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洗衣機減速離合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洗衣機越來越廣泛的進入到普通老百姓的家中,其中最為常見的為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洗衣機減速離合器是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中的主要傳動部件,作用是降低電動機的轉速和增加力矩。現有常規的一些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主要結構包括輸入軸、輸出軸、制動裝置、離合裝置和減速裝置。
[0003]現有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內設有減速裝置,減速離合器的制動裝置通常包括制動臂和套設在制動輪外的制動帶,減速器殼體上圍設制動帶,制動帶一端固定于洗衣機減速離合器的外殼上,另一端連接制動臂,制動臂帶動制動帶鎖緊或松開制動輪,全自動洗衣機的減速離合器在脫水制動時,由于脫水時機芯高速運轉,制動帶在工作過程中由于反復地漲緊與釋放,并且制動系統在進行制動時制動帶發生震動,長時間制動帶會因為疲勞而斷裂,降低了制動帶的壽命。
[0004]針對上述問題,申請號為CN 201520261706.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減速離合器上的制動帶,包括鋼帶、摩擦帶、固定板和銷軸接頭,所述摩擦帶粘接在鋼帶上,所述固定板和銷軸接頭分別連接在鋼帶兩端,所述鋼帶包括至少兩段子鋼帶,所述子鋼帶通過鉸鏈和鉚釘連接在一起,分段設置的鋼帶可以保證子鋼帶在拉緊與放松的過程之中,相互連接之間的鉸鏈減少鋼帶的反復產生的彎曲應力,從而減少由于疲勞的原因造成鋼帶壽命較低或容易斷裂事故的發生。但是,制動系統在進行制動時,除了制動帶發生震動,制動帶分別與殼體和制動臂連接的制動帶的兩端受到的震動更為劇烈,更易發生變形以及疲勞斷裂,降低了減速離合器的裝配性能和使用壽命。鑒于此提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克服現有技術中制動帶剛性差且長期使用后,制動帶易發生嚴重變形,甚至疲勞斷裂的不足,提供一種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提高制動帶尤其是制動帶分別與殼體和制動臂連接的制動帶的兩端的剛性,提高其裝配性能和使用壽命O
[0006]為了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包括殼體,制動帶、制動臂、殼體內設置制動輪,殼體上設有殼體窗口,所述的制動帶為弧形鋼帶,包括固定端、操縱端和兩者之間的制動段,制動段位于殼體和制動輪之間包圍制動輪部分外周,固定端穿出殼體窗口與殼體連接,操縱端穿出殼體與制動臂連接,所述的固定端和/或操縱端的兩側的厚度大于兩側之間的制動帶本體的厚度以形成加強部。
[0008 ]進一步地,所述的制動帶的兩側向背對殼體的方向翻折形成與制動帶一體設置的翻邊,所述的翻邊基本上與制動帶本體垂直,該翻邊為所述的加強部,所述的翻邊沿制動帶的長度方向的軸線對稱設置。
[0009 ]進一步地,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端與制動段過渡處制動帶的縱向寬度小于制動段的寬度形成缺口段,所述的加強部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至缺口段形成缺口端,或者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端通過彎折部與制動段連接,彎折部與制動段之間設有缺口段,固定端的制動帶的兩側向背對殼體的方向設置加強部,所述的加強部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經過彎折部至缺口段形成缺口端。
[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缺口段設置在殼體窗口之內且位于殼體窗口的窗口壁與制動輪之間;所述的臨近缺口端的加強部至少部分設置在殼體窗口的窗口壁之下,加強部和窗口壁之間相間隔地交互設置,加強部外側壁與殼體窗口的窗口壁相對部分厚度大于加強部的厚度。
