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包括劍桿機,所述劍桿機的機架頂部安裝有龍頭,所述龍頭與劍桿機之間安裝紗線,所述龍頭平行排列成多排,每排龍頭的外側設置有轉軸,單個龍頭上固定有主動鏈輪,所述轉軸上安裝有與主動鏈輪配合的從動鏈輪,所述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傳動,位于機架的一側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頂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通過傳動裝置控制相鄰兩根轉軸反向旋轉。采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增加了劍桿織機產品的提花用針數,可達9600針,且采用電子花枕技術,生產與制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專利說明】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紡織產品生產上制織大提花織物,需要有針數多的提花龍頭。而目前劍桿織機上常用的龍頭針數一般在數千針的范圍內。要達到上萬針的多針提花效果,通常采用多臺提花龍頭進行并列設置以增加提花針數的技術。現有技術中的多龍頭提花織機,其在織機的樓架上一字型地并列設置2-6只龍頭,從而實現提高提花機構的實際針數。但是,對于高經密的大提花織物,由于經絲數量的大幅增加,需要更多的龍頭針數,一般要達到幾萬針。此時,如果采用一字型并列設置的龍頭,由于龍頭排列過長,龍頭在提升經絲的運動中,特別是二頭的通絲因折角太大形成過渡摩擦,將導致機物料消耗的增加,以及織造的不穩定性,其是生產中造成大量織物疵點病疵的直接根源,其嚴重影響紡織面料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 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不僅大大地增加了提花的實際針數,而且實用穩定性好,工作效率高。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包括劍桿機,所述劍桿機的機架頂部安裝有龍頭,所述龍頭與劍桿機之間安裝紗線,所述龍頭平行排列成多排,每排龍頭的外側設置有轉軸,單個龍頭上固定有主動鏈輪,所述轉軸上安裝有與主動鏈輪配合的從動鏈輪,所述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傳動,位于機架的一側設置有支架,所述支架頂部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通過傳動裝置控制相鄰兩根轉軸反向旋轉。
[0006]其進一步技術方案在于:
[0007]所述龍頭的安裝結構為:包括第一龍頭、第二龍頭、第三龍頭、第四龍頭、第五龍頭和第六龍頭,所述第一龍頭、第二龍頭和第三龍頭在同一直線位置間隔安裝,所述第四龍頭、第五龍頭和第六龍頭在同一直線位置間隔安裝;所述第一龍頭、第二龍頭和第三龍頭一側安裝有第一轉軸,所述第四龍頭、第五龍頭和第六龍頭的一側安裝有與第一轉軸平行的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分別位于機架的前端與后端,各龍頭位于兩轉軸內側;
[0008]第一龍頭、第二龍頭和第三龍頭構成第一組龍頭,第四龍頭、第五龍頭和第六龍頭構成第二組龍頭,所述第一組龍頭與第二組龍頭平行并對應放置;
[0009]所述第一龍頭與第四龍頭反向安裝,所述第二龍頭與第五龍頭反向安裝,所述第三龍頭與第六龍頭反向安裝;
[0010]傳動裝置的結構為: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主動齒輪和第二主動齒輪,位于第二轉軸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從動齒輪,所述第一主動齒輪與第一從動齒輪之間通過兩個中間輪嚙合,所述第二主動齒輪與第二從動齒輪之間通過兩個中間輪嚙合;
[0011]傳動裝置的結構為:所述第一轉軸與第二轉軸的頭部分別安裝有鏈輪,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通過第一組鏈傳動機構輸出,其輸出端通過第二組鏈傳動機構與第一轉軸連接,所述第二組鏈傳動機構的鏈條中部嚙合有第一鏈輪,與第一鏈輪同軸安裝有第二鏈輪,所述第二鏈輪通過鏈條與第二轉軸上的第三鏈輪嚙合傳動;
[0012]所述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均采用雙排鏈輪,所述鏈條采用雙排鏈條。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個動力裝置,同時控制兩根轉軸的相反轉動,轉軸與龍頭之間的連接采用雙鏈輪鏈條機構,其工作穩定性、可靠性好。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增加了劍桿織機產品的提花用針數,可達9600針,且采用電子花枕技術,生產與制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0015]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排龍頭并列平行設置,減少目板前后通絲的過度摩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7]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18]其中:1、電機;2、第一主動齒輪;3、支架;4、機架;5、第一主動鏈輪;6、第一龍頭;
7、第二主動鏈輪;8、第二龍頭;9、第三主動鏈輪;10、第三龍頭;11、第一轉軸;12、第二主動齒輪;13、紗線;14、劍桿機;16、第一從動齒輪;17、第一中間輪;18、第二中間輪;19、第四龍頭;20、第一從動鏈輪;21、第五龍頭;22、第六龍頭;23、第二從動齒輪;24、第三中間輪;25、第四中間輪;26、第三從動鏈輪;27、第三鏈條;28、第二從動鏈輪;29、第二鏈條;30、第一鏈條;31、第二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可用于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包括劍桿機14,劍桿機14的機架4頂部安裝有龍頭,龍頭與劍桿機14之間安裝紗線13,龍頭平行排列成多排,每排龍頭的外側設置有轉軸,單個龍頭上固定有主動鏈輪,轉軸上安裝有與主動鏈輪配合的從動鏈輪,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傳動,位于機架4的一側設置有支架3,支架3頂部安裝有電機1,電機I的輸出端通過傳動裝置控制相鄰兩根轉軸反向旋轉。
[0021]龍頭的安裝結構為:包括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第三龍頭10、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和第三龍頭10在同一直線位置間隔安裝,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在同一直線位置間隔安裝;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和第三龍頭10 —側安裝有第一轉軸11,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的一側安裝有與第一轉軸11平行的第二轉軸31 ;第一轉軸11和第二轉軸31分別位于機架4的前端與后端,各龍頭位于兩轉軸內側。
[0022]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和第三龍頭10構成第一組龍頭,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構成第二組龍頭,第一組龍頭與第二組龍頭平行并對應放置。各龍頭的放置方式靈活,本實用新型還適用于獨花制作。
[0023]第一龍頭6與第四龍頭19反向安裝,第二龍頭8與第五龍頭21反向安裝,第三龍頭10與第六龍頭22反向安裝。可以縮短龍頭間的距離,使紡線傾角減小,保證紡織的可靠穩定性,減少紡線的摩擦。
[0024]傳動裝置的結構為:電機I的輸出端連接第一轉軸11,第一轉軸11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主動齒輪2和第二主動齒輪12,位于第二轉軸31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從動齒輪16和第二從動齒輪23,第一主動齒輪2與第一從動齒輪16之間通過兩個中間輪(即第一中間輪17和第二中間輪18)嚙合,第二主動齒輪12與第二從動齒輪23之間通過兩個中間輪即第三中間輪24和第四中間輪25)嚙合。
[0025]傳動裝置的結構為:第一轉軸11與第二轉軸31的頭部分別安裝有鏈輪,電機I的輸出端通過第一組鏈傳動機構輸出,其輸出端通過第二組鏈傳動機構與第一轉軸11連接,第二組鏈傳動機構的鏈條中部嚙合有第一鏈輪,與第一鏈輪同軸安裝有第二鏈輪,第二鏈輪通過鏈條與第二轉軸31上的第三鏈輪嚙合傳動。
[0026]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均采用雙排鏈輪,鏈條采用雙排鏈條。
[0027]如圖2所示,以第一組龍頭為例,第一龍頭6的左側固定有第一主動鏈輪5,第二龍頭8的左側固定有第二主動鏈輪7,第三龍頭10的左側固定有第三主動鏈輪9,位于第一轉軸11上分別安裝有第一從動鏈輪20,第一從動鏈輪20與第一主動鏈輪5之間安裝第一鏈條30 ;位于第一轉軸11上還安裝有第二從動鏈輪28,第二從動鏈輪28與第二主動鏈輪7之間安裝第二鏈條29 ;位于第一轉軸11上還安裝有第三從動鏈輪26,第三從動鏈輪26與第三主動鏈輪9之間安裝第三鏈條27。
[0028]實際使用過程中,只需驅動電機1,直接帶動第一轉軸11轉軸,由于第一轉軸11兩端的第一主動齒輪2和第二主動齒輪12的作用,其分別與第一從動齒輪16和第二從動齒輪23外嚙合,則帶動第二轉軸31轉動,由于兩個中間齒輪的作用,使第一轉軸11與第二轉軸31的轉向相反,由于鏈傳動機構的作用,則第一轉軸11的轉動分別帶動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和第三龍頭10工作,而第二轉軸31的轉動分別帶動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工作。其操作簡便,使用靈活可靠。
[0029]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中可將紗線針數提高至9600針,可滿足市場客戶的需求,龍頭紗線針數不受限制,織物的密度不受影響,紡織面料的布面效果好。
[003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龍頭采用電子花枕技術,運行平穩,無需紋板,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0031]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包括劍桿機(14),所述劍桿機(14)的機架(4)頂部安裝有龍頭,所述龍頭與劍桿機(14)之間安裝紗線(13),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頭平行排列成多排,每排龍頭的外側設置有轉軸,單個龍頭上固定有主動鏈輪,所述轉軸上安裝有與主動鏈輪配合的從動鏈輪,所述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傳動,位于機架(4)的一側設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頂部安裝有電機(I),所述電機(I)的輸出端通過傳動裝置控制相鄰兩根轉軸反向旋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頭的安裝結構為:包括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第三龍頭(10)、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所述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和第三龍頭(10)在同一直線位置間隔安裝,所述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在同一直線位置間隔安裝;所述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和第三龍頭(10) —側安裝有第一轉軸(11),所述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的一側安裝有與第一轉軸(11)平行的第二轉軸(31);所述第一轉軸(11)和第二轉軸(31)分別位于機架(4)的前端與后端,各龍頭位于兩轉軸內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龍頭(6)、第二龍頭(8)和第三龍頭(10)構成第一間龍頭,第四龍頭(19)、第五龍頭(21)和第六龍頭(22)構成第二組龍頭,所述第一組龍頭與第二組龍頭平行并對應放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龍頭(6)與第四龍頭(19)反向安裝,所述第二龍頭⑶與第五龍頭(21)反向安裝,所述第三龍頭(10)與第六龍頭(22)反向安裝。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其特征在于:傳動裝置的結構為:所述電機(I)的輸出端連接第一轉軸(11),所述第一轉軸(11)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主動齒輪(2)和第二主動齒輪(12),位于第二轉軸(31)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從動齒輪(16)和第二從動齒輪(23),所述第一主動齒輪(2)與第一從動齒輪(16)之間通過兩個中間輪嚙合,所述第二主動齒輪(12)與第二從動齒輪(23)之間通過兩個中間輪嚙口 ο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其特征在于:傳動裝置的結構為:所述第一轉軸(11)與第二轉軸(31)的頭部分別安裝有鏈輪,所述電機(I)的輸出端通過第一組鏈傳動機構輸出,其輸出端通過第二組鏈傳動機構與第一轉軸(11)連接,所述第二組鏈傳動機構的鏈條中部嚙合有第一鏈輪,與第一鏈輪同軸安裝有第二鏈輪,所述第二鏈輪通過鏈條與第二轉軸(31)上的第三鏈輪嚙合傳動。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寬幅高經密織造的多針提花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鏈輪與從動鏈輪均采用雙排鏈輪,所述鏈條采用雙排鏈條。
【文檔編號】D03C3/32GK203530563SQ201320672447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5日
【發明者】柳春法 申請人:蘇州聯優織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