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鑲皮條拉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紉機配件,具體是一種鑲皮條用的拉筒。
背景技術:
在服裝生產中,經常需要把皮類面料和普通面料進行結合;例如,將皮條雙折后車縫在普通面料上(稱為鑲皮條),要先對皮條進行雙折并用雙面膠粘接固定,通過皮錘敲扁定形后,使用雙針縫紉機進行車縫;該方式通常采用手工進行,不僅效率較低,勞動強度大,而且皮條定形的寬度不一,影響了產品的外觀和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拉筒,該拉筒應能準確地成形皮條翻邊并進行定位縫合,并具有結構簡單和使用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鑲皮條拉筒,包括壓桿以及壓腳板,所述壓腳板的一端可轉動地鉸接在所述壓桿的下端,所述壓腳板的另一端具有一向上翹起的彎板,其特征在于:另有一卷邊拉筒固定在所述彎板的下端面,該卷邊拉筒的兩側由上而下向中心相向翻卷并形成使皮條兩側邊沿折疊的通道;所述卷邊拉筒上半部連接一金屬片以使所述通道的截面形成與皮條相適合的扁平狀。所述卷邊拉筒和金屬片體為不銹鋼制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而且能保證縫合后的皮條始終具有規整的翻邊和筆直的縫合線,達到質量統一和外形美觀的效果;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較為簡單,安裝使用也較為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卷邊拉筒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卷邊拉筒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A-A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中B-B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中C-C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縫合在面料上的皮條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鑲皮條拉筒,包括壓桿I以及壓腳板2 ;壓桿安裝在縫紉機的壓腳桿上;壓腳板上制有兩個縫紉孔,壓腳板的一端可轉動地鉸接在壓桿的下端,壓腳板的另一端具有一向上翅起的彎板2-2。以上結構與現有技術相同;本實用新型的改進之處在于:另有一卷邊拉筒3,該卷邊拉筒的兩側由上而下向中心翻卷并形成翻邊3-3 ;該卷邊拉筒的上半部翻邊之間還連接金屬片4,使得卷邊拉筒具有一長度方向上延伸的扁平狀通道3-1 (該通道與皮條寬度和厚度相適合),該通道向下逐漸收縮以利于皮條兩側邊沿折疊;該翻邊向中心繼續翻卷,使得卷邊拉筒的寬度向下逐漸收縮,并形成部分的雙層翻邊3-4 ;卷邊拉筒和金屬片為不銹鋼制成。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先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縫紉機的壓腳桿上,并準備好待加工的面料和皮條(皮條寬度應略窄于卷邊拉筒通道3-1的寬度);皮條從卷邊拉筒的進口端3-5導入后,皮條的兩端被定位于翻邊之中,并在出口端3-6成形為雙折的形狀,即以該形狀定位縫合在面料7上;縫合后的形狀如圖7所示,圖7中標記6為縫合線位置。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鑲皮條,能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并使生產速率保持在2米/分鐘左右,效率較以往提高了 150%左右,而且獲得的產品質量統一,外形美觀。
權利要求1.一種鑲皮條拉筒,包括壓桿(I)以及壓腳板(2),所述壓腳板的一端可轉動地鉸接在所述壓桿的下端,所述壓腳板的另一端具有一向上翹起的彎板(2-2),其特征在于:另有一卷邊拉筒(3)固定在所述彎板的下端面,該卷邊拉筒的兩側由上而下向中心相向翻卷并形成使皮條兩側邊沿折疊的通道(3-1);所述卷邊拉筒上半部連接一金屬片(4)以使所述通道的截面形成與皮條相適合的扁平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鑲皮條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邊拉筒和金屬片體為不銹鋼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鑲皮條拉筒。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的拉筒應能準確地成形皮條翻邊并進行定位縫合,并具有結構簡單和使用的特點。技術方案是一種鑲皮條拉筒,包括壓桿以及壓腳板,所述壓腳板的一端可轉動地鉸接在所述壓桿的下端,所述壓腳板的另一端具有一向上翹起的彎板,其特征在于另有一卷邊拉筒固定在所述彎板的下端面,該卷邊拉筒的兩側由上而下向中心相向翻卷并形成使皮條兩側邊沿折疊的通道;所述卷邊拉筒上半部連接一金屬片以使所述通道的截面形成與皮條相適合的扁平狀。所述卷邊拉筒和金屬片體為不銹鋼制成。
文檔編號D05B35/06GK203049227SQ20122072424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劉軍, 鄭路, 劉斐, 黃年彬, 費后法 申請人:達利(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