[0011 ]進一步地,所述的殼體窗口在靠近制動帶固定端部的至少一個側壁向窗口內延伸形成殼體限位臺階,所述的缺口段設置在殼體窗口之內且位于殼體窗口的窗口壁與制動輪之間;所述的臨近缺口端的加強部至少部分設置在殼體限位臺階之下,使加強部和殼體限位臺階側表面之間形成部分交互,加強部外側壁與殼體窗口的窗口壁相對部分厚度大于加強部的厚度。
[0012]進一步地,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端通過彎折部連接與殼體上設有的接近平面的固定面配合的固定板,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板向制動帶的端部方向延伸有伸出部,所述的殼體設有與伸出部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端通過彎折部與制動段連接,彎折部與制動段之間設有第一缺口,所述的固定端的制動帶的兩側向背對殼體的方向設置加強部為第一翻邊,所述的第一翻邊由伸出部與固定板的相交處延伸至所述的第一缺口處。
[0013]進一步地,所述的制動帶朝向殼體的一面上設有沿制動帶延伸的加強筋,加強筋的兩端分別延伸至接近翻邊與缺口的相交處。
[0014]進一步地,所述的翻邊的高度大于等于殼體的壁厚,所述的殼體窗口在靠近制動帶固定端部的至少一個側壁向窗口內延伸形成殼體限位臺階,所述的殼體限位臺階沿殼體圓周方向的長度小于彎折部的長度。
[0015]進一步地,所述的翻邊向翻邊截止處的過渡段沿垂直于制動帶長度的方向的翻邊的截面的高度由高到低,所述的翻邊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的截止處為圓角。
[0016]進一步地,所述的殼體窗口在靠近制動帶制動端部的至少一個側壁向窗口內延伸形成殼體限位臺階,所述的彎折部及其上的加強部向殼體窗口的內部延伸,所述的殼體限位臺階沿殼體外周方向的長度短于彎折部上的加強部使殼體限位臺階與缺口端之間具有一間距,殼體限位臺階的接近階梯部側面與靠近缺口端的加強部的外側面相對間隔設置。
[0017]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后,帶來以下有益效果:
[0018]通過在制動帶的兩端沿制動帶的寬度方向制動帶的兩側設置翻邊,提高了制動帶的強度,尤其是制動帶分別與殼體和制動臂連接的制動帶的兩端的強度,使得制動帶在受到劇烈的震動時,不易發生變形以及疲勞斷裂,提高了減速離合器的裝配性能和使用壽命。
[0019]制動帶的翻邊對稱設置,并且互相平行,且都與制動帶表面垂直,制動帶繞過制動輪后制動帶的固定端穿出殼體窗口并與殼體連接,此時翻邊對制動帶的安裝起到定位作用。進一步地,殼體窗口的側邊設有與第一翻邊限位配合的殼體限位臺階,在固定端與殼體連接時也起到定位作用。制動帶上的翻邊向翻邊截止處的過渡段沿垂直于制動帶長度的方向的翻邊的截面的高度由高到低,可以減少應力集中,提高制動帶的強度和使用壽命。
[0020]翻邊與制動段過渡處設有缺口,使得翻邊處在加工時不容易產生毛刺,提高了減速離合器的裝配性能和使用壽命。
[0021]制動帶朝向殼體的一面上設有沿制動帶延伸的加強筋,加強筋為連續凸起圓弧結構,沿制動帶長度方向的中線延伸,提高了制動帶剛度,減小了制動帶成型后的變形量,并且在制動臂打開制動帶脫開制動輪時保證了制動帶的張度。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動帶結構示意圖;
[0027]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制動帶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殼體1、輸出軸3、制動裝置4、離合裝置5、制動輪6、制動臂41、制動帶42、上殼體11、下殼體12、殼體窗口 111、殼體限位臺階112、固定螺栓422、固定端7、操縱端8、制動段
9、彎折部10、固定面13、固定板14、伸出部15、定位孔16、翻邊17、螺栓孔18、缺口 19、加強筋20、第一缺口 21。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30]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包括殼體
1、輸入軸(未圖示)、輸出軸3、制動裝置4、離合裝置5和制動輪6 ο輸入軸(未圖示)、制動輪6和輸出軸3同軸設置。制動裝置4包括制動臂41和套設在制動輪6外的制動帶42,制動臂41的兩端可轉動地設置在殼體I上。殼體I包括上殼體11和下殼體12,下殼體12罩設在制動輪6外,下殼體12上設有殼體窗口 111,制動帶42的一端為固定端7,制動帶42繞過制動輪6,固定端7穿出殼體窗口 111并與下殼體12連接,制動帶42遠離其與下殼體12連接的一端為操縱端8,操縱端8與制動臂41連接。
