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縫紉機用雙嵌線拉鏈龍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設備配件領域,尤其是一種縫紉機用雙嵌線拉鏈龍頭。
背景技術:
現有市場上的一些嵌線拉鏈龍頭,結構設計不合理,固定調節不方便,使用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縫紉機用雙嵌線拉鏈龍頭,專門針對服裝的嵌線加工。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是現有的縫紉機嵌線拉鏈龍頭加工效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底板、導向桿、導向槽和固定腳,所述的導向槽包括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所述的固定腳包括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所述的導向桿包括第一導向桿和第二導向桿,所述的第一導向槽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分別通過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設于第一導向槽上部,所述的第一導向桿設于第二導向槽前部,所述的第二導向桿設于第三導向槽前部,所述的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一端部分別與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固定,另一端部分別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底板上設有條形固定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合理,調節和固定方便,加工效率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板1、導向桿、導向槽和固定腳,所述的導向槽包括第一導向槽4、第二導向槽9和第三導向槽6,所述的固定腳包括第一固定腳3和第二固定腳5,所述的導向桿包括第一導向桿8和第二導向桿7,所述的第一導向槽4固定于底板I上,所述的第二導向槽9和第三導向槽6分別通過第一固定腳3和第二固定腳5設于第一導向槽4上部,所述的第一導向桿8設于第二導向槽9前部,所述的第二導向桿7設于第三導向槽6前部,所述的第一固定腳3和第二固定腳5 —端部分別與第二導向槽9和第三導向槽6固定,另一端部分別固定于底板I上,所述的底板I上設有條形固定孔2。
權利要求1.縫紉機用雙嵌線拉鏈龍頭,包括底板、導向桿、導向槽和固定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向槽包括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所述的固定腳包括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所述的導向桿包括第一導向桿和第二導向桿,所述的第一導向槽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分別通過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設于第一導向槽上部,所述的第一導向桿設于第二導向槽前部,所述的第二導向桿設于第三導向槽前部,所述的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一端部分別與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固定,另一端部分別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底板上設有條形固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縫紉機用雙嵌線拉鏈龍頭,包括底板、導向桿、導向槽和固定腳,所述的導向槽包括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所述的固定腳包括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所述的導向桿包括第一導向桿和第二導向桿,所述的第一導向槽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分別通過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設于第一導向槽上部,所述的第一導向桿設于第二導向槽前部,所述的第二導向桿設于第三導向槽前部,所述的第一固定腳和第二固定腳一端部分別與第二導向槽和第三導向槽固定,另一端部分別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底板上設有條形固定孔。本實用新型適合服裝的嵌線加工,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D05B35/06GK202989500SQ20132001734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4日
發明者黃德榮, 錢照芳 申請人:浙江伴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