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編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方便實用的編織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使用編織繩,編織一些手鏈、圍脖、腰帶等一些日常使用品,編織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DIY設計,編制出不同風格和形式的生活用品或者飾品,通常人們在編織的過程中需要搜索一些編織視頻,通過視頻一邊學習,一邊進行編織,存在視頻觀看不方便的問題;另外,由于在編織的過程中需要多條編織線,而且需要分別夾持固定,手工操作是比較復雜,很容易出錯,而且很不方便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編織器,能夠放置視頻顯示裝置,方便觀看,同時在編織的過程中,能夠對編織線分別進行夾持固定,使編織更具有條理性,操作者使用更加的方便,使編織變的更加簡便。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編織器,包括:本體,本體包括用以放置視頻顯示裝置的放置槽、用以固定編織物頭部的固定裝置和用以夾持編織繩自由端的夾持裝置,固定裝置的前部鉸接在放置槽的前部,固定柱設置在本體的前端。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放置槽內設置有第一卡合部、頂緊棉條和滑動限位裝置,第一卡合部設置在放置槽后端的側壁上,且第一卡合部的開口方向與放置槽的底面平行;頂緊棉條設置在底面的后部,滑動限位裝置設置在地面的前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滑動限位裝置包括前后設置的橫向滑 槽和滑動設置在滑槽內的滑塊,滑塊包括相互垂直的橫向滑板和豎向限位板,滑塊通過橫向滑板滑動設置在滑槽內,豎向限位板的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一卡合部相對的第二卡合部;豎向限位板上設置有弧形頂緊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轉軸,固定板的一端鉸接在放置槽前端的本體上,且固定板可繞鉸接軸轉動,固定板的另一端設置有固定架,固定轉軸可轉動的安裝在固定架上。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固定轉軸的兩端靠近固定架的位置分別安裝有轉動輪,固定轉軸的中部設置有固定腔,固定腔設置有固定蓋,固定蓋通過設置在固定腔中部的固定柱與固定轉軸連接,固定蓋的一邊與固定轉軸緊密配合,固定蓋的另一邊開設有供編織物頭部穿過的開口。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夾持裝置包括分散限位板和垂直設置在分散限位板上的夾持條,夾持條的上端開設有至少一個夾持縫。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分散限位板包括滑動設置在本體中部第一分散限位板和對稱設置在本體前部左右兩側的第二分散限位板,兩塊第二限位板均為弧形板,且第二限位板通過滑動軸設置在本體上,本體上分別設置有用以固定第一分散限位板和第二分散限位板的卡槽。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體的后端還設置有儲物盒,儲物盒上設置有與之相對應的儲物蓋。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體的后端還設置有支撐架,支撐架設置在本體的下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還包括量線器,本體上設置有用以固定量線器的固定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在編織器上設置放置視頻顯示裝置的放置槽,能夠方便人們一邊學習一邊操作,根據自己的需要編制出獨具特色的編織物; 而且在放置槽內設置卡合部、頂緊棉條和限位裝置,能夠將視頻顯示裝置穩定的固定到放置槽內,方便使用者觀看。
通過設置固定裝置,能夠在編織的過程中將編織物的頭部固定,而且隨著編織物變長可以將其纏繞在固定轉軸上,方便使用,而且在編織過程中不會因為編織物的長度帶來困擾。
因為在編織的過程中通常會有多條編織線,在不同的進程使用不同的編織線,所以在本體的前端設置夾持裝置,能夠避免編織線的纏繞和凌亂,使編織更具有條理性,方便編織者使用。另外,在本體上設置儲物盒和支架能夠增加編織器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編織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固定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本體;2、放置槽;21、頂緊棉條;22、橫向滑槽;23、第一卡合部;3、儲物盒;31、儲物蓋;4、滑動限位裝置;41、第二卡合部;42、弧形頂緊部;5、第一分散限位板;51、第二分散限位板;6、固定裝置;61、固定板;62、固定架;63、固定轉軸;64、轉動輪;65、開口;66、固定蓋;7、夾持條。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編織器,包括:本體1,本體1包括用以放置視頻顯示裝置的放置槽2、用以固定編織物頭部的固定裝置6和 用以夾持編織繩自由端的夾持裝置,固定裝置6的前部鉸接在放置槽2的前部,固定柱設置在本體1的前端。
放置槽2內設置有第一卡合部23、頂緊棉條21和滑動限位裝置4,第一卡合部23設置在放置槽2后端的側壁上,且第一卡合部23的開口65方向與放置槽2的底面平行;頂緊棉條21設置在底面的后部,滑動限位裝置4設置在地面的前部。滑動限位裝置4包括前后設置的橫向滑槽22和滑動設置在滑槽內的滑塊,滑塊包括相互垂直的橫向滑板和豎向限位板,滑塊通過橫向滑板滑動設置在滑槽內,豎向限位板的側面上設置有與第一卡合部23相對的第二卡合部41;豎向限位板上設置有弧形頂緊部42。在編織器上設置放置視頻顯示裝置的放置槽2,能夠方便人們一邊學習一邊操作,根據自己的需要編制出獨具特色的編織物;而且在放置槽2內設置卡合部、頂緊棉條和限位裝置,能夠將視頻顯示裝置穩定的固定到放置槽2內,方便使用者觀看。
固定裝置6包括固定板61和固定轉軸63,固定板61的一端鉸接在放置槽2前端的本體1上,且固定板61可繞鉸接軸轉動,固定板61的另一端設置有固定架62,固定轉軸63可轉動的安裝在固定架62上。固定轉軸63的兩端靠近固定架62的位置分別安裝有轉動輪64,固定轉軸63的中部設置有固定腔,固定腔設置有固定蓋66,固定蓋66通過設置在固定腔中部的固定柱與固定轉軸63連接,固定蓋66的一邊與固定轉軸63緊密配合,固定蓋66的另一邊開設有供編織物頭部穿過的開口65。通過設置固定裝置6,能夠在編織的過程中將編織物的頭部固定,而且隨著編織物變長可以將其纏繞在固定轉軸63上,方便使用,而且在編織過程中不會因為編織物的長度帶來困擾。
夾持裝置包括分散限位板和垂直設置在分散限位板上的夾持條7,夾持條7的上端開設有至少一個夾持縫。分散限位板包括滑動設置在本體1中部第一分散限位板5和對稱設置在本體1前部左右兩側的第二分散限位板51,兩塊第二限位板均為弧形板,且第二限位板通過滑動軸設置在本體1上,本體1上分別設置有用以固定第一分散限位板5和第二分散限位板51的卡槽。
本體1的后端還設置有儲物盒3,儲物盒3上設置有與之相對應的儲物蓋 31。本體1的后端還設置有支撐架,支撐架設置在本體1的下部。還包括量線器,本體1上設置有用以固定量線器的固定槽。因為在編織的過程中通常會有多條編織線,在不同的進程使用不同的編織線,所以在本體1的前端設置夾持裝置,能夠避免編織線的纏繞和凌亂,使編織更具有條理性,方便編織者使用。另外,在本體1上設置儲物盒3和支架能夠增加編織器的實用性。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