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二氧化硅60-80份、沸石5-8份、2,4-二羥基二苯甲酮10-15份、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鎳20-25份、胍類抗菌劑2-5份、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10-15份、8-羥基喹啉銅0.5-1份、鋁鋯酸酯偶聯劑1-5份、聚丙烯酸鈉分散劑0.8-1.2份。本發明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兼具防紫外線和抗菌功能,應用到紡織品整理,耐久性強,無毒安全。
【專利說明】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
【背景技術】
[0002]一般來說,適當的紫外線對人體是有益的,它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對佝僂病有抑制作用,并具有消毒殺菌作用。但近年來,由于人類生產和生活大量地排放氟里昂之類的氯氟化烴化合物,使地球的保護傘即大氣層日益遭到破壞,特別是在地球兩極及我國青藏高原上空出現了臭氧空洞,地球的保護圈即臭氧層變薄變稀,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量增多,因過度的紫外線照射引起的疾病越來越多。一般情況下,人體皮膚所能接受紫外線的安全輻射量每天應在20kJ/m2以內,而紫外線到達地面的輻射量陰天時約40-60kJ/m2,晴天時約80-100kJ/m2,炎夏烈日時可達100-200kJ/m2,普通衣料對紫外線的遮蔽率一般在50%左右,遠遠達不到防護要求。另外,長期的紫外線照射也會引起紡織品的褪色和老化。因此,有必要對紡織品進行抗紫外線整理。
[0003]光照射到物體上時,一部分被物體表面反射;部分被物體吸收;其他的則透過物體。具有紫外線防護功能的纖維及制品,當紫外光照射時,除其中的一部分從纖維織物上的孔隙透過外(其透過量視織物的組織和厚度等不同),其他的不是被紫外線防護劑反射,就是被選擇性吸收,并將其能量轉換成熱能釋放,以達到將減少紫外線的目的。嚴格地講,能將紫外線反射的物質叫紫外線屏蔽劑,對紫外線有強烈選擇性吸收并能進行能量轉換而減少它的透過量的物質叫紫外線吸收劑。但實際上屏蔽與吸收同時存在,它們從不同的途徑提高了纖維及紡織品的紫外線防護功能。
[0004]纖維種類不同,其紫外線透過率也不同。棉、真絲等天然纖維對紫外線的吸收能力低,因而抗紫外線線性能差,其中面料是紫外線最易透過的面料。
[0005]目前常用的防紫外線整理劑分無機和有機兩大類。常用的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大多是金屬、金屬氧化物及其鹽類,例如Ti02、ZnO、Al2O3、高嶺土、滑石粉、炭黑、氧化鐵、氧化亞鉛和CaCO3等。無機防紫外線整理劑和織物纖維結合能力較差。有機防紫外線整理劑主要是吸收紫外線并進行能量轉換,將紫外線變成低能量的熱能或波長較短的電磁波,從而達到抗紫外線輻射的目的。一般具有共軛結構或氫鍵。該類防紫外線整理劑具有一定毒性。
[0006]某些與人體密切接觸的紡織品在使用時,不可避免地會沾污細菌。由于普通紡織品并無殺菌作用,故其本身也會成為各種致病菌大量繁殖的“溫床”,反過來又對人體皮膚表面的菌群失調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沾污在紡織品上的細菌,在其獲得營養迅速繁殖的同時,會代謝或分解出各種低級脂肪酸、氨和其他有刺激性臭味的揮發性化合物,加上細菌本身的分泌物和死骸的腐敗氣味,使紡織品產生各種令人厭惡的氣味,影響衛生。
[0007]抗菌整理劑一般分為無機類、有機類和天然產物類三種。無機類抗菌整理劑具有無污染、安全等優點,但往往耐久性差,多次水洗后抗菌效果大大減弱。CN102493181A公開了一種抗菌織物的制造方法,其利用射頻反應磁控濺射技術將納米銀抗菌顆粒覆蓋在普通纖維織物上,得到抗菌織物,納米銀抗菌顆粒構成的薄膜均勻的覆蓋在纖維上,與纖維較好的結合,增強了抗菌織物的使用壽命。但對設備要求較高,生產成本高。有機類抗菌整理劑一般耐久性強,但往往有一定毒性。天然產物類抗菌整理劑天然環保,但一般成本較聞。
[0008]因此,開發一種同時具有防紫外線和抗菌,并且即無毒安全、又具有優異耐久性的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
[001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0011]
二氧化硅60-80份、
沸石5-8份、
2,4-二羥基二苯曱酮10-15份、
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鎳20-25份、
胍類抗菌劑2-5份、
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10-15份、
8-羥基喹啉銅0.5-1份、
鋁鋯酸酯偶聯劑1-5份、
聚丙烯酸鈉分散劑0.8-1.2份。
[0012]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可采用一般的混合方法,優選采用如下方法制備:
