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大容量恒張力送經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以上的紗架,每片紗架均包括n層m列儲紗單元;
每個儲紗單元包括一個框架支架、一個錠子安裝桿件、a個小型化儲紗錠子和a個張力器,錠子安裝桿件安裝在框架支架底部,a個小型化儲紗錠子安裝在錠子安裝桿件上、并在同一個水平高度上呈階梯狀分布,每個小型化儲紗錠子均配有一個張力器,所有的張力器均安裝在框架支架上;
每列每層儲紗單元的起始端均設有梳齒狀的分紗格柵,其中第一列的分紗格柵為m層分紗格柵,第二列的分紗格柵為m-1層分紗格柵,第三列的分紗格柵為m-2層分紗格柵,依次類推,第m列的分紗格柵為1層分紗格柵,同一層儲紗單元的所有分紗格柵的底部在同一個水平高度上,前述m層分紗格柵指分紗格柵在高度方向上有m層凹槽,m-1層分紗格柵指分紗格柵在高度方向上有m-1層凹槽,依次類推,1層分紗格柵指分紗格柵在高度方向上有1層凹槽;
第一列分紗格柵的起始端還設有n個導紗瓷眼,n個導紗瓷眼與n層儲紗單元一一對應,每個導紗瓷眼上有m行瓷眼,每行有a個瓷眼;上述n、m和a均為不小于1的整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恒張力送經系統,其特征在于:每片紗架起始列的底部通過固定架固定在地面上,每片紗架終端列的底部設有移動輪。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容量恒張力送經系統,其特征在于:10≤n≤15,5≤m≤10,5≤a≤10。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容量恒張力送經系統,其特征在于:張力器包括纏繞盤和用來支撐纏繞盤的纏繞盤支架,纏繞盤由彈簧片卷繞制成,纏繞盤的中心位置設有一中心孔,纏繞盤偏離中心位置地方設有一側孔,纏繞盤支架通過螺栓安裝在框架支架上。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容量恒張力送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有分紗格柵的齒間距均相等。
6.利用權利要求1-5任意一項所述的大容量恒張力送經系統布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小型化儲紗錠子及其對應的張力器實現1根經紗的存儲和張力控制,每片紗架實現n×m×a根經紗的存儲和張力控制;其中,每層儲紗單元由m個儲紗單元組成,每個儲紗單元有a個小型化儲紗錠子,每個儲紗單元的a根經紗通過對應的分紗格柵進行有序分隔,每層儲紗單元的m×a根經紗集束排列至第一列的起始端、并通過相應的導紗瓷眼,完成布紗。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順序相接的如下步驟:
1)紗架有b片,將所有紗架平行排放,所有紗架起始端均位于同一端,所有紗架起始列的底部通過固定架固定在地面上,所有紗架終端列的底部設有移動輪,其中,b≥2;
2)將所有小型化儲紗錠子按照需要長度進行繞紗,然后安裝在對應的錠子安裝桿件上;
3)將每個小型化儲紗錠子上的紗線從其對應的張力器上引出;
4)首先對第1片紗架進行布紗排列:選取紗架最上層作為第一層經紗進行排紗操作,再選取靠近導紗瓷眼的第一個儲紗單元的a個小型化儲紗錠子進行布紗,a根經紗按照順序依次穿過同層的m層分紗格柵上方的第一層凹槽、并在第一層凹槽內由內向外依次排列;a根經紗穿過m層格柵后,再由內向外按照順序分別穿過同層的導紗瓷眼的第一行瓷眼,這樣就完成了第一層第一個單元a個錠子的布紗;
5)然后進行第一層第二個儲紗單元a個小型化儲紗錠子的布紗:a根經紗按照順序依次穿過同層的m-1層分紗格柵上方的第一層凹槽、并在第一層凹槽內由內向外依次排列;a根經紗穿過同層的m-1層分紗格柵后,再穿過同層的m層分紗格柵上方第二層凹槽、并在第二層凹槽由內向外依次排列;a根經紗穿過同層的m層分紗格柵后,再由內向外按照順序分別穿過同層的導紗瓷眼的第二行瓷眼;
6)然后進行第一層第三個儲紗單元a個小型化儲紗錠子的布紗:a根經紗按照順序依次通過同層的m-2層分紗格柵上方的第一層凹槽、并在第一層凹槽由內向外依次排列;a根經紗穿過同層的m-2層分紗格柵后,再穿過同層的m-1層分紗格柵上方的第二層凹槽、并在第二層凹槽內由內向外依次排列;a根經紗穿過同層的m-1層分紗格柵后,再穿過同層的m層分紗格柵上方的第三層凹槽、并在第三層凹槽由內向外依次排列;a根經紗穿過同層的m層分紗格柵后,再由內向外按照順序分別穿過同層的導紗瓷眼的第三行瓷眼;
7)按照步驟4)、5)、6)的操作方法依次類推,依次完成第1片紗架第一層經紗其余儲紗單元的經紗排布,直至第1片紗架第一層m個儲紗單元的布紗完成;
8)按照步驟4)、5)、6)、7)的操作方法依次類推,依次完成第一片紗架第二層、第三層、直至第n層經紗的布紗完成;
9)按照步驟4)、5)、6)、7)、8)的操作方法依次類推,依次完成第二片紗架、第三片紗架、直至最后一片紗架的布紗完成;
10)完成所有的經紗布紗,并穿過導紗瓷眼后,通過導紗架引入開口系統的提綜裝置并對應引入相應分布的多眼綜絲眼,經紗與多眼綜絲的層列排布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相鄰兩片紗架之間的間距為250-350mm。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每個小型化儲紗錠子上的紗線從其對應的張力器上引出的方法為:將紗線引入張力器中心孔,然后引入側孔,最后在纏繞盤上順時針纏繞3圈,從張力器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