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縫紉機,該縫紉機包括縫紉機本體和壓腳調節機構,壓腳調節機構包括驅動件和傳動機構,驅動件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縫紉機本體的壓腳連桿上下運動。本實用新型中壓腳調節機構中的驅動件可以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縫紉機本體的壓腳連桿進行上下運動,從而實現壓腳連桿的提升或落下,壓腳連桿的提升或落下無需操作工花費一定力氣來實現,只需通過調節驅動件的開關即可實現,省力便捷。
【專利說明】縫紉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合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縫紉機。
【背景技術】
[0002]縫紉機使用過程中,壓腳向縫料表面施加壓力,使得縫料在縫制過程中平穩的輸送,市面上現有的壓腳種類繁雜,但其工作原理歸結起來如下:用手扳動、用膝部或是腳部操縱壓腳控制桿來提升和解除壓腳壓力,這些提升和解除壓腳壓力的方式均是靠操作工花費一定力氣來實現的,在每天縫紉工作量很大的情況下,這種頻繁的操作會降低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縫紉機。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縫紉機,包括縫紉機本體和壓腳調節機構,壓腳調節機構包括驅動件和傳動機構,驅動件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縫紉機本體的壓腳連桿上下運動。
[0005]本實用新型中壓腳調節機構中的驅動件可以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縫紉機本體的壓腳連桿進行上下運動,從而實現壓腳連桿的提升或落下,壓腳連桿的提升或落下無需操作工花費一定力氣來實現,只需通過調節驅動件的開關即可實現,省力便捷。
[0006]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包括動力裝置,動力裝置驅動縫紉機本體的主軸轉動。由此,操作者無需不間斷地踩動踏板來帶動縫紉機本體的主軸旋轉,只需通過調節動力裝置的開關即可實現主軸的旋轉或停止,便捷省力。
[0007]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傳動機構可以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第三連桿呈L形,第一連桿的一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設于驅動件上,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的另一端套接在縫紉機本體的壓腳連桿上,第二連桿的中部與縫紉機本體的機頭鉸接。由此,驅動件通過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即可驅動壓腳連桿進行上下運動,從而實現壓腳連桿的提升或落下。
[000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件可以是油缸,也可以是氣缸。由此,通過油缸或氣缸的活塞帶動第一連桿上下運動,第一連桿通過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帶動壓腳連桿進行上下運動,從而實現壓腳連桿的提升或落下。
[000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包括四檔位撥動開關,縫紉機本體的踏板通過拉桿與四檔位撥動開關的開關柄連接,四檔位撥動開關的排腳分別控制動力裝置和驅動件的通電/斷電。由此,操作者通過踩動踏板可以控制動力裝置工作或停止,操作者通過踩動踏板可以控制驅動件工作或停止。
[00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驅動件可以是電磁鐵,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第三連桿呈L形,第一連桿的一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位于電磁鐵的上方,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的另一端套接在縫紉機本體的壓腳連桿上,第二連桿的中部與縫紉機本體的機頭鉸接。由此,電磁鐵通電后,電磁鐵吸附第一連桿向下運動,第一連桿通過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帶動壓腳連桿向上運動,從而實現壓腳的提升;電磁鐵斷電后,電磁鐵與第一連桿分離,第一連桿向上運動,第一連桿通過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帶動壓腳連桿向下運動,從而實現壓腳的落下。
[00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包括四檔位撥動開關,縫紉機本體的踏板通過拉桿與四檔位撥動開關的開關柄連接,四檔位撥動開關的排腳分別控制動力裝置和電磁鐵的通電/斷電。由此,操作者通過踩動踏板可以控制動力裝置工作或停止,操作者通過踩動踏板可以控制電磁鐵工作或停止。
[001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包括皮帶輪和皮帶,動力裝置設于縫紉機本體的機座上,動力裝置通過皮帶輪和皮帶驅動主軸轉動。由此,動力裝置采用下掛式,動力裝置通過皮帶輪和皮帶驅動主軸轉動。
[001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動力裝置可以是直流伺服電機。由此,直流伺服電機占用空間小,實現穩定、平滑地高速或低速旋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縫紉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所示的縫紉機的壓腳調節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7]圖1和圖2示意性地顯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縫紉機的結構。
[0018]如圖1和圖2所示,縫紉機,包括縫紉機本體I和壓腳調節機構,壓腳調節機構包括驅動件2和傳動機構3。此外,縫紉機還可以包括動力裝置4、四檔位撥動開關5、皮帶輪6和皮帶7。
[0019]本實施例中,壓腳調節機構位于縫紉機本體I的機頭13的內部。在其它實施例中,壓腳調節機構也可以位于縫紉機本體I的機頭13的外部。
[0020]壓腳調節機構包括驅動件2和傳動機構3。
[0021]本實施例中,驅動件2是氣缸。在其它實施例中,驅動件21也可以是油缸。
[0022]傳動機構3包括第一連桿31、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
[0023]如圖2所不,第一連桿32的一端與第二連桿32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31的另一端固定在氣缸的活塞上。
[0024]本實施例中,驅動件2是氣缸。在其它實施例中,驅動件21也可以是電機和設于電機轉軸上的轉盤,第一連桿31的另一端與轉盤鉸接,電機轉軸通過轉盤帶動第一連桿31上下運動。
[0025]如圖2所示,第三連桿33呈L形,第二連桿32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桿33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33的另一端套接在縫紉機本體I的壓腳連桿11上。