[0031]下殼體12上設有與制動帶42的固定端7配合的固定面13,固定面13為接近平面的面,更優選地固定面13為平面。下殼體12設有與制動帶42的固定板14的伸出部15配合定位的定位孔16,殼體窗口 111為殼體上開有的矩形窗口,殼體窗口 111在靠近制動帶與殼體連接處方向上的邊線與固定面13遠離制動帶與殼體連接處的邊線重合。下殼體12的固定面13從定位孔16開始一直延伸到殼體窗口 111在靠近制動帶與殼體連接處方向上的邊線為止。殼體窗口 111的兩側或者一側還設有殼體限位臺階21,殼體限位臺階與制動帶42配合,限定制動帶的裝配位置。
[0032]如圖4所示,制動帶42為弧形鋼帶,制動帶的兩端分別為固定端7和操縱端8,固定端7和操縱端8之間為制動段9,制動帶的固定端7通過彎折部1連接固定板14,固定板14與下殼體12上的固定面13配合。固定面13和固定板14上都設有可供固定螺栓422通過的螺栓孔18,制動帶42的固定端7通過固定螺栓422與下殼體12固定連接。螺栓孔18設在固定面13沿減速離合器軸向方向的中心上,并且螺栓孔18也設在固定板14沿減速離合器軸向方向的中心上。
[0033]如圖1、2、4和5所示,固定端7和操縱端8的兩側的厚度大于兩側之間的制動帶本體的厚度以形成加強部,加強部具體為制動帶42的兩側向背對殼體I的方向翻折形成與制動帶42—體設置的翻邊17,翻邊17基本上與制動帶本體垂直,即該翻邊為所述的加強部,翻邊17沿制動帶42的長度方向設置,并且沿制動帶42的長度方向的軸線對稱設置。翻邊17與制動段9過渡處設有缺口 19,缺口 19沿制動帶的長度方向的軸線對稱設置在制動帶的兩側。
[0034]實施例一
[0035]現有的減速離合器的殼體包括下殼體通常是圓柱形,其表面不存在平面而是具有一定弧度的面,減速離合器的制動帶42繞過制動輪6,制動帶42的固定端7由殼體窗口 111穿出并與下殼體12通過固定螺栓422固定連接。由于下殼體12是具有一定弧度的圓柱面,固定螺栓422與下殼體表面的連接處也是弧形面,連接處面積較小,如果減速離合器不工作時,制動帶42與下殼體12的固定連接不受外力作用,可以保證連接的穩定性,但當減速離合器進行制動時,制動帶發生震動,尤其是制動帶42的固定端7與下殼體12的連接處震動更為劇烈,制動帶42與下殼體12的固定連接受巨大的外力作用,連接的穩定性難以保證,此時,固定螺栓很可能松脫,使得制動帶與下殼體脫離連接,最終會影響洗衣機減速離合器的裝配性能以及使用壽命。
[0036]為解決上述問題,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的下殼體12上設有與制動帶42的固定端7配合的固定面13。固定面13為一接近平面的面,更優選地,固定面13為平面,需要說明的是,固定面13可以為向殼體外凸出形成的面,也可以是向殼體內凹陷形成的面。這樣在原本為圓柱體的殼體的弧形表面上形成了一定面積的平面或者接近平面,與現有技術相比,固定螺栓422與下殼體表面的連接處由弧形面變為平面,連接處面積增大,螺栓連接穩定性提高,當減速離合器進行制動時,固定螺栓不易松脫,避免了制動帶與下殼體脫離連接,提高了洗衣機減速離合器的裝配性能。
[0037]進一步地,現有技術中,由于制動帶42為弧形鋼帶,制動帶42與下殼體連接處也具有一定弧度,固定螺栓連接在該具有一定弧度的制動帶上,同樣由于連接處接觸面積小,也難以保證連接的穩定性。本實施例在上述對下殼體增設固定面的改進的基礎上,如圖3、4和5所示,對制動帶42與下殼體連接處進行改進,制動帶42的固定端7彎折形成與下殼體12上的固定面13相配合的固定板14,固定板14也為接近平面,更優選地,固定板14為平面。改進后,制動帶與下殼體在被固定螺栓連接處均由弧面變為平面,固定螺栓與連接處的接觸面積增大,連接的穩定性得到了進一步地提高。
[0038]當減速離合器進行制動時,制動帶與制動輪發生劇烈震動,使得制動帶的固定端與殼體連接處受到很大的作用力,為使得連接穩定,在下殼體12上設有定位孔16,制動帶42的固定板14的伸出部15彎折后伸入定位孔16中,配合定位制動帶42,使得在劇烈震動時,既保證了制動帶42與下殼體12的連接穩定性,又保證了制動帶42的裝配位置不變。其中,伸出部15的寬度可以小于固定板14的寬度,以便于安裝在下殼體12上。
[0039]下殼體12上的固定面13可為矩形,殼體窗口111為殼體上開有的矩形窗口,殼體窗口 111在靠近制動帶與殼體連接處方向上的邊線與固定面13遠離制動帶與殼體連接處的邊線重合。下殼體12的固定面13從定位孔16開始一直延伸到殼體窗口 111在靠近制動帶與殼體連接處方向上的邊線為止。
