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領域,特別地,是一種靜電式儲緯裝置。
背景技術:
在織機工作工程中,紗線從架子筒上退繞下來,由于織機的引緯過程是間隙性的,因此,緯紗的退繞運動也必然不是連續的。這種間歇性的引緯運動會導致紗線張力的波動,在織機高速引緯的過程中,紗線張力波動劇烈,這不僅導致紗線的斷頭機率大大增加,還會影響到織物的質量和織造效率的提高。為盡量減小紗線從架子筒上退下時的張力變化,使紗線以近似恒定張力的狀態進入織機梭口,一種存在于架子筒和織機梭口之間的儲存紗線裝置——儲緯器被廣泛應用。紗線被卷繞到儲紗鼓上,這是靠卷繞運動和倒紗運動來完成的,在實際生產中,緯紗的釋放過程依然存在大量的磨損。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靜電式儲緯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并能夠減少緯紗的磨損。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靜電式儲緯裝置,包括管狀帶電體,所述管狀帶電體的壁面被一絕緣體包覆,所述管狀帶電體內同軸設置一中空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前端設置一出口,所述出口沿所述管狀帶電體的橫截面的徑向設置,所述出口內設置一對輸送緯紗的輥輪對,所述伸縮桿設置在一伸縮套管上,所述伸縮桿內設置一可使所述緯紗帶電的靜電發生器,所述伸縮桿由電機驅動旋轉。
作為優選,所述管狀帶電體帶正電荷。
作為優選,所述絕緣體的內壁面設置螺旋狀的導槽,所述導槽的截面為一段圓弧。
作為優選,所述輥輪對絕緣。
作為優選,所述管狀帶電體的前端同軸設置一絕緣的錐形罩體,所述錐形罩體的尖端開口處連接靜電消除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中,由于緯紗處于絕緣體的內壁面的導槽里,因此,在緯紗的張力發生變化時,依然能夠保證緯紗以近似恒定的張力被釋放,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緯紗與絕緣體的壁面幾乎沒有摩擦,因而杜絕了摩擦損耗,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利用異性電荷的相互吸引而杜絕了緯紗的摩擦損耗,其實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靜電式儲緯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靜電式儲緯裝置的I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靜電式儲緯裝置中伸縮桿、靜電發生器、紗線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4是本靜電式儲緯裝置中伸縮桿的出口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參閱圖1至圖4,該靜電式儲緯裝置,包括管狀帶電體70,所述管狀帶電體70的壁面被一絕緣體60包覆,所述管狀帶電體70內同軸設置一中空的伸縮桿80,所述伸縮桿80前端設置一出口85,所述出口85沿所述管狀帶電體70的橫截面的徑向設置,所述出口85內設置一對輸送緯紗50的輥輪對82,所述伸縮桿80設置在一伸縮套管90上,所述伸縮桿80內設置一可使所述緯紗50帶電的靜電發生器81,所述伸縮桿80由電機驅動旋轉。
上述的靜電式儲緯裝置,所述管狀帶電體70帶正電荷。
上述的靜電式儲緯裝置,所述絕緣體60的內壁面設置螺旋狀的導槽55,所述導槽55的截面為一段圓弧。
上述的靜電式儲緯裝置,所述輥輪對82絕緣。
上述的靜電式儲緯裝置,所述管狀帶電體70的前端同軸設置一絕緣的錐形罩體40,所述錐形罩體40的尖端開口處連接靜電消除器(未圖示)。
上述的靜電式儲緯裝置的工作方式:
本實用新型中,當本靜電式儲緯裝置準備儲緯時,伸縮桿80在電機的驅動下從伸縮套管90內伸出,進入絕緣體60前端,伸縮桿80的出口85正對絕緣體60上的導槽55,輥輪對82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緯紗50被吐出,由于伸縮桿80內設置有靜電發生器81,因而緯紗50帶負電,由于管狀帶電體70帶正電,因此緯紗50被吸附在絕緣體60的導槽55上,當伸縮桿80縮回時,伸縮桿80在電機的驅動下自轉,在這一過程中,伸縮桿80的出口85始終正對導槽55,因此,緯紗50被精準的吸附在導槽55上,直至緯紗50填滿導槽55,等待釋放緯紗50,當緯紗50被釋放時,由于錐形罩體40的尖端開口設置有靜電消除器,因此緯紗50自身的帶電量被中和掉,緯紗50不帶電,有利于后續的工作進程。本實用新型中,由于緯紗50處于絕緣體60的內壁導槽55內,因此,在緯紗50的張力發生變化時,依然能夠保證緯紗50以近似恒定的張力被釋放,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緯紗50與絕緣體60的壁面幾乎沒有摩擦,因而杜絕了摩擦損耗,考慮到在實際生產中,絕緣體60的材料可為陶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利用異性電荷的相互吸引而杜絕了緯紗50的摩擦損耗,其實用性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