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包括:導絲管、多個第一摩擦盤、第一錠軸、多個第二摩擦盤、第二錠軸和一個旋轉驅動的假捻旋轉軸,所述多個第一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化,所述多個第二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化,所述多個第一摩擦盤裝設在所述第一錠軸上,所述多個第二摩擦盤裝設在所述第二錠軸上,所述第一錠軸和所述第二錠軸分別位于所述假捻旋轉軸的兩側,所述導絲管位于所述假捻旋轉軸的下方。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制作而成的假捻兩端的捻向相反、捻數相等、后續處理后的織物表面平整度高、顏色一致性高。
【專利說明】一種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
【背景技術】
[0002]所謂假捻是指固定預取向絲的兩端,握住其中間加以旋轉,在握持點上、下兩端的絲束捻向相反,而捻數相等,即在紡紗時,預取向絲的兩端都是被控制的,在兩端之間加捻,預取向絲上可以產生相等數量但捻向不同的捻回,這種假捻能夠增加與預取向絲設計捻向相同段的強力,但另一段卻產生退捻,最終保持設計捻度,但是,現有的預取向絲特別是低彈絲,經常會出現“僵絲”和“未解捻絲”現象,僵絲是由于預取向絲在假捻的過程中,預取向絲卷曲彈性不一致,僵絲使得織物表面產生明顯的條紋,染色后產生染色條斑,而未解捻絲是在假捻的過程中捻度集中形成緊捻的節點,使絲束蓬松性差,需要使用一定的外力才能拉開,而這些節點是布面不清晰,染色后布面產生芝麻色花,因此,低彈絲的“僵絲”和“未解捻絲”都會嚴重影響織物后續的染織工序,使織物明顯產生“疵點”和“瑕疵”,影響織物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耐磨性好、表面摩擦系數大、假捻效果好、使用壽命長的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包括:導絲管、多個第一摩擦盤、第一錠軸、多個第二摩擦盤、第二錠軸和一個旋轉驅動的假捻旋轉軸,所述導絲管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假捻旋轉軸的中心軸線共線,所述多個第一摩擦盤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多個第一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化,所述多個第二摩擦盤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多個第二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化,所述多個第一摩擦盤裝設在所述第一錠軸上,所述多個第二摩擦盤裝設在所述第二錠軸上,所述第一錠軸和所述第二錠軸分別位于所述假捻旋轉軸的兩側,所述導絲管位于所述假捻旋轉軸的下方。
[0005]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盤和所述第二摩擦盤相間隔排列,且相互錯開。
[0006]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小。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大,且所述第二摩擦盤的最大直徑與所述第一摩擦盤的最大直徑相等,所述第二摩擦盤的最小直徑與所述第一摩擦盤的最小直徑相等。
[0008]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盤為聚氨酯摩擦盤,所述第二摩擦盤為陶瓷摩擦盤。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的第一摩擦盤和第二摩擦盤相間隔錯開排列,最大限度的減少“僵絲”和“未解捻絲”的發生,制作而成的假捻兩端的捻向相反、捻數相等、后續處理后的織物表面平整度高、顏色一致性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導絲管;21、上第一摩擦盤;22、中第一摩擦盤;23、下第一摩擦盤;3、第一錠軸;41、上第二摩擦盤;42、中第二摩擦盤;43、下第二摩擦盤;5、第二錠軸;6、假捻旋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0015]一種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包括:導絲管1、三個第一摩擦盤、第一錠軸3、三個第二摩擦盤、第二錠軸5和一個旋轉驅動的假捻旋轉軸6,所述導絲管I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假捻旋轉軸6的中心軸線共線,所述三個第一摩擦盤分別為上第一摩擦盤21、中第一摩擦盤22和下第一摩擦盤23,所述三個第一摩擦盤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三個第一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化,所述三個第二摩擦盤分別為上第二摩擦盤41、中第二摩擦盤42和下第二摩擦盤43,所述三個第二摩擦盤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三個第二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化,所述三個第一摩擦盤裝設在所述第一錠軸3上,所述三個第二摩擦盤裝設在所述第二錠軸5上,所述第一錠軸3和所述第二錠軸5分別位于所述假捻旋轉軸6的兩側,所述導絲管I位于所述假捻旋轉軸6的下方。
