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縫制背包背帶輔助模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制背包背帶輔助模板,其包括透明的方形蓋板、與蓋板柔性活動連接的透明的方形底板以及與底板一個底邊柔性活動連接的中間背帶板,背帶板扣合后設置在蓋板和底板之間,所述蓋板與底板上設置蓋板與底板扣合后相互重合的上縫合線通槽和下縫合線通槽,在中間防滑板條的內側設置墊塊層,在蓋板上設置扣合后容納墊塊層的墊塊通槽,使用本實用新型模板將多道工序在本實用新型模板上進行,操作方便,即使技術不熟練的縫紉工也可輕松、高效地完成縫制,省時省力,提高了產品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縫制背包背帶輔助模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制背包背帶輔助模板。
【背景技術】
[0002]一般背包的背帶縫制分為面里兩片,制作時需要將兩片縫合,制成品的背包帶中間需要填海綿層,目前的制作方法是需人工先按樣板劃縫合線印,再進行縫制,需要兩道工序,費時費力,不易操作,且縫合完的背帶縫抻吃量不夠均勻,誤差大,制成品背包帶的外觀效果差,影響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組裝方便、便于操作、線跡工整且產品質量好的背包背帶輔助模板。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透明的方形蓋板、與蓋板柔性活動連接的透明的方形底板以及與底板一個底邊柔性活動連接的中間背帶板,所述背帶板與背包帶匹配,背帶板扣合后設置在蓋板和底板之間,所述蓋板與底板上設置蓋板與底板扣合后相互重合的上縫合線通槽和下縫合線通槽,所述上縫合線通槽和下縫合線通槽的軌跡與背帶板的形狀相匹配,在上縫合線通槽扣合面兩側設置上防滑板條,在下縫合線通槽扣合面的兩側設置第一下防滑板條,在下縫合線通槽內側呈間隔設置第二下防滑板條,在背帶板與蓋板扣合面的側邊上設置中間防滑板條,在中間防滑板條的內側設置墊塊層,在蓋板上設置扣合后容納墊塊層的墊塊通槽。
[0006]本實用新型積極效果如下:使用本實用新型模板對背包背帶縫合,按照模板上的縫合線槽走針,即可高效、輕松的縫制,且縫制線跡工整,縫合完的背帶縫平整,背帶面和背帶里兒抻吃量均勻且沒有誤差,提高了產品質量;蓋板、背帶板和底板的扣合面上分別附著背帶形狀的防滑板條,防止裁片錯位,中板上粘的墊塊層為加厚泡沫層,泡沫層和制成品背帶中填充的棉層寬度和厚度量相同,蓋板壓合背帶板即定型裁片又保證了裁片吃量,透明的蓋板和底板便于觀察裁片是否整齊平順,便于及時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縫中的蓋板和底板采用透明的厚度為0.5mm- 1.5mm的PVC膠板,背帶板采用透明的厚度為0.5mm_
1.5mm的PVC膠板,底板和蓋板之間采用膠布或膠帶柔性連接,底板與背帶板采用膠布可翻轉連接,便于背帶板的定位和組裝,使用本實用新型模板將多道工序在本實用新型模板上進行,操作方便,即使技術不熟練的縫紉工也可輕松、高效地完成縫制,省時省力,提高了產品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8]在附圖中:1蓋板、2底板、3背帶板、4第三膠布或膠帶、5上縫合線通槽、6墊塊通槽、7上防滑板條、8第二膠布或膠帶、9中間防滑板條、10墊塊層、11下縫合線通槽、12第二下防滑板條、13第一下防滑板條、14第一膠布或膠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透明的方形蓋板1、與蓋板I通過第一膠布或膠帶14活動連接的透明的方形底板2以及與底板2 —個底邊通過第二膠布或膠帶8柔性活動連接的中間背帶板3,所述背帶板3與背包帶匹配,背帶板3扣合后設置在蓋板I和底板2之間,所述蓋板I與底板2上設置蓋板I與底板2扣合后相互重合的上縫合線通槽5和下縫合線通槽11,所述上縫合線通槽5和下縫合線通槽11的槽寬與縫紉機的縫紉針定位座相匹配,用于縫紉機的機針進行縫紉,所述上縫合線通槽5和下縫合線通槽11的軌跡與背帶板3的形狀相匹配,在上縫合線通槽5扣合面兩側設置上防滑板條7,在下縫合線通槽11扣合面的兩側設置第一下防滑板條13,在下縫合線通槽11內側呈間隔設置第二下防滑板條12,在背帶板3與蓋板I扣合面的側邊上設置中間防滑板條9,在中間防滑板條9的內側設置墊塊層10,墊塊層10為加厚泡沫層,在蓋板I上設置扣合后容納墊塊層10的墊塊通槽6。
[0010]使用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背包背帶面裁片按位置放在底板2上,將縫合位置搭在下縫合線通槽11上,將背帶板3與底板2扣合,再將背包背帶里裁片按位置放在背帶板3上,將蓋板I與背帶板3和底板2 —起扣合,蓋板1、背帶板3和底板2 —起夾緊背包背帶面和里裁片,上縫合線通槽5和下縫合線通槽11對應壓在縫合位置上,背帶板3上粘的加厚泡沫層保證背帶內填充海綿所需的余量,然后將上縫合線通槽5放置在縫紉機壓腳下方,在上縫合線通槽5內走針,即可高效、輕松的完成本工序。
[0011]使用本實用新型模板縫制線跡工整,縫合完的背帶縫平整,背帶面和背帶里兒抻吃量均勻且沒有誤差,提高了產品質量;蓋板1、背帶板3和底板2的扣合面上分別附著背帶形狀的防滑板條,防止裁片錯位,泡沫層和制成品背帶中填充的棉層寬度和厚度量相同,蓋板I壓合背帶板3既能定型裁片又保證了裁片吃量,透明的蓋板I和底板2便于觀察裁片是否整齊平順,便于及時進行調整;本實用新型縫中的蓋板1、底板2以及背帶板3采用透明的厚度為0.5mm- 1.5mm的PVC膠板,蓋板I和底板2之間采用膠布或膠帶柔性連接,底板2與背帶板3采用膠布可翻轉連接,便于背帶板3的定位和組裝,在蓋板I上設置有第三膠布或膠帶4,第三膠布或膠帶4作為把手,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扣合與展開;使用本實用新型模板將多道工序在本實用新型模板上進行,操作方便,即使技術不熟練的縫紉工也可輕松、高效地完成縫制,省時省力,提高了產品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縫制背包背帶輔助模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明的方形蓋板(I)、與蓋板(I)柔性活動連接的透明的方形底板(2)以及與底板(2) —個底邊柔性活動連接的中間背帶板(3),所述背帶板(3)與背包帶匹配,背帶板(3)扣合后設置在蓋板(I)和底板(2)之間,所述蓋板(I)與底板(2)上設置蓋板(I)與底板(2)扣合后相互重合的上縫合線通槽(5)和下縫合線通槽(11),所述上縫合線通槽(5)和下縫合線通槽(11)的軌跡與背帶板(3)的形狀相匹配,在上縫合線通槽(5 )扣合面兩側設置上防滑板條(7 ),在下縫合線通槽(11)扣合面的兩側設置第一下防滑板條(13),在下縫合線通槽(11)內側呈間隔設置第二下防滑板條(12),在背帶板(3)與蓋板(I)扣合面的側邊上設置中間防滑板條(9),在中間防滑板條(9)的內側設置墊塊層(10),在蓋板(I)上設置扣合后容納墊塊層(10)的墊塊通槽(6)。
【文檔編號】D05B35/00GK203403252SQ201320498069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5日
【發明者】王碩, 劉世紅, 李哲, 張素英 申請人: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