[0026]第二連桿32的中部通過軸與縫紉機本體I的機頭13鉸接。
[0027]如圖2所示,氣缸的活塞帶動第一連桿31上下運動,第一連桿31通過第二連桿32帶動第三連桿33上下運動,第三連桿33帶動壓腳連桿11上下運動,從而實現壓腳連桿11的提升或落下。[0028]本實施例中,驅動件2是氣缸,傳動機構3包括第一連桿31、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驅動件2通過第一連桿31、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帶動壓腳連桿11上下運動。在其它實施例中,驅動件2也可以是電磁鐵,傳動機構3包括第一連桿31、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第一連桿31的一端與第二連桿32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31的另一端位于電磁鐵的上方,第二連桿32的另一端與第三連桿33的一端鉸接,第三連桿33的另一端套接在縫紉機本體I的壓腳連桿11上,電磁鐵通電后,電磁鐵吸附第一連桿31向下運動,第一連桿31通過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帶動壓腳連桿11向上運動,從而實現壓腳連桿11的提升;電磁鐵斷電后,電磁鐵與第一連桿31分離,第一連桿31向上運動,第一連桿31通過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帶動壓腳連桿11向下運動,從而實現壓腳連桿11的落下。
[0029]本實施例中,動力裝置4是直流伺服電機。在其它實施例中,動力裝置4也可以步進電動機。
[0030]本實施例中,動力裝置4固定在縫紉機本體I的機座16上,一個皮帶輪6固定在縫紉機本體I的主軸12上,與主軸12同步轉動,另一個皮帶輪6固定在動力裝置4的轉動軸上,與動力裝置4的轉動軸同步轉動,兩個皮帶輪6之間通過皮帶7連接,即動力裝置4通過皮帶輪6和皮帶7帶動縫紉機本體I的主軸12轉動。在其它實施例中,動力裝置4的轉動軸可以直接與縫紉機本體I的主軸12連接,驅動主軸12轉動,動力裝置4固定在縫紉機本體I的機頭13上。
[0031]如圖1所示,縫紉機本體I的踏板14通過拉桿15與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開關柄連接,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三對排腳分別與動力裝置4電連接,分別控制動力裝置4的“高速轉動”(如1000轉/分鐘)、“低速轉動”(如200轉/分鐘)和“停止轉動”,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第四對排腳與驅動件2電連接,控制驅動件2的開斷。縫紉機本體I的踏板14向前踩到底時(腳尖踩動),動力裝置4處于高速轉動狀態,帶動主軸12轉動;踏板14向前踩到一半位置時(腳尖踩動),動力裝置4處于低速轉動狀態,帶動主軸12轉動;踏板14踩到水平狀態時,動力裝置4停止轉動,即主軸12停止轉動;踏板14向后踩一次時(腳跟踩動),驅動件2通過第一連桿31、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帶動壓腳連桿11向上運動(壓腳提升),松開踏板14時,驅動件2通過第一連桿31、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帶動壓腳連桿11向下運動(壓腳落下)。
[0032]本實施例中,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排腳分別與動力裝置4和驅動件2連接,控制動力裝置4和驅動件2的工作狀態。在其它實施例中,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排腳也可以分別與動力裝置4和電磁鐵連接,控制動力裝置4和電磁鐵的工作狀態。
[0033]操作者使用縫紉機時,縫制速度要求高時,將踏板14向前踩到底(腳尖踩動);縫制速度要求低時,將踏板14向前踩到一半位置(腳尖踩動);停止縫制時,將踏板14踩到水平位置;提升或落下壓腳時,將踏板14向后踩一次(腳跟踩動),壓腳提升,松開踏板14,壓腳落下。
[0034]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縫紉機本體(I)和壓腳調節機構,所述壓腳調節機構包括驅動件(2)和傳動機構(3),所述驅動件(2)通過傳動機構(3)驅動縫紉機本體(I)的壓腳連桿(11)上下運動, 還包括動力裝置(4),所述動力裝置(4)驅動所述縫紉機本體(I)的主軸(12)轉動, 所述傳動機構(3)包括第一連桿(31)、第二連桿(32)和第三連桿(33),所述第三連桿(33)呈L形,所述第一連桿(31)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桿(32)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二連桿(3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連桿(33)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三連桿(33)的另一端套接在縫紉機本體(I)的壓腳連桿(11)上,所述第二連桿(32)的中部與縫紉機本體(I)的機頭(13)鉸接, 所述驅動件(2)驅動第一連桿(31)上下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31)的另一端設于所述驅動件⑵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2)是油缸或氣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四檔位撥動開關(5),所述縫紉機本體(I)的踏板(14)通過拉桿(15)與所述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開關柄連接,所述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排腳分別控制所述動力裝置(4)和驅動件(2)的通電/斷電。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件(2)是電磁鐵,所述第一連桿(3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電磁鐵的上方。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四檔位撥動開關(5),所述縫紉機本體(I)的踏板(14)通過拉桿(15)與所述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開關柄連接,所述四檔位撥動開關(5)的排腳分別控制所述動力裝置(4)和所述電磁鐵的通電/斷電。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皮帶輪(6)和皮帶(7),所述動力裝置(4)設于所述縫紉機本體(I)的機座(16)上,所述動力裝置(4)通過驅動所述皮帶輪(6)和皮帶(7)帶動所述主軸(12)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4)是直流伺服電機。
【文檔編號】D05B29/02GK203625633SQ201320670363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趙志鵬 申請人:趙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