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晾衣桿,屬于日常生活用具領域。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會使用衣架來掛持衣物,然后再利用衣架的掛鉤掛在橫向設置的晾衣桿的上端面。專利CN 205024476U,實用新型名稱:晾衣桿,包括晾衣桿本體,所述晾衣桿本體為長圓柱形,在晾衣桿本體上開設有凹槽,一可在晾衣桿本體上滑動的套筒桿上開設有與晾衣桿本體上的凹槽相對應的開口,且通過開口開設有條形槽,條形槽上方設置有可以覆蓋凹槽的蓋。本技術方案的優點就是通過設置套筒,當需要晾衣服的時候,將套筒桿的開口于凹槽相對應,然后將掛有衣服的衣架放置在凹槽內,再滑動套筒桿,套筒桿上條形槽可以容納衣架并通過條形槽上方的蓋蓋住凹槽,限制了衣架的活動,因此,風不吹不掉衣架也不能將衣服吹得堆在一起,具有結構簡單,方便使用的特點。專利CN 204683253U,實用新型名稱:晾衣桿,包括橫桿,所述橫桿上設置有一排掛孔,所述橫桿的頂端設置有多個輔助掛衣桿,所述每個輔助掛衣桿上均設置有一排掛孔,所述輔助掛衣桿的中部設置有豎直通孔,所述豎直通孔內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固定在橫桿的頂端,所述輔助掛衣桿與橫桿之間存在間隙,所述輔助掛衣桿能夠沿轉軸自由旋轉。該晾衣桿對橫桿進行了改進,當衣物較多時,可以旋轉輔助掛衣桿至與橫桿垂直的方向,然后就可以在輔助橫桿的掛孔內懸掛衣物,這種結構的晾衣桿在不改變晾衣桿長度的前提下,通過設置的輔助掛衣桿大大增加了懸掛衣物的數量,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適合在日常生活用品領域推廣應用。上述專利解決了晾衣桿上衣服固定以及懸掛孔少的問題。但是現有晾衣桿依然存在以下問題:晾衣桿為一根或兩根長桿,對于晾曬較大的物品如被單、單子等的時候,一般是把它們直接放置上長桿上,由于長桿的寬度有限,使物品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小,晾曬比較慢。另外現有晾衣桿的長度有限,即使通過增加輔助掛衣桿的方式,可以增加掛衣孔的個數,但是增加的數量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轉晾衣桿,解決了現有晾衣桿寬度有限,使得衣物與空氣接觸面積小,以及現有晾衣桿掛晾的衣服較少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嘻嘻寧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旋轉晾衣桿,包括半圓弧形上桿和方形下桿,所述的方形下桿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板、右板、下板和左板,所述的上板邊緣與半圓弧形上桿的邊緣連接,所述的上板的中心均勻設置兩排螺紋孔,所述的下板上設置有與螺紋孔位置對應的通孔,所述的方形下桿內部設置若干個固定柱和旋轉桿,所述旋轉桿的長度略小于比相鄰兩個螺紋孔之間的距離,旋轉桿一端設置有套筒,所述的套筒套接在固定柱上,固定柱的上端與上板通過螺紋孔固定,固定柱的的下端穿過通孔,通過螺帽與下板固定。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半圓弧形上桿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凹槽。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半圓弧形上桿上面設置有掛環。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旋轉晾衣桿的兩端設置有螺紋接頭,螺紋接頭通過螺紋套筒與底座螺紋連接,所述的底座上設置有固定孔。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固定柱上設置有兩個旋轉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方形下桿內部設置若干個固定柱和旋轉桿,所述旋轉桿的長度略小于比相鄰兩個螺紋孔之間的距離,旋轉桿一端設置有套筒,所述的套筒套接在固定柱上,固定柱的上端與上板通過螺紋孔固定,固定柱的的下端穿過通孔,通過螺帽與下板固定,在使用的時候,旋轉旋轉桿,使其從方形下桿內部旋出,有效的增加了晾衣桿的寬度。另外旋轉桿也可以作用晾衣桿,掛曬衣服,增加晾曬衣服的數量。
本實用新型在半圓弧形上桿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凹槽,衣架固定在晾衣桿的凹槽內,使其不能在風吹的時候在晾衣桿上滑動,保證了衣服之間的距離以及衣服不會被吹掉在地,具有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A向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中,1為左板,2為上板,3為下板,4為半圓弧形上桿,5為凹槽,6為通孔,7為固定柱,8為螺帽,9為旋轉桿,10為掛環,11為固定孔,12為底座,13為螺紋套筒,14為螺紋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4所示,一種旋轉晾衣桿,包括半圓弧形上桿4和方形下桿,所述的方形下桿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板2、右板、下板3和左板1,上板2邊緣與半圓弧形上桿4的邊緣連接,上板2的中心均勻設置兩排螺紋孔,所述的下板3上設置有與螺紋孔位置對應的通孔6,方形下桿內部設置若干個固定柱7和旋轉桿9,旋轉桿9的長度略小于比相鄰兩個螺紋孔之間的距離,一般為1-2cm,旋轉桿9一端設置有套筒,所述的套筒套接在固定柱7上,固定柱7的上端與上板2通過螺紋孔固定,固定柱7的的下端穿過通孔6,通過螺帽8與下板3固定。
半圓弧形上桿4的表面設置有若干個凹槽5。
半圓弧形上桿4上面設置有掛環10。
工作過程:
晾衣桿通過吊繩、掛環10固定在墻體上。當晾曬較大的衣物時,將旋轉桿9旋出,增大晾衣桿寬度,有效的增加衣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提高晾曬速度。
實施例2
如圖5所述,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
旋轉晾衣桿的兩端設置有螺紋接頭14,螺紋接頭14通過螺紋套筒13與底座12螺紋連接,所述的底座12上設置有固定孔11。固定柱7上設置有兩個旋轉桿9。
采用上述結構,晾衣桿通過底座12固定在墻體上,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另外采用每個固定桿上設置兩個旋轉桿9,使得可掛衣物的地方增加一倍,有效的提高晾曬衣物的數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