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吸尾喇叭口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吸尾喇叭口裝置,包括連接部以及和連接部一端連接的吸尾管道,所述連接部另一端底部設有用于吸取尾料的第一喇叭口,與第一喇叭口相同一端的連接部上部還設有第二喇叭口,所述連接部與第一喇叭口、第二喇叭口相連通。所述連接部、第一喇叭口和第二喇叭口為聚碳酸酯材質制成,為一整體結構。本實用新型利用在連接部設有第一喇叭口和第二喇叭口同時吸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細小紗線,提高了喇叭口吸取細小紗線的范圍,方便實用。
【專利說明】一種改進的吸尾喇叭口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喇叭口裝置,具體是一種用于吸取尾料的喇叭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織造機械是把紡部制成的紗通過織造準備、機織、整理等工序制成坯布或成品布的設備,織機織成的坯布或成品布是由相互垂直配置的兩個系統的紗線,即經紗和緯紗,在織機上按一定規律交織而成的制品,坯布或成品布由織機生產出來后,表面會會附帶許多經紗和緯紗的細小紗線,如果這些紗線不去除,會影響整個布料的品質,細小紗線如果漂浮在空氣中會影響人們的健康,故需要在這個生產工序中將附著的細紗吸出并收集起來,常用的吸尾裝置會通過喇叭口來吸取,可是這種喇叭口吸取的范圍有限,同時車間里的空氣流動還會引起飄浮的細小紗線四處散開,為了提高喇叭口吸取碎屑的范圍,現在提供一種解決的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吸尾喇叭口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改進的吸尾喇叭口裝置,包括連接部以及和連接部一端連接的吸尾管道,所述連接部另一端底部設有用于吸取尾料的第一喇叭口,與第一喇叭口相同一端的連接部上部還設有第二喇叭口,所述連接部與第一喇叭口、第二喇叭口相連通。
[0006]所述連接部、第一喇叭口和第二喇叭口為聚碳酸酯材質制成,為一整體結構。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利用在連接部設有第一喇叭口和第二喇叭口同時吸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細小紗線,提高了喇叭口吸取細小紗線的范圍,方便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其中:1、吸尾管道,2、連接部,3、第一喇叭口,4、第二喇叭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1]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的吸尾喇叭口裝置,包括連接部2以及和連接部2 —端連接的吸尾管道I,所述連接部2另一端底部設有用于吸取尾料的第一喇叭口 3,與第一喇叭口 3相同一端的連接部2上部還設有第二喇叭口 4,所述連接部2與第一喇叭口 3、第二喇叭口 4相連通,所述連接部2、第一喇叭口 3和第二喇叭口 4為聚碳酸酯材質制成,為一整體結構,重量輕易于拿取。利用在連接部I設有第一喇叭口 3和第二喇叭口 4同時吸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細小紗線,提高了喇叭口吸取細小紗線的范圍,方便實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的吸尾喇叭口裝置,包括連接部(2)以及和連接部(2)—端連接的吸尾管道(1),所述連接部(2)另一端底部設有用于吸取尾料的第一喇叭口(3),其特征在于,與第一喇叭口(3)相同一端的連接部(2)上部還設有第二喇叭口(4),所述連接部(2)與第一喇叭口(3)、第二喇叭口(4)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改進的吸尾喇叭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2)、第一喇叭口(3)和第二喇叭口(4)為聚碳酸酯材質制成,為一整體結構。
【文檔編號】D03J1/00GK203462240SQ201320451175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8日
【發明者】徐大治, 王新武, 張勇 申請人:安徽丹鳳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