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環形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金屬環形針,包括一對針桿,針桿的前端具有針頭,一對針桿之間通過柔性繩連接,柔性繩可以彎曲收攏,針桿的后端具有與柔性繩的兩端固定連接的連接部位,連接部位與針桿一體成型,連接部位為金屬空心管,柔性繩的兩端分別伸入連接部位中,連接部位尾部與柔性繩固定連接,其連接處具有平滑的過渡表面。本實用新型的環形編織針以金屬材料制成,針桿的光滑表面手感和質感好,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不易折斷,針桿的尾部通過柔性繩連接,柔性繩可以卷曲收攏,便于編織針的攜帶和存放,針桿與其后端的連接部位連為一體,形成無縫的表面,連接部位和柔性繩之間的連接也形成平滑的過渡表面,確保整個環形針的表面無縫光滑,不會引起鉤線。
【專利說明】金屬環形針【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手工編織工具,尤其涉及金屬制的環形編織針。
【背景技術】
[0002]手工編織針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竹木材料制成的,另一種是金屬材料制成的,金屬材料制成的針桿因其手感和質地受到很多手工編織者的喜愛。環形編織針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手工編織工具,兩根編織針的尾部之間連接有柔性繩,形成半閉合的環形,編織時織物可以懸掛在柔性繩上,在編織筒狀織物時不需換針,使用方便,但由于針桿和柔性繩是兩個不同的部件,不可能做成一體,兩者之間必然有連接縫隙,連接縫隙如果做得不好,編織針就會鉤線,會造成使用不便甚至質量不過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金屬環形針,其針桿與柔性繩的連接平滑,不會引起鉤線。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金屬環形針,包括一對針桿,所述針桿的前端具有針頭,所述一對針桿之間通過柔性繩連接,柔性繩可以彎曲收攏,便于編織針的攜帶和存放,所述針桿的后端具有與所述柔性繩的兩端固定連接的連接部位,所述連接部位與所述針桿一體成型,連接部位與針桿是一個整體,沒有加工痕跡或者連接縫隙,能夠確保平滑過渡,不會引起鉤線。
[0005]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位為金屬空心管,所述柔性繩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連接部位中,所述連接部位的尾部與所述柔性繩固定連接,且其連接處具有平滑的過渡表面,柔性繩的兩端在伸入連接部位的尾部之后,連接部位的尾部向內壓緊在柔性繩的外表面,形成具有平滑過渡表面的連接處。
[0006]進一步地,所述針桿的直徑為2mm~25mm,其中直徑較小的針桿用于編織紋理較密、保暖性好的織物,中等直徑的針桿用于編織普通織物,而直徑較大的針桿用于編織較為稀疏的織物,如網狀織物等。
[0007]進一步地,所述針頭具有錐度,所述針頭前端具有直徑為I~3mm的弧面型凸頭,針頭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手工編織時的穿線,凸頭則是起到該作用的主要部位,作為穿線最理想的情況,凸頭應該是細尖頭,但細尖頭很容易刺傷使用者,并且,直徑很小的弧面型圓凸頭也能夠滿足使用需要,因此,考慮到實際使用狀況和與針體粗細相適配的程度,凸頭的直徑選擇在I~3mm。
[0008]進一步地,所述柔性繩包括柔性鋼絲繩和包覆在所述柔性鋼絲繩外的軟塑料層,柔性鋼絲繩能夠確保柔性繩的牢固度,其外包覆的軟塑料層使得柔性繩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柔韌性,并且軟塑料外層易于與連接部位的尾部形成平滑過渡。
[0009]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位彎成弧形,所述弧形的夾角為120~150°,彎成弧形的連接部位便于推動織物在針桿和柔性繩之間滑動,也符合人的編織習慣,能增加使用時的舒適感。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環形編織針以金屬,如銅或者不銹鋼材料制作針桿,使得針桿具有光滑的表面,便于織物的滑動;金屬針桿手感和質感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不易折斷;金屬針桿的尾部通過柔性繩連接,柔性繩可以卷曲收攏,便于編織針的攜帶和存放;并且,針桿與其后端的連接部位連為一體,形成無縫的表面,連接部位和柔性繩之間的連接也形成平滑的過渡表面,確保整個環形針的表面無縫光滑,不會引起鉤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的A-A剖視放大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標號:1_針桿,2-柔性繩,3-連接部位,4-針頭,5-凸頭,6-柔性鋼絲繩,7-軟
塑料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1,參照附圖1-2。
[0016]本實用新型的金屬環形針包括一對針桿I, 一對針桿I之間通過柔性繩2連接,柔性繩2可以彎折收攏,便于環形編織針的攜帶和存放,針桿I的后端具有與柔性繩2的兩端固定連接的連接部位3,連接部位3與針桿I 一體成型。
[0017]連接部位3為金屬空心管,柔性繩2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連接部位3中,連接部位3的尾部向內壓緊與柔性繩2的兩端緊密接觸,從而使得連接部位3與柔性繩2固定連接,并且壓緊的連接部位尾部與柔性繩2的連接處形成平滑的過渡表面。
[0018]針桿I的直徑為2mm?25mm,其中直徑較小的針桿用于編織紋理較密、保暖性好的編織物,中等直徑的針桿用于編織普通編織物,而直徑較大的針桿用于編織較為稀疏的編織物,如網狀織物等。
[0019]針桿I的前端具有針頭4,針頭4的前端具有直徑為I?3mm的弧面型凸頭5,針頭4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手工編織時的穿線,凸頭5則是起到該作用的主要部位,作為穿線最理想的情況,凸頭5應該是細尖頭,但細尖頭很容易刺傷使用者,并且,直徑很小的圓形凸頭也能夠滿足使用需要,因此,考慮到實際使用狀況和與針體粗細相適配的程度,凸頭5的直徑選擇在I?3mm。
[0020]柔性繩2包括柔性鋼絲繩6和包覆在所述柔性鋼絲繩6外的軟塑料層7,柔性鋼絲繩6能夠確保柔性繩2的牢固度,其外包覆的軟塑料層7使得柔性繩2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柔韌性,也便于和連接部位3的平滑連接。
[0021]實施例2,參照附圖3。
[0022]本實施例中,連接部位3彎成弧形,弧形的夾角a為120?150°,弧形的連接部位2便于推動織物在針桿I和柔性繩2之間滑動,并且弧形的角度符合人的編織習慣,能增加使用舒適度。
[0023]本實施例的其他實施方式與實施例1相同。[0024]上述實施例用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并不將本實用新型局限于這些【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本實用新型涵蓋了權利要求書范圍內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備選方案、改進方案和等效方案。
【權利要求】
1.金屬環形針,包括一對針桿,所述針桿的前端具有針頭,所述一對針桿之間通過柔性繩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桿的后端具有與所述柔性繩的兩端固定連接的連接部位,所述連接部位與所述針桿一體成型;所述連接部位為金屬空心管,所述柔性繩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連接部位中,所述連接部位的尾部與所述柔性繩固定連接,且其連接處具有平滑的過渡表面;所述柔性繩包括柔性鋼絲繩和包覆在所述柔性鋼絲繩外的軟塑料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環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桿的直徑為2mm?25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環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頭具有錐度,所述針頭前端具有直徑為I?3mm的弧面型凸頭。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環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位彎成弧形,所述弧形的夾角為120?150°。
【文檔編號】D04C7/00GK203700708SQ201320596305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5日
【發明者】鄭藩, 陳宣奇 申請人:鄭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