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尤其是將特細珠片送到待加工位置并將珠片從珠片串上切割下來的機構。
背景技術:
珠片送入機構是電腦刺繡機上的重要組成部分,送片底座則是送入機構中的最重要的基礎構件。電腦刺繡機上的送入機構是關系到刺繡時珠片位置正確精度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高速繡作過程中固定珠片的位置,使得珠片平穩穿過過片槽,方便切刀切斷每個珠片。
隨著人們對刺繡繡品審美觀念的提高,對于繡品上珠片的精細程度有著更高的要求,現在使用的電腦刺繡機的送片機構只適用于直徑大于2.0mm珠片送片,現有的送入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底座1、切刀2和兩個壓片3,切刀1安裝在底座1右側,切刀1刃緣的寬度為0.03mm;兩個壓片3安裝在底座1上,兩個壓片3之間組成過片槽32,底座1上開有底槽11;過片槽32的寬度太大,不能適用于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送片,造成送片時珠片串走形左右晃動,珠片串首端容易往上翹起;切刀2的厚度太厚,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無法切整齊,在珠片切口處余留下珠片小碎屑,造成出片切片不精確,刺繡質量差;底槽11的寬度太大,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在經過底槽11時,珠片會陷入底槽11中卡住,無法通過過片槽32,不能完成珠片切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它結構設計簡單、制作方便,能有效定位珠片串,保證出片切片完整穩定,提高刺繡質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包括底座、切刀和壓片,其特征是:所述切刀鉸接安裝在底座右側,所述壓片安裝在底座上,所述壓片設有壓片頭和過片槽,位于過片槽后方的壓片頭底部開有通孔,所述通孔與過片槽連通,所述通孔的寬度與過片槽的寬度相同;所述切刀與底座相切。這種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是將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送到待加工位置并將珠片從珠片串上切割下來;對于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過片槽對經過的珠片串起到定位作用,防止珠片串左右走形晃動;壓片頭底部的通孔能夠很好地對珠片串進行定位,防止珠片串發生晃動或往上翹。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過片槽底面上開有底槽。底槽能夠避免珠片表面在傳送過程中與底座過多接觸,減少珠片與底座之間的反作用力,避免珠片表面因磨損變得粗糙。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過片槽的寬度范圍為1.60-2.20mm。過片槽的寬度適用于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送片,防止送片時珠片串走形左右晃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底槽的寬度范圍為0.07-0.10mm。對于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底槽的寬度太大,在經過底槽時,珠片會陷入底槽中卡住,無法通過過片槽,不能完成珠片切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切刀刃緣的寬度范圍為0.01-0.02mm。切刀刃緣的寬度越小,切刀越鋒利,切刀與位于通孔中珠片相切,切片更精確,珠片切口處不會余留珠片小碎屑,使得珠片切口處平整圓滑,提高繡品質量。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這種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結構設計簡單、制作方便,能有效定位珠片串,保證出片切片完整穩定,提高刺繡質量;對于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過片槽對經過的珠片串起到定位作用,防止珠片串左右走形晃動;壓片頭底部的通孔能夠很好地對珠片串進行定位,防止珠片串發生晃動或往上翹;切刀刃緣的寬度很小,十分鋒利,切刀與位于通孔中珠片相切,切片更精確,珠片切口處不會余留珠片小碎屑,使得珠片切口處平整圓滑,提高繡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中現有送片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珠片串送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包括底座1、切刀2和壓片3,切刀2鉸接安裝在底座1右側,壓片3安裝在底座1上,壓片3設有壓片頭31和過片槽32,位于過片槽32后方的壓片頭31底部開有通孔33,通孔33與過片槽32連通,通孔33的寬度與過片槽32的寬度相同;切刀2與底座1相切;過片槽32底面上開有底槽11;過片槽32的寬度為1.80mm;底槽11的寬度為0.08mm;切刀2刃緣的寬度為0.015mm。
如圖3所示,這種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的工作原理如下:
針對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把珠片串穿過壓片頭31底部的通孔33,沿著過片槽32送到待加工位置并將珠片從珠片串上切割下來;壓片頭31底部的通孔33能夠很好地對珠片串進行定位,防止珠片串發生晃動或往上翹;過片槽32對經過的珠片串起到定位作用,防止珠片串左右走形晃動;底槽11能夠避免珠片表面在傳送過程中與底座1過多接觸,減少珠片與底座1之間的反作用力,避免珠片表面因磨損變得粗糙,影響繡品的質量。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的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
所述過片槽的寬度為1.60mm;所述底槽的寬度為0.07mm;所述切刀刃緣的寬度為0.01mm。如果過片槽的寬度為1.60mm,珠片的直徑應小于1.60mm,珠片才能從過片槽經過。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的針繡生產線的特細珠片送入機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
所述過片槽的寬度為2.20mm;所述底槽的寬度為0.10mm;所述切刀刃緣的寬度為0.02mm。如果過片槽的寬度為2.20mm,適用于直徑小于2.0mm的特細珠片送片,防止送片時珠片串走形左右晃動。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各部分名稱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