[0040]由于減速離合器制動時,制動帶42與下殼體12連接處受力較大,為增加制動帶42連接處的強度,在固定板14的兩側設置有背向殼體的翻邊17,翻邊17沿制動帶的長度方向經過彎折部10向弧形鋼帶9延伸。為保證固定面13與固定板14平面貼合,固定面13沿減速離合器軸向的寬度要大于固定板14的寬度加上兩側翻邊的厚度的總和。根據翻邊17的翻折度,可以適當在上述寬度的基礎上增加一定寬度,保證固定板14完全貼合在固定面13內。[0041 ] 實施例二
[0042]現有的減速離合器制動時,制動帶42與下殼體12和制動臂41連接處受力較大,為增加制動帶42連接處的強度,如圖4和5所示,在制動帶固定端7的固定板14和操縱端8處,制動帶沿制動帶的寬度方向制動帶的兩側的厚度大于中間的厚度形成翻邊17,翻邊17背向殼體,具體地,可由制動帶的兩側翻折形成與制動帶一體設置的翻邊,翻邊17沿制動帶的長度方向的軸線對稱設置,翻邊增加了制動帶的剛性,提高了減速離合器的裝配性能。
[0043]但是,為保證制動帶兩側邊可以翻起,往往需要增加制動帶在設有翻邊處的帶寬,增加了制動帶的生產成本。并且翻邊17與制動帶成直角或者鈍角,當翻邊17背向殼體翻出的高度越小,制動帶兩側越難翻折,翻邊與制動帶越容易形成鈍角。如圖2所示,固定面13為殼體表面經過沖壓形成的向殼體內凹的平面,為保證固定面13與固定板14貼合,固定面13沿減速離合器軸向的寬度要大于或者等于固定板14的寬度加上兩側翻邊的厚度的總和,當翻邊與制動帶形成鈍角時,具有上述寬度的固定面13可能無法保證使固定板14以及與制動帶成鈍角的兩個翻邊都落入向殼體內凹的固定面13內,造成固定面13與固定板14無法完全貼合,將導致制動帶與殼體的連接不緊密,降低減速離合器的裝配性能。
[0044]為解決上述問題,如圖3、4和5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制動帶42的固定端7和操縱端8的翻邊17與制動段9過渡處設有缺口 19,缺口可由以下方式形成:制動帶42的固定端7與制動段9過渡處制動帶的縱向寬度小于制動段的寬度形成缺口段,加強部即翻邊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至缺口段形成缺口端(未圖示),或者制動帶42的固定端7通過彎折部10與制動段9連接,彎折部10與制動段9之間設有缺口段即缺口 19,固定端7的制動帶的兩側向背對殼體的方向設置加強部即翻邊17,加強部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經過彎折部10至缺口段形成缺口端(未圖示)。缺口 19沿制動帶的長度方向的軸線對稱設置在制動帶的兩側。
[0045]增設缺口后,固定端以及操縱端處的制動帶的帶寬大于設有缺口處的制動帶的帶寬,固定端以及操縱端處的制動帶兩側邊沿缺口處可以翻起,無需增加制動帶的帶寬,降低了成本。進一步地,由于增設缺口,使得翻邊17背向殼體可以翻出的高度相對增加,翻折容易,翻邊與制動帶容易形成較小的鈍角或者形成直角,無需增加固定面13沿減速離合器軸向的寬度,就可以使得固定板14以及兩個翻邊都落入向殼體內凹的固定面13內,保證了固定面13與固定板14完全貼合,提高減速離合器的裝配性能。
[0046]進一步地,以下是該實施例的一個優選技術方案,固定端與操縱端的翻邊沿垂直于制動帶長度的方向翻邊翻折的高度為4_;固定端的翻邊以彎折部為分界,彎折部與伸出部之間的一段翻邊沿制動帶長度方向的翻邊長度為14_,彎折部與第一缺口之間的一段翻邊沿制動帶長度方向的翻邊長度為10mm,彎折部處的翻邊以R5圓角過渡,翻邊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的截止處為R2圓角;操縱端的翻邊沿制動帶長度方向的翻邊長度為13mm,翻邊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的截止處為Rl圓角。
[0047]如圖1所示,固定端7通過彎折部10連接固定板14,使得制動帶與制動輪劇烈震動時,拉力不再沿制動帶的方向直接作用在固定螺栓與螺栓孔上,而是使得拉力沿制動帶直接作用在彎折部10上,減小了固定螺栓422受到拉力作用,也減小了固定螺栓與螺栓孔之間的作用力,減小了螺栓桿和螺栓孔的塑性變形,固定螺栓不易發生斷裂,由于彎折部10與固定面13的邊線接觸,下殼體12的固定面13對彎折部10起到支撐作用,在減速離合器進行制動時,使得固定螺栓與螺栓孔收到的制動帶的拉力作用降低,不容易發生變形。固定端7處的翻邊17與制動段9的過渡處設有第一缺口 21,固定端7通過彎折部10與制動段9連接,固定端7處的翻邊經過彎折部1向制動段9的方向延伸至第一缺口 21。由于缺口處的制動帶的帶寬小于制動帶其他位置的帶寬,所以錯開彎折部10設置第一缺口 21,避免降低彎折部10處的制動帶的剛度。
