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貼身羊毛面料的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有一種羊毛面料處理工藝,其特征是:首先將羊毛面料在35-50℃的添加有氯化鈉的水中浸泡60-80min,其中氯化鈉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80;然后加入氧化劑,氧化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90,氧化過程溫度保持在45℃,持續30min;然后加入柔軟劑,柔軟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20,柔軟過程溫度保持在30℃,持續20min;再加入還原劑,還原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00,還原過程溫度保持在40℃,持續30min;最后進行烘干,烘干溫度在100-120℃,至含水率小于或等于0.8%即可。這種羊毛面料防縮處理工藝,其整理后的面料耐水洗,且具有優異的抗皺性能和抗菌性能。但是采用這種工藝處理過的羊毛面料,由于表面的粗糙度高,毛刺較多,貼身穿著舒適度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缺點,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貼身羊毛面料的處理工藝,使整理過的羊毛面料表面表面毛刺少,親膚性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貼身羊毛面料的處理工藝,包括首先將羊毛面料在35-50℃的添加有氯化鈉的水中浸泡60-80min,其中氯化鈉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80;然后加入氧化劑,氧化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90,氧化過程溫度保持在45℃,持續30min;然后加入柔軟劑,柔軟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20,柔軟過程溫度保持在30℃,持續20min;再加入還原劑,還原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00,還原過程溫度保持在40℃,持續30min;最后進行烘干,烘干溫度在100-120℃,至含水率小于或等于0.8%即可,其特征在于:在加入柔軟劑之前,加入表面改性劑,靜置15min,表面改性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80;所述表面改性劑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
十二烷基二甲芐基氯化銨:2~8,
桿菌肽素:2~6,
杏仁油酰胺丙基胺氧化物:2~10,
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季胺鹽:4~6,
木犀草素:1~3,
乙醇:8~20。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在加入柔軟劑之前,加入表面改性劑,通過表面改性劑的作用可以使整理過的羊毛面料表面毛刺少,提高了羊毛面料的親膚性,使得羊毛面料可以貼身穿著,使得羊毛面料的適用范圍增加。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貼身羊毛面料的處理工藝,包括首先將羊毛面料在35-50℃的添加有氯化鈉的水中浸泡60-80min,其中氯化鈉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80;然后加入氧化劑,氧化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90,氧化過程溫度保持在45℃,持續30min;然后加入柔軟劑,柔軟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20,柔軟過程溫度保持在30℃,持續20min;再加入還原劑,還原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100,還原過程溫度保持在40℃,持續30min;最后進行烘干,烘干溫度在100-120℃,至含水率小于或等于0.8%即可,其特征在于:在加入柔軟劑之前,加入表面改性劑,靜置15min,表面改性劑與羊毛面料的質量比為1:80;所述表面改性劑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
十二烷基二甲芐基氯化銨:2~8,
桿菌肽素:2~6,
杏仁油酰胺丙基胺氧化物:2~10,
聚二甲基硅氧烷二季胺鹽:4~6,
木犀草素:1~3,
乙醇: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