[0016]絲束從導絲管I的下端朝上運送,當絲束運送到假捻旋轉軸6的中心處時,假捻旋轉軸6進行假捻操作,隨著假捻操作的進行,三個第一摩擦盤和三個第二摩擦盤邊緣處對假捻后的絲束進行約束,約束是指當旋轉的第一摩擦盤和第二摩擦盤遇到飛絲、僵絲或未解捻絲時,會將其磨平,避免了絲束假捻后出現“僵絲”和“未解捻絲”,使織物后續的染織工序不會產生“疵點”和“瑕疵”,不會影響織物的質量。
[0017]第一摩擦盤和第二摩擦盤直徑的變化,改變了第一摩擦盤、第二摩擦盤與絲束的接觸摩擦力,對絲束的作用力在不同位置有所變化,最大限度的減少“僵絲”和“未解捻絲”的發生,保證了染色后的織物顏色統一,表面平整度高。
[0018]另外,所述第一摩擦盤和所述第二摩擦盤相間隔排列,且相互錯開。
[0019]另外,所述第一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小,即上第一摩擦盤21、中第一摩擦盤22和下第一摩擦盤23的直徑依次變小。
[0020]另外,所述第二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大,且所述第二摩擦盤的最大直徑與所述第一摩擦盤的最大直徑相等,所述第二摩擦盤的最小直徑與所述第一摩擦盤的最小直徑相等。即上第二摩擦盤41、中第二摩擦盤42和下第二摩擦盤43的直接依次變大,上第一摩擦盤21的直徑與下第二摩擦盤43的直徑相等,中第一摩擦盤22和中第二摩擦盤42的直接相等,下第一摩擦盤23和上第二摩擦盤41的直徑相等,由于假捻操作使絲束的兩端捻向相反,而捻數相等,這種階梯式摩擦盤不會對絲束造成過度約束,盡可能的保證了絲束的兩端捻向相反,捻數相等。
[0021]另外,所述第一摩擦盤為聚氨酯摩擦盤,所述第二摩擦盤為陶瓷摩擦盤。質地較軟的聚氨酯摩擦盤與質地較硬的陶瓷摩擦盤的組合使用,克服了純粹使用聚氨酯摩擦盤時,聚氨酯摩擦盤容易因表面磨損使絲束的接觸效果變差,也克服了純粹使用質地較硬的陶瓷摩擦盤因表面變光滑而減弱對絲束的握持力,這種組合使用提高了摩擦盤的使用效果,最大限度的避免“僵絲”和“未解捻絲”的發生,保證織物的質量。
[0022]區別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的第一摩擦盤和第二摩擦盤相間隔錯開排列,最大限度的減少“僵絲”和“未解捻絲”的發生,保證了染色后的織物顏色統
一,表面平整度高。
[0023]本實用新型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制作而成的假捻兩端的捻向相反、捻數相等、后續處理后的織物表面平整度高、顏色一致性高。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導絲管、多個第一摩擦盤、第一錠軸、多個第二摩擦盤、第二錠軸和一個旋轉驅動的假捻旋轉軸,所述導絲管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假捻旋轉軸的中心軸線共線,所述多個第一摩擦盤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多個第一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化,所述多個第二摩擦盤相互平行排列,且所述多個第二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化,所述多個第一摩擦盤裝設在所述第一錠軸上,所述多個第二摩擦盤裝設在所述第二錠軸上,所述第一錠軸和所述第二錠軸分別位于所述假捻旋轉軸的兩偵牝所述導絲管位于所述假捻旋轉軸的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盤和所述第二摩擦盤相間隔排列,且相互錯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盤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變大,且所述第二摩擦盤的最大直徑與所述第一摩擦盤的最大直徑相等,所述第二摩擦盤的最小直徑與所述第一摩擦盤的最小直徑相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階梯式摩擦盤假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盤為聚氨酯摩擦盤,所述第二摩擦盤為陶瓷摩擦盤。
【文檔編號】D02G1/04GK203420039SQ201320363937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5日
【發明者】張希慶, 陳晨旭, 郭秀英, 陳錦樂, 張德利, 顏士成, 陳堅芳 申請人:蘇州錦凱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