[0048]實施例三
[0049]如圖1和3所示,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缺口段即圖中第一缺口21設置在殼體窗口111之內且位于殼體窗口的窗口壁與制動輪之間;臨近缺口端(未圖示)的加強部即翻邊17至少部分設置在殼體窗口 111的窗口壁之下,加強部即翻邊17和窗口壁之間相間隔地交互設置,加強部即翻邊17的外側壁與殼體窗口 111的窗口壁相對部分的厚度大于加強部即翻邊17其他部分的厚度。
[0050]具體地,殼體窗口111的側邊設有殼體限位臺階112,殼體限位臺階112與固定端7的翻邊17限位配合,翻邊17沿制動帶的長度方向延伸能夠到與殼體限位臺階接觸的位置,第一缺口 21設置在向殼體窗口方向錯開殼體限位臺階的制動帶上,使得限位準確。
[0051 ]進一步地,殼體限位臺階為殼體窗口 111在靠近制動帶42固定端7部的至少一個側壁向窗口內延伸所形成,彎折部10及其上的加強部即翻邊17向殼體窗口 111的內部延伸,殼體限位臺階112沿殼體I外周方向的長度短于彎折部10上的加強部即翻邊17,使殼體限位臺,112與缺口端之間具有一間距,殼體限位臺階112具有接近階梯形狀的部分,該接近階梯部側面與靠近缺口端的加強部即翻邊17的外側面相對間隔設置。
[0052]進一步地,殼體限位臺階為殼體窗口111在靠近制動帶42固定端7部的至少一個側壁向窗口內延伸所形成,缺口段即第一缺口21設置在殼體窗口 111之內且位于殼體窗口 111的窗口壁與制動輪6之間;臨近缺口端的加強部即翻邊至少部分設置在殼體限位臺階112之下,使加強部即翻邊和殼體限位臺階112側表面之間形成部分交互,加強部即翻邊17外側壁與殼體窗口 111的窗口壁相對部分厚度大于加強部的厚度。
[0053]實施例四
[0054]如圖3、4和5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優選實施方式,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制動帶42朝向殼體I的一面上設有沿制動帶延伸的加強筋20,加強筋20為連續凸起圓弧結構,沿制動帶42的長度方向的中線延伸,提高了制動帶剛度,減小了制動帶成型后的變形量,并且在制動臂打開制動帶脫開制動輪時保證了制動帶的張度。加強筋越向制動帶的兩端延伸,制動帶的剛性越好,但同時越不利于制動帶加工成型,使得制動帶成型難度越大,本申請實用新型人經過大量實驗最終確定加強筋20的兩端分別延伸至固定端7處的第一缺口 21的中段和操縱端8處的缺口 19的中段時,既提高了制動帶的剛性又利于制動帶成型。其中,加強筋20的寬度和凸起的高度與制動帶的帶寬有關,本申請實用新型人經過大量實驗最終確定,加強筋的寬度的范圍優選為1/20制動帶帶寬至1/5制動帶帶寬,加強筋凸起的高度的范圍優選為0.5倍制動帶厚度至2倍制動帶厚度。
[0055]制動帶42上缺口深度太小不能起到消除毛刺的作用,缺口深度太深制動帶容易斷裂,制動帶42背對殼體I的一面粘有用于制動的橡膠片(未圖示),。本申請實用新型人經過大量實驗最終確定缺口 17沿制動帶的長度方向的缺口長度大于沿減速離合器軸向方向的缺口深度,缺口長度與缺口深度的比值為2 3:1,缺口深度范圍優選為制動帶厚度的I倍至2倍,優選地,缺口的長度為9mm,缺口的寬度為1.5mm。為便于加工,缺口邊緣設置為圓角,優選地,圓角半徑為1.5_。
[0056]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中的實施方案可以進一步組合或者替換,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專業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化和改進,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包括殼體,制動帶、制動臂、殼體內設置制動輪,殼體上設有殼體窗口,所述的制動帶為弧形鋼帶,包括固定端、操縱端和兩者之間的制動段,制動段位于殼體和制動輪之間包圍制動輪部分外周,固定端穿出殼體窗口與殼體連接,操縱端穿出殼體與制動臂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端和/或操縱端的兩側的厚度大于兩側之間的制動帶本體的厚度以形成加強