[0013]將2,4- 二羥基二苯甲酮、N, N-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鎳、沸石、胍類抗菌劑、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和8-羥基喹啉銅混合,然后同時緩慢加入二氧化硅、鋁鋯酸酯偶聯劑和聚丙烯酸鈉分散劑,1-2小時內投料完畢,繼續混合30-50分鐘。
[0014]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徑為0.05-0.12微米。
[0015]所述胍類抗菌劑選自十二烷基胍、1,6-二(4'-氯苯雙胍)己烷或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
[0016]所述聚丙烯酸鈉分散劑優選粘度300_350mPa.S。
[0017]本發明將防紫外線整理劑和抗菌整理劑有機結合,精選特定的助劑復合而成,兼具兩種整理劑的功能優點,可和紡織品牢固結合,耐久性強,對紡織品有優良的防紫外和抗菌作用,無毒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0019]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的制備:[0020]將2,4- 二羥基二苯甲酮10克、N,N-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鎳25克、沸石6克、十二烷基胍5克、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10克和8-羥基喹啉銅0.5克混合,然后同時緩慢加入粒徑為0.10微米的二氧化硅60克、鋁鋯酸酯偶聯劑3克和聚丙烯酸鈉分散劑0.9克,I小時內投料完畢,繼續混合30分鐘。然后加水配制成質量含固量為40%的浸潰液。
[0021]防紫外線抗菌面料的整理:
[0022]將面料通過軋槽,在95°C下同時加入含有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的浸潰液,浸軋車速控制在20米/分鐘;然后在115°C之間恒溫2小時;降至常溫后用中和劑水洗至pH值為6.5,烘干即得到所述防紫外線抗菌面料。
[0023]實施例2
[0024]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的制備:
[0025]將2,4- 二羥基二苯甲酮15克、N,N- 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鎳20克、沸石5克、1,6-二(V -氯苯雙胍)己烷3克、2,4,V -三氯-2'-羥基二苯醚15克和8-羥基喹啉銅I克混合,然后同時緩慢加入粒徑為0.06微米的二氧化硅80克、鋁鋯酸酯偶聯劑I克和聚丙烯酸鈉分散劑1.2克,I小時內投料完畢,繼續混合50分鐘。然后加水配制成質量含固量為35%的浸潰液。
[0026]應用實施例
[0027]防紫外線抗菌面料的整理: [0028]將面料通過軋槽,在80°C下同時加入含有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的浸潰液,浸軋車速控制在50米/分鐘;然后將織物在130°C之間恒溫0.5小時;降至常溫后用中和劑水洗至pH值為6.8,烘干即得到所述防紫外線抗菌面料。
[0029]1、耐久性
[0030]將面料用含I克/升的中性洗滌劑以1:50的面料與洗滌劑溶液的比例,在60°C左右洗滌30分鐘,離心機脫水后60°C左右干燥。按上述方法分別洗滌5次、30次。
[0031]2、防紫外線性能
[0032]按照國家標準GB-T18830-2002《紡織品抗紫外線性能的評定》的方法測定面料在不同洗滌條件下的抗紫外線性能,結果如下:
[0033]表1不同洗滌次數后的抗紫外線性能
UPFT ( UVA ) av
a b c a b c「00341-------
實施例1 65 62 57 <5% <5% <5%
實施例 2 65 61 55 <5% <5% <5%
[0035]表中a表示未經洗滌的面料,b表示洗滌5次,c表示洗滌30次。
[0036]3、抗菌性能
[0037]按照國家標準GBT20944.1-2007《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第I部分:瓊脂擴散法》的方法測定面料在不同洗滌條件下的抗菌性能,結果如下:[0038]表1不同洗滌次數后的抗菌性能
[0039]
【權利要求】
1.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徑為0.05-0.12 微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胍類抗菌劑選自十二烷基胍、1,6-二(4'-氯苯雙胍)己烷或聚六亞甲基雙胍鹽酸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線抗菌整理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鈉分散劑粘度 300-350mPa.S。
【文檔編號】D06M11/79GK103469556SQ201310365527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1日
【發明者】蔣建業 申請人:昆山鐵牛襯衫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