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縫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絎縫機橫梁。
背景技術:
目前,絎縫機是一種用于縫制床墊、床罩、棉被等上線形圖案的紡織機械。在精確的電腦系統控制下,現有的絎縫機突破了其只能扎半坐標簡單圖案的功能,能完美地處理整個坐標系上所編制的各種復雜圖案,在生產速度、機械性能、噪音污染等指標上,都是以往的機械機器不可以比擬的。絎縫機中的機頭需要高速長時間工作,會因為摩擦力的影響而出現損壞。因此,需要對絎縫機中的機頭進行潤滑處理,使機頭能更好地運行,確保絎縫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絎縫機橫梁,以便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更好的裝置,方便根據需要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改善使用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絎縫機橫梁,包括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左液壓器和右液壓器上部分別連接有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左液壓伸縮柱和右液壓伸縮柱上部固定連接有頂板,頂板上部設置有供液腔,供液腔上部左側連接有進液管,供液腔下部連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下部連接有出液腔,出液腔下部設置有潤滑腔,潤滑腔上部設置有過濾膜,潤滑腔中間位置設置有絲桿,絲桿上設置有多個機頭,機頭下部均連接有絎縫針,絎縫針中間位置均設置有穿線孔;左液壓伸縮柱左側設置有展示架,展示架側面設置有多個展示板,右液壓伸縮柱右側設置有存放腔,存放腔中間位置設置有隔板,展示架和存放腔上部分別設置有左除塵器和右除塵器,左除塵器右側和右除塵器左側分別連接有左吸塵管和右吸塵管。
進一步地,出液管中間位置設置有球形閥。
進一步地,機頭內部均設置有軸承,絲桿穿過軸承設置。
絎縫機的梁本體,設置有一組軸承座安裝于橫梁本體上,組成了橫梁;軸承座與橫梁本體是XY兩維平面聯結形式。
該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實用新型裝置能夠有效地針對絎縫機內部設備進行潤滑處理,使絎縫機內部設備更好地運行,改善絎縫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使用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說明:1、穿線孔;2、絎縫針;3、存放腔;4、隔板;5、過濾膜;6、右除塵器;7、潤滑腔;8、絲桿;9、供液腔;10、右吸塵管;11、機頭;12、左吸塵管;13、左液壓伸縮柱;14、右液壓伸縮柱;15、右液壓器;16、左液壓器;17、展示架;18、出液腔;19、左除塵器;20、展示板;21、進液管;22、出液管;23、球形閥;24、頂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的絎縫機橫梁,包括左液壓器16和右液壓器15,左液壓器16和右液壓器15上部分別連接有左液壓伸縮柱13和右液壓伸縮柱14,左液壓伸縮柱13和右液壓伸縮柱14上部固定連接有頂板24,頂板24上部設置有供液腔9,供液腔9上部左側連接有進液管21,供液腔9下部連接有出液管22,出液管22下部連接有出液腔18,出液腔18下部設置有潤滑腔7,潤滑腔7上部設置有過濾膜5,潤滑腔7中間位置設置有絲桿8,絲桿8上設置有多個機頭11,機頭11下部均連接有絎縫針2,絎縫針2中間位置均設置有穿線孔1;左液壓伸縮柱13左側設置有展示架17,展示架17側面設置有多個展示板20,右液壓伸縮柱14右側設置有存放腔3,存放腔3中間位置設置有隔板4,展示架17和存放腔3上部分別設置有左除塵器19和右除塵器6,左除塵器19右側和右除塵器6左側分別連接有左吸塵管12和右吸塵管10。出液管22中間位置設置有球形閥23。機頭11內部均設置有軸承,絲桿8穿過軸承設置。
該實用新型裝置在具體實施時,將線從穿線孔1穿過,從而將線固定在絎縫針2內。利用左液壓器16和右液壓器15分別控制左液壓伸縮柱13和右液壓伸縮柱14伸縮,在左液壓器16和右液壓器15的配合作用下,左液壓伸縮柱13和右液壓伸縮柱14帶動潤滑腔7上下移動,對絎縫針2的高度進行調節。打開左除塵器19和右除塵器6進行除塵,將空氣中的粉塵從左吸塵管12和右吸塵管10吸入左除塵器19和右除塵器6內,從而減少空氣中粉塵的量,避免粉塵落在下方的紡織品上。機頭11利用軸承在絲桿8上滑動,帶動絎縫針2左右移動,進行絎縫。進液管21接通外部管道,打開進液管21上的閥門開關,潤滑液從進液管21進入供液腔9內進行儲存。打開球形閥23,供液腔9中的潤滑液從出液管22進入出液腔18后流出。利用過濾膜5對潤滑液進行過濾,將潤滑液中的雜質放在過濾膜5上,過濾后的潤滑液進入潤滑腔7內。利用潤滑液對機頭11進行潤滑處理,使機頭11能更好地在絲桿8上滑動。利用展示板20對絎縫時的注意事項進行說明,從而正確地進行操作。存放腔3中儲存有絎縫時需要使用的工具,在需要時可以方便地取用。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