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帶的兩側向背對殼體的方向翻折形成與制動帶一體設置的翻邊,所述的翻邊基本上與制動帶本體垂直,該翻邊為所述的加強部,所述的翻邊沿制動帶的長度方向的軸線對稱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端與制動段過渡處制動帶的縱向寬度小于制動段的寬度形成缺口段,所述的加強部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至缺口段形成缺口端,或者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端通過彎折部與制動段連接,彎折部與制動段之間設有缺口段,固定端的制動帶的兩側向背對殼體的方向設置加強部,所述的加強部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經過彎折部至缺口段形成缺口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段設置在殼體窗口之內且位于殼體窗口的窗口壁與制動輪之間;所述的臨近缺口端的加強部至少部分設置在殼體窗口的窗口壁之下,加強部和窗口壁之間相間隔地交互設置,加強部外側壁與殼體窗口的窗口壁相對部分厚度大于加強部的厚度。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窗口在靠近制動帶固定端部的至少一個側壁向窗口內延伸形成殼體限位臺階,所述的缺口段設置在殼體窗口之內且位于殼體窗口的窗口壁與制動輪之間;所述的臨近缺口端的加強部至少部分設置在殼體限位臺階之下,使加強部和殼體限位臺階側表面之間形成部分交互,加強部外側壁與殼體窗口的窗口壁相對部分厚度大于加強部的厚度。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端通過彎折部連接與殼體上設有的接近平面的固定面配合的固定板,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板向制動帶的端部方向延伸有伸出部,所述的殼體設有與伸出部配合定位的定位孔,所述的制動帶的固定端通過彎折部與制動段連接,彎折部與制動段之間設有第一缺口,所述的固定端的制動帶的兩側向背對殼體的方向設置加強部為第一翻邊,所述的第一翻邊由伸出部與固定板的相交處延伸至所述的第一缺口處。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帶朝向殼體的一面上設有沿制動帶延伸的加強筋,加強筋的兩端分別延伸至接近翻邊與缺口的相交處。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邊的高度大于等于殼體的壁厚,所述的殼體窗口在靠近制動帶固定端部的至少一個側壁向窗口內延伸形成殼體限位臺階,所述的殼體限位臺階沿殼體圓周方向的長度小于彎折部的長度。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邊向翻邊截止處的過渡段沿垂直于制動帶長度的方向的翻邊的截面的高度由高到低,所述的翻邊沿制動帶長度方向延伸的截止處為圓角。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窗口在靠近制動帶制動端部的至少一個側壁向窗口內延伸形成殼體限位臺階,所述的彎折部及其上的加強部向殼體窗口的內部延伸,所述的殼體限位臺階沿殼體外周方向的長度短于彎折部上的加強部使殼體限位臺階與缺口端之間具有一間距,殼體限位臺階的接近階梯部側面與靠近缺口端的加強部的外側面相對間隔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動帶結構改進的洗衣機減速離合器,包括殼體,制動帶、制動臂、殼體內設置制動輪,殼體上設有殼體窗口,所述的制動帶為弧形鋼帶,包括固定端、操縱端和兩者之間的制動段,制動段位于殼體和制動輪之間包圍制動輪部分外周,固定端穿出殼體窗口與殼體連接,操縱端穿出殼體與制動臂連接,所述的固定端和/或操縱端的兩側的厚度大于兩側之間的制動帶本體的厚度以形成加強部,克服現有技術中制動帶在抱緊及松開制動輪的過程中,制動帶剛性差且長期使用后,制動帶易發生嚴重變形,甚至疲勞斷裂等不足。
【IPC分類】D06F37/30
【公開號】CN205382329
【申請號】CN201620105682
【發明人】應元鈔, 葉芳芳, 林華斌, 章途隆, 黃廳廳, 葉克雷, 蔡文豐
【申請人】浙江三星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