梭裝置,所述的旋梭裝置包括外梭以及支承著外梭旋轉的內梭,剪線裝置配置在旋梭裝置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梭裝置的內梭內安裝有梭心,梭心的外徑為25mm,高度為1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線裝置的動刀設置在外梭的上方,剪線裝置與動刀之間設置有間隙;動刀固定連接在剪線刀架的一端,連桿的一端與剪線刀架鉸接、另一端與剪線曲柄鉸接,剪線刀架套裝在在前軸套前側的下軸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刀通過兩個螺紋孔及兩個螺釘與剪線刀架螺接,動刀的圓弧半徑為21.1mm。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梭裝置套接在下軸上,由下軸驅動其轉動,前軸套將旋梭裝置和剪線裝置限位于縫制臺下邊沿外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縫紉機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梭心內徑和高度增加的繞線量大的平縫機,包括設置在平縫機針板下側的旋梭裝置,所述的旋梭裝置包括外梭以及支承著外梭旋轉的內梭,剪線裝置配置在旋梭裝置的上方,所述旋梭裝置的內梭內安裝有梭心,梭心的外徑為25mm,高度為10mm,梭心的改進,提高梭心的繞線量,避免了操作過程城中頻繁換梭心,重新繞線,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D05B57/10GK203021757SQ20122069487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曹仙德, 洪志敏, 盧勝龍 申請人: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