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紫外線面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抗紫外線面料,包括內層的抗紫外線面料層以及外層的吸濕排汗面料層,所述抗紫外線面料層是由木纖維和竹纖維混合形成的,所述吸濕排汗面料層,是由經紗和緯紗互相編織而成的,所述經紗是由腈綸纖維和天絲纖維混紡而成的,所述緯紗是由棉纖維和大麻纖維混紡而成的。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揭示的一種抗紫外線面料,添加了竹纖維和木纖維,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抗紫外線功能,提高身體表面的光照安全指數,外部的吸濕排汗面料層,吸除人體表面產生的汗液及汗漬,保持人體清爽舒適。
【專利說明】一種抗紫外線面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面料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抗紫外線面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服裝面料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面料功能化已經成為一個發展趨勢,例如過強的太陽光紫外線照射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除了涂抹防曬霜等護膚品外,目前開發有效屏蔽紫外線的功能織物,已經成為國際化纖紡織業的熱點。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抗紫外線面料。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抗紫外線面料,包括內層的抗紫外線面料層以及外層的吸濕排汗面料層,所述抗紫外線面料層是由木纖維和竹纖維混合形成的,所述吸濕排汗面料層,是由經紗和緯紗互相編織而成的,所述經紗是由腈綸纖維和天絲纖維混紡而成的,所述緯紗是由棉纖維和大麻纖維混紡而成的。
[0005]所述的抗紫外線層中各成分重量所占比例為:竹纖維材料占30%,木纖維占70%。
[0006]所述的經線中晴綸纖維與天絲纖維的纖維編織數比為5:2。
[0007]所述的抗紫外線料層的厚度為0.6mm-l.3mm,所述的吸濕排汗面料層面料的厚度為 1.0mm-1.6mm。
[0008]因此本發明所揭示的一種抗紫外線面料,添加了竹纖維和木纖維,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抗紫外線功能,提高身體表面的光照安全指數,外部的吸濕排汗面料層,吸除人體表面產生的汗液及汗潰,保持人體清爽舒適。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以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0]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抗紫外線面料,包括內層的抗紫外線面料層以及外層的吸濕排汗面料層,所述抗紫外線面料層是由木纖維和竹纖維混合形成的,所述吸濕排汗面料層,是由經紗和緯紗互相編織而成的,所述經紗是由腈綸纖維和天絲纖維混紡而成的,所述緯紗是由棉纖維和大麻纖維混紡而成的。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抗紫外線層中各成分重量所占比例為:竹纖維材料占30%,木纖維占70%。[0012]進一步的,所述的經線中晴綸纖維與天絲纖維的纖維編織數比為5:2。
[0013]進一步的,所述的抗紫外線料層的厚度為0.6mm-l.3mm,所述的吸濕排汗面料層面料的厚度為1.0mm-1.6mm。
[0014]綜上所述,本發明指出的一種抗紫外線面料,添加了竹纖維和木纖維,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抗紫外線功能,提高身體表面的光照安全指數,外部的吸濕排汗面料層,吸除人體表面產生的汗液及汗潰,保持人體清爽舒適。
[001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抗紫外線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層的抗紫外線面料層以及外層的吸濕排汗面料層,所述抗紫外線面料層是由木纖維和竹纖維混合形成的,所述吸濕排汗面料層,是由經紗和緯紗互相編織而成的,所述經紗是由腈綸纖維和天絲纖維混紡而成的,所述緯紗是由棉纖維和大麻纖維混紡而成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紫外線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紫外線層中各成分重量所占比例為:竹纖維材料占30%,木纖維占7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紫外線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經線中晴綸纖維與天絲纖維的纖維編織數比為5: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紫外線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紫外線料層的厚度為0.6mm-l.3mm,所述的吸濕排汗面料層面料的厚度為1.0mm-1.6_。
【文檔編號】D03D13/00GK103938340SQ201410187444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6日
【發明者】張麗華 申請人